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GPU为每位用户提供极佳体验

描述

应用程序和桌面虚拟化技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有时并不如天花乱坠的宣传那般美好。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糟糕的用户体验。

虚拟 GPU(也称为 vGPU)改变了这种情况。

几年前,NVIDIA 推出了虚拟 GPU。通过将数据中心 GPU 进行虚拟化,用户可在多个虚拟机中共享该GPU。这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和桌面的性能,并支持组织构建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VDI),从而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经济高效地扩展此性能。

GPU的作用

NVIDIA

图形处理器具有数千个计算核心,可以并行、高效地处理工作负载。不妨想想 3D 应用程序、视频和图像渲染,这些都是大规模并行任务。

GPU 在处理并行任务方面的超强能力使之成为加快计算机辅助应用程序运行速度的专家。工程师依靠 GPU 来完成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应用程序等高强度的任务。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和企业应用程序。

当然,任何处理器都可以渲染图形。最终,4 个、8 个或 16 个核心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有了GPU 的数千个专用核心后,便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应用程序会按照应有的方式快速、交互式地运行。

深入虚拟GPU

驱动虚拟 GPU 运行的是软件。

NVIDIA

NVIDIA vGPU 软件可提供具有丰富图形效果的、由全球最强大的数据中心 GPU NVIDIA Tesla 加速器加速的虚拟桌面和工作站。

此软件可以转换服务器上安装的物理 GPU,以创建可在多个虚拟机中共享的虚拟GPU。GPU 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

NVIDIA vGPU 软件还包括一个适用于所有虚拟机的显卡驱动程序,该显卡有时也被称为服务器端显卡。而且,NVIDIA vGPU 使每个虚拟机都能像物理桌面一样利用 GPU。但是,由于通常由 CPU 完成的工作转移到了 GPU,因而能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体验,并且可为更多用户提供支持。

NVIDIA 的虚拟 GPU 产品包括三款旨在应对数字化工作环境挑战的产品:面向知识工作者的 NVIDIA GRID 虚拟 PC (GRID vPC) 和 NVIDIA GRID 虚拟应用程序 (GRID vApp),以及面向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的NVIDIA Quadro 虚拟数据中心工作站 (Quadro vDWS)。

NVIDIA GRID为每位用户提供极佳体验

企业用户对显卡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 LakesideSoftware, Inc 白皮书,Windows 10 所需的 CPU 资源比 Windows 7 最高要高出 32%。Chrome、Skype和 Microsoft Office 等基本办公室工作效率应用程序的更新版本对计算机图形性能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

工作环境向复杂数字化和图形密集化发展的趋势只会不断加速。由于仅配备 CPU 的虚拟化环境无法满足知识工作者的需求,因此由 NVIDIA GRID 提供的 GPU 加速性能已成为使用 Windows 10 的虚拟化数字工作环境和企业的基本要求。

NVIDIA Quadro vDWS

每天,数千万的创意和技术专业人士需要通过各种设备访问要求极高的应用程序、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工作并处理大型数据集,同时还要确保信息的安全。

他们可能是需要在会议期间提供远程问诊服务和访问高质量图像的心脏病专家;或是提供沉浸式模拟培训体验的政府机构;或是正在构思新车设计,需要确保知识产权和专有设计在数据中心内安全无虞,同时还要与客户办公室的其他人进行协作的研发工程师。

对于具有上述复杂图形密集需求的人士,Quadro vDWS 可以提供从数据中心或云到任意设备、任意位置的功能最为强大的虚拟工作站。

vGPU如何简化IT管理

通过使用 VDI,IT 管理员可以集中管理资源,而无需在每个工作位置为单独的工作站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根据项目和应用程序的需求增加和减少用户的数量。

NVIDIA虚拟 GPU 监控功能可为 IT 部门提供各种工具和见解,从而帮助他们节省错误排查的时间,并将更多时间用于战略性项目。IT 管理员对基础架构的了解可以细化到应用程序层面,从而能够及早发现问题,未雨绸缪。这样可以减少支持请求和问题上报的数量,并缩减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

借助 VDI,IT 人员还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调整资源分配。这样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此外,利用 NVIDIA GPU 加速虚拟机的实时迁移功能,IT 人员还可以执行关键服务(如工作负载均衡、基础架构韧性和服务器软件更新),而不会造成任何虚拟机停机。它让 IT 人员可以真正为用户提供高可用性,实现优质用户体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