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分析及四大发展方向与三大投资热点详细概述

描述

||  国内安防市场保稳定增长,万亿市场可期

我国安防行业市场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328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根据中安协发布《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加快落地,民用安防产品将得到快速发展,至2023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图表1:2012-2023年国内安防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智能交通

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是热门应用领域,金融、文教应用增长趋于饱和

安防产品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应用,主要分为两类: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司法监狱等主要由政府使用的行业;智能楼宇、金融行业、文教卫等关注民生项目的行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安防产品的应用领域中,平安城市占比24%,排名最高;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文教卫、金融行业分别占比18%、16%、13%和12%,整体上细分行业分布均衡,市场受某一行业的冲击较小。从发展势头来看,传统的金融、文教卫市场趋于饱和,政府、交通市场还在持续快速增长。在“平安”“智能”热度空前的背景下,未来智慧城市将会成为安防行业的一大亮点。

图表2:2016年安防应用领域结构与2014-2016年各领域占比(单位:%)

智能交通

||  安防智能化的四大发展方向与三大投资热点

——四大发展方向

前端化。随着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许多厂商推出了智能IPC、智能DVR和智能NVR,将一些简单通用的智能移植到前端设备中。未来将有更多的复杂专用的智能算法在前端设备中实现。在前端设备上实现的优势在于组网灵活,延时低,成本低,也减轻了一部分后端分析的压力,为大规模部署提供了可能。

云端化。已有的智能化产品大多是将多种智能功能固化在某一类硬件中,每台硬件设备提供一种或有限的几种智能化服务。未来,硬件资源的概念将逐步淡化,智能化以服务模块的方式提供给客户。云端会根据客户的需要(功能、路数等)提供服务,实现资源按需分配,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平台化。每个安防厂商在推进自己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时,都越来越多地需要对软件平台极其配套的硬件设备的整合,这个整合方案的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其标准也越来越趋于统一。未来几年安防监控的应用类型也越来越清晰,其技术标准,开发接口等将越来越趋于统一:大厂商制定标准,小厂商兼容标准的合理产业模式将逐渐形成,有实力的安防厂商推出自己有主导力的解决方案平台,是安防企业发展道路中必须要考虑的课题。

行业化。智能化解决的是行业客户在业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智能化需要往行业化方向进一步深化。首先智能化厂家要从行业出发,定位目标行业和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具体行业中深入业务应用、业务流程等,剖析行业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最后,结合自身的技术积累,为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图表3:安防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交通

——三大投资热点

开始落地发威的“城市大脑”。“城市大脑”智慧城市系统,正在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杭州成功布局之后也于2018年向浙江省外、甚至是向国外拓展,相继在苏州、衢州、澳门、雄安,包括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落地;2017年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还被选入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并永久入驻国家博物馆;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省政协副主席也曾在两会期间表示建议在全国城市进行城市大脑推广应用。

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雪亮工程”。“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这既是“雪亮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也意味着平安乡村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对于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覆盖乡村、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消费升级下的智能家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消费升级风潮下,智能家居产业将迎来风口。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暨综合指数报告(2018年)》指出,我国消费对象已由传统信息产品升级至新型互联网硬件,新型信息产品消费得以加速生长。目前无论从消费者层面、市场层面还是政策方面来看,智能家居发展前景被国内外厂商所看好。随着5G第三阶段试验的开始,物联网大规模商用部署,无形中又为智能家居行业加重了砝码,安防在智能家居市场即将迎来“春天”。

图表4:安防行业投资热点

智能交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