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无人驾驶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最彻底,技术最集中,AI人才最聚集的领域。
无人驾驶汽车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讲就是以高精度地图为基础,辅以车载传感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算法的识别、运算从而做出相应决策,并控制车辆达到自行驾驶。
从无人驾驶汽车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无人驾驶技术集合了人工智能、环境识别以及车辆制动等多个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将为汽车、智能芯片、传感器以及地图导航等多个市场带来全新的产业机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无人驾驶汽车到2025年可以催生出一个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至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1180万辆,2025-203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8.35%,届时中国将占据全球市场24%的份额。
如此巨大市场,除了传统的汽车厂商,引得互联网巨头、芯片制造商以及打车平台如今竞相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1、谷歌
2009年,谷歌在DARPA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截止目前谷歌布局无人驾驶已有近10年。当时谷歌通过一辆改装的丰田普锐斯在太平洋沿岸行驶了1.4万英里,历时一年多。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2016年宣布谷歌无人驾驶项目将作为公司内部一个名为“Waymo”的独立个体存在。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在2018 Google I/O谷歌开发者大会上,介绍无人驾驶的进展。总的来说,Waymo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进展是物体感知和行动预测升级。
目前,Waymo和Google Brain的团队合作,在 Google 的AI算法和TPUs 的帮助下,未来能使自动驾驶系统更加高效率运作,能更加准确地对道路上的行人和车辆行为进行预测。由于AI和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加入,Waymo对行人判断的错误率下降了100倍。
Waymo首席技术官Dmitri Dolgov说,截至目前为止,Waymo已经完成600 万英里的路测和50亿英里虚拟路测。更值得注意的是,Waymo还在仿真中测试了机器学习模型,该系统在仿真中全天24小时控制2.5万辆汽车来优化自己的神经网路。
6月6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宣布在美国以外测试自动驾驶汽车。Waymo将进军欧洲,进入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除此之外,Waymo还与汽车经销商AutoNation合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维护和支持等服务。另外,Waymo还与英特尔合作打造该部门无人驾驶汽车所需的处理器。
2、百度
百度在2013年宣布启动无人车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系统,也被称作“百度汽车大脑”。2015年,百度成立了专门的自动驾驶事业部,这个部门直接研发L4级完全自动驾驶技术。2016年是百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一年。3月,百度正式对外发布“智慧汽车战略”,并宣布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4月,百度推出Apollo计划。在陆奇的主导下,百度开始陆续剥离各种非核心业务,开始了“All-In AI”的战略。在Apollo计划中,百度希望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
李彦宏曾强调百度不会参与造车,只提供自动驾驶系统平台。百度希望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微软和谷歌,为无人驾驶提供低层技术和服务,进而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主导者。
3、苹果
百度、谷歌等都已经先后公布了自家的无人驾驶汽车,苹果相对而言却比较安静,可能是闷声憋大招吧。有关苹果汽车(Apple Car)的传闻去年就开始甚嚣尘上,当时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宣称,该公司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和支持无人驾驶汽车的软件。
近日有外媒称,苹果近期正在加紧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挖来了曾是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 Waymo 公司,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高级工程师。据悉,苹果还与大众汽车签署了一项协议,大众旗下的 T6 Transporter 商旅车将会搭载苹果的自驾系统,并为苹果员工提供接载服务。另外,有消息人士表示,苹果自动驾驶系统项目的进度落后,已经花费汽车团队大量时间,因此未来即便发布准备就绪,可能仍需要配备驾驶员或副驾驶员。
苹果也一直在寻求正式的汽车合作伙伴。早期苹果选择的是加拿大的麦格纳公司,之后则是宝马和奔驰,甚至还与日本日产、中国比亚迪和英国的迈凯轮有过接触,但基本都是无功而返。真正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苹果想要主导权,但车厂不愿意将数据交给苹果。
苹果已经获准在加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并且发布了一些关于如何让无人驾驶汽车更好地探测行人和骑行者的研究成果。最新消息称,一份苹果专利文件显示,YouTube网红马克·罗博(Mark Rober)正在帮助苹果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虚拟现实(VR)娱乐系统。
4、华为
华为近期正在悄悄加大其无人驾驶的宣传力度。在2018 MWC上,华为和保时捷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一台Mate 10 Pro来对一辆保时捷跑车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无人驾驶。这被看作是华为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一次公开展示,也引发了“华为是否要自己造车”的猜想。但华为方面表示,提供的是车辆连接模块,没有造车计划。
事实上,基于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成熟的车载通信模块解决方案,早在2014年奥迪就正式确定华为成为其合作伙伴,并在来年的首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上,发布了内置华为LTE 4G车载通信模块的2015年新款Q7 SUV,并宣布华为成为其最优秀合作伙伴。
从2016年起,华为联合奥迪在中国、欧洲等地,进行了C-V2X的研究与测试。华为与奥迪的深度合作覆盖了汽车、模具、模组的平台,甚至还设计了一些应用,双方共同发布了第一个预商用的测试。华为与奥迪的C-V2X测试已经于去年在无锡结束,今年预计将覆盖10万车联网。华为公司将与汽车巨头大众奥迪合作,于2020年推出搭载5G联网车型,这项技术的推出将允许车辆通过V2X通信技术实现更安全的半自动驾驶。
5、英特尔
作为一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也相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品供应商之一。为此,英特尔不惜花费巨资,以1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bileye,并与Waymo合作提供无人驾驶汽车所需的传感器和连接设备。
Mobileye原来是以色列的一家公司,主要生产用于碰撞检测的系统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其它功能。英特尔还曾表示,宝马、日产以及大众等公司都计划使用Mobileye的技术来打造“高清地图”,从而让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行驶。早在2016年4月,英特尔就收购了一家为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
目前,英特尔公司正在创建一个由100辆汽车组成的测试队伍,并在今年1月份CES展示了其中的一辆。这些汽车配置了12个摄像头、雷达和激光扫描仪以及由英特尔与Mobileye开发的其它芯片、处理器和系统等。英特尔还公布了全新的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汽车级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和Mobileye EyeQ5芯片,为L3到L5级别自动驾驶提供具备可扩展性和多功能性平台。
6、英伟达
英伟达2017年发布Drive PX Pegasus自动驾驶计算平台,Drive PX Pegasus基于之前的Drive PX 2平台开发,但计算能力相当于后者的10倍,可以实现Level 5也就是完全自动化的无人驾驶,这也是众多科技公司的终极追求。英伟达计划在2018年下半年将Drive PX Pegasus平台提供给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3月28日,英伟达在GTC 2018大会上发布了这么一款自动驾驶仿真系统——Drive Constellation。它涉及使用两台不同的服务器在完全虚拟环境中准确模拟真实世界的自动驾驶。一台服务器运行英伟达的Drive Sim软件,该软件将在旅途中模拟自动驾驶的车辆感官体验,从虚拟化的激光雷达和雷达系统提供逼真的摄像头捕捉和数据,以准确地模拟真实道路上驾驶的情况。
对英伟达来说,它是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幕后推手,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研究机构,或是投身于该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带来一股强大力量。与此同时,英伟达也在与Uber、百度和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初创企业Aurora进行合作。
7、Uber
自2015年起,Uber就布局了无人驾驶业务。2016年8月,Uber与沃尔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下一代无人驾驶汽车。预计两家将会在这一项目上投资3亿美元,最终研发出完全自动化的汽车,也即驾驶责任可以完全交给车辆。作为条件,Uber将购买100量XC90,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随后,Uber就推出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上路试运行,但这项服务只针对部分用户开放。
在三月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Uber也正在想尽办法从困境中突围。6月29日晚间消息,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Uber计划在今年8月恢复在匹兹堡测试自动驾驶汽车。Uber的最终目标是今年在亚利桑那州推出名为“Roadrunner”的无人驾驶汽车,以与Waymo在凤凰城郊外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展开竞争。
8、滴滴出行
2017年以来,滴滴出行先后成立了滴滴研究院、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无人驾驶、智能出行服务的前瞻研究工作。并于2018年年会期间,公布了其基于观致5 SUV改装的无人驾驶汽车。2018年3月22日,滴滴出行宣布与新进车企车和家建立合资公司,将共同探索未来出行模式、打造智能共享汽车,实现最终的无人驾驶与智能化通勤。
关于滴滴宣布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滴滴出行官方介绍称,该实验室主要以人工智能为基础,未来在“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上发力,布局下一代技术,用来提升用户出行效率、优化出行体验,用技术构建智能出行的生态系统。滴滴出行希望能够成为未来智慧交通技术的引领者。
9.特斯拉
尽管事故不断,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势头仍然不减。特斯拉日前宣布将坚持推出全自动驾驶功能。6月11日,马斯克在Twitter上发文,宣布Autopilot9.0版本将在今年8月问世,新版本将会开启全自动驾驶功能。
这次软件的升级将令目前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而此前,该功能仅支持高级的自动巡航控制,处理部分驾驶任务以及在汽车发生安全故障前予以驾驶员警告。
除了AutoPilot系统的安全性之外,特斯拉还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Model3的量产。马斯克已经承诺Model3很快就会实现量产目标。事实上,特斯拉能否在今年实现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odel3的量产情况。按照Musk的计划,特斯拉可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让车辆实现无人驾驶功能。
在今年一次公开的问答中,Musk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明年年底前涵盖所有的驾驶模式”。虽然Musk并没有直接说到自己旗下的特斯拉,但此前他曾公开表示,希望特斯拉成为首家实现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的汽车制造商。同时Musk指出,搭载Autopilot 2.0系统的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将会比人类驾驶员安全2-3倍。
小结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核心场景,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城市整体交通运营的综合性问题,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规划、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需同步实现突破。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进入路测的汽车,大多处于半自动驾驶到高度自动驾驶阶段,并不能完全做到“无人”。
但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有目共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曲大伟介绍,在BAT三巨头中,百度布局较早,通过推出手机的系统与奥迪、现代、上海通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百度开发的阿波罗平台突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数据闭环而向所有开发者开放。阿里通过与上汽共同投资建立斑马网络公司,推出了车联网产品,广受市场关注和好评。腾讯基于自身庞大用户的资源优势,推出了AI系统,全面开放基于AI的连接能力和生态资源,并与广汽、北汽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各家车企也都在集中资源尽力开发,致力于2025年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抢占市场的先机。北汽方面表示,2018年在北京开展场内道路测试,2019年无人驾驶功能将成为用户的选装配置;长安汽车2级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近期开始量产了,首次搭载车型为长安CS55;吉利汽车将在2019年搭载Autoliv的第一代 L3(SAE)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上汽已经开始在上海汽车城进行了道路测试,2019年开始高速公路的自动化驾驶测试。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时间表的预计,工信部等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称,2025年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