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沃尔沃V40行人安全气囊技术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全新沃尔沃V40在2012年日内瓦车展上市,这款车是全球首款配备了行人安全气囊的车型。行人安全气囊技术由嵌入车身前部的7个传感器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当车身与物体接触时,信号会发生改变。控制单元将对信号进行评估,若信号分析显示碰撞到人的腿部,气囊将自动张开。本文将详细解析一下这项行人安全技术。

 

●行人碰撞安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沃尔沃

经调查机构统计,在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行人死亡人数占总体的25%。而在欧洲和美国,这一数字分别为14%和12%。同时,因交通事故受伤的行人数量远高于死亡人数。在众多交通事故发生时,行人严重的头部伤害主要来自汽车发动机罩下端的坚硬结构、风挡下端边缘以及A柱部分。为提高汽车产品的行人碰撞安全系数,众多碰撞测试机构开始对新车进行行人碰撞安全测试,如Euro-NCAP的40km/h的行人保护测试及J-NCAP的35km/h的行人保护测试。

●Euro-NCAP测试印证行人安全气囊的效果:

沃尔沃V40的竞争对手包括宝马1系、奥迪A3、奔驰A级这些高端紧凑型车。从Euro-NCAP的行人安全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沃尔沃V40的行人安全性能与起竞品车型有非常大的差别。

沃尔沃

沃尔沃V40的引擎盖两侧以及靠近挡风玻璃的边沿都得到“好”的评价。而竞品车型无一例外地在上述区域出现了黄区与红区,也就是“足够”与“合格”。单就行人碰撞安全而言,沃尔沃V40比上面提到的竞品要高一个等级。

●沃尔沃行人安全气囊技术解析:

 

沃尔沃这套行人安全气囊系统是由7个位于前保险杠位置的传感器、可弹起的发动机盖以及位于挡风玻璃前的行人安全气囊组成。

 

当传感器检测到行人碰撞事件后,根据车速状况(只有车速在20-50km/h时安全系统才起作用)决定安全气囊是否弹出。

 

沃尔沃

带有铰链释放系统的发动机盖会被安全气囊顶起,使得发动机盖与发动机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为即将撞到发动机盖上的行人预留缓冲空间。在一般的汽车上,发动机盖上的碰撞缓冲空间是通过发动机盖上的飞行轮廓线凸起营造的。

 

行人安全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可覆盖整个风挡的1/3以及A柱的1/2区域以保护行人的躯干与头部。从系统激活到完成充气仅需几十毫秒。而被抬升10cm左右的发动机盖与气囊配合为行人提供一个更柔和的冲击缓冲区。

●行人安全气囊技术是发动机盖缓冲技术的延伸

 

在沃尔沃推出应用在V40上的行人安全气囊技术前,一些高端豪华车(上图为2006年款捷豹XK)通过使用主动行人安全技术用以提高车辆的行人安全系数。所谓的主动行人安全技术指的是在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能自动弹起的发动机盖。通过主动行人安全技术营造出较大碰撞缓冲空间以减少行人撞击发动机盖时受到的伤害。

 

2008年起宝马新7系、新5系上面采用的主动行人安全系统也是通过在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能自动弹起的发动机盖(结构如上图所示)来保护行人的。

沃尔沃

在Euro-NCAP的碰撞测试中,带有主动行人安全系统的新5系同样获得较好的成绩。整个发动机盖区域都被评价为绿色。美中不足的是,新5系的A柱区域并没有对行人碰撞作出优化,因而出现了红区。这也是沃尔沃进一步开发出行人安全气囊技术的主要原因。覆盖车辆A柱的安全气囊把过去可弹起式发动机盖无法企及的A柱区域也覆盖起来,避免行人碰撞车辆时受到伤害。

 

自从有了新车碰撞评估测试以来,汽车的车身越来越坚固,乘员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而对于行人碰撞安全的探索也只是近10年的事情。行人碰撞安全系统由可弹起式引擎盖发展至行人安全气囊,每一步都把行人碰撞安全系数提高一个档次。可以预见,各厂商下一个行人碰撞安全上的难题将是如何提升发动机盖前部边缘(前保险杠上部边缘)的碰撞安全性能。

总结:虽然行人安全气囊是一次性的,更换价格不菲,但买得起V40的人应该都上全险吧,发生了事故产生的维修费用也会由保险公司承担,用户无需为此而纠结太多。从碰撞测试数据上看,沃尔沃V40是目前行人正碰安全系数最高的车型,考虑到其25-33万元的预售价,其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