电子说
新一代的日产天籁较老款有了较大的变化,外观上更显运动、年轻化,时尚动感的外观相信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消费群体。关于新世代天籁我们之前也做过评测试驾等相关的报道(点击进入车系频道了解:天籁),这里就不再赘述,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不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底盘,探究一下新世代天籁的“下盘功夫”表现如何。
● 底盘一览
开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下天籁的底盘全景图,大概了解一下悬挂及相关机件的布局。
新世代天籁采用同级车中常见的悬挂组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细节。
● 前悬挂及细节实拍
从正视图可以看到,新世代天籁采用了全框式副车架,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纵梁之间有类似三角形结构的加强件,这将有利于提升这部分车身的刚性。
可以看到,天籁的前悬采用的最为常见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这种悬挂结构占用空间小,可为发动机舱腾出更多的空间,同时拥有不错的舒适性。值得一提的是,悬挂采用了质量更轻的铝合金下摆臂,可以减轻簧下质量提高响应性,不过车轮轴承座则是采用铸铁材质。
铝合金下摆臂与车轮轴承座通过橡胶衬套相连,而另一侧的两个固定点通过球头连接的方式与副车架相连。
我们使用游标卡尺测得前防倾杆的直径为22.74mm。
● 后悬挂及细节实拍
从这个视图可以看到,悬挂、燃油箱以及排气管的位置分布,布局很紧凑。后副车架为H型,通过四点与车身相连。燃油管上部排气管经过的地方,采用铝制隔热板进行隔开,防止热量直接传递到油箱。
新世代天籁的后悬挂采取了弹簧与减震筒分离的布局形式,可以节省部分空间。后轮轴承座与前轮一样,均为铸铁材质。而后多连杆悬挂则是采用钢制摆臂,通过冲孔的方式来减轻质量。
从图中可以看到,下控制臂的结构比较特别,与老款的悬挂不太一样。控制臂除了与轴承座、副车架连接外,还通过两个支点与另一控制臂相连,类似H型下摆臂。其实这种方式是继承了Altima的梯形控制臂,拥有更好的刚性,且在高速过弯时能保证轮胎胎面接地面积最大化,从而提升车辆的运动性能。
我们使用游标卡尺测得后防倾杆的直径为17.78mm。
● 底盘其他细节实拍
发动机底部没有护板覆盖,不过车头底部前端有塑料护板覆盖,可以看到有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有利于疏导流过底部空气,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乱流,降低高速行驶时的风噪。
前悬底部除了采用全框式的副车架与车身连接外,看到了三角形的加强件,通过螺栓固定于车身底部的纵向加强筋,这种结构除了可以提升车头前部的横向刚性外,还能够有效把撞击力分散到车身底部的多根安全纵梁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在碰撞时的车身变形,从而保障客舱的生存空间。
车底部大部分面积都进行了涂层处理(类似我们所做的底盘装甲),除了可以防锈,还有减低噪音的效果。燃油管路布置在两纵向加强筋之间,表面并没有护板覆盖,不能阻挡行驶过程中飞石的“袭击”。
车尾部后备箱槽下方有塑料护板覆盖,并融入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有利于疏导通过底部的气流。而后拖车钩布置在后备箱槽底部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看起来有点脆弱。
前后轮拱内侧都有隔音棉材质的护板覆盖,车身裸露的地方也采用了涂层处理,这些对于降低噪音都有积极的作用。
● 轮胎
新世代天籁使用的是优科豪马BlueEarth E75轮胎,规格为215/60 R16,是一款注重舒适性与经济性的轮胎。轮毂则是有名的轮毂供应商中信戴卡生产,质量有保证。另外,天籁标配的是全尺寸备胎,不过用的只是钢质轮毂。
总结:新世代天籁与大部分同级车一样,都是采用了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的组合。底盘做工方面,前后轮拱内有饰板覆盖,轮侧、底盘大面积都有做涂层处理,这对于降低车厢内的噪音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驾驶中也可以感受得到,车厢是非常安静的。同时车身底部多处使用了加强件,这有利于提升车身的整体刚性,那么在通过一些颠簸路面底盘能给人一种厚实感。还有一些细节加以改进就更好,如在发动机下方、车身底部裸露的油管安装一些护板,一来可有效防止飞沙走石的损坏,二来提高底盘表面的平整性。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