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常林破产”在机械圈子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8年获补15亿,而今资不抵债缺口20亿。
批评质疑的声音很多:山东常林的破产究竟是因为在发力科研途中突遭大环境变故,还是资金链断裂、企图依靠挪用科研补贴补窟窿却以失败告终?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同情:山东常林想要攻克的液压件技术一直是掣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难题,该集团勇于承担责任进行研发,那么对于它的失败,是不是应该宽容一些?
以农机制造起家的山东常林机械集团历经多年发展后,不仅在工程机械领域站稳脚跟、谋求旗下子公司上市,同时还在酒店、建筑、肥料等领域进行跨行业布局。
然而,随着一场资金危机的突然爆发,山东常林扩张的脚步骤止,并在两年间迎来破产的命运。
随着周遭诸多光环的消失,集团此前在财务、科研等工作上积蓄已久的诸多疑点逐渐露出水面。
走向破产的机械工业“百强企业”
2018年5月24日,山东常林在山东省临沭县法院网站发布公告,宣布于6月1日开展公开竞标,为山东常林及关联公司等19家公司的破产重组招募投资人。
此前,临沭县法院于2017年7月24日宣布正式受理常林集团的破产重组请求。当时进入破产程序的有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家关联公司,经过临沭县法院评估,其资产总额为44.29亿元,负债总额为66.93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常林集团地处山东临沭,拥有9家子公司与4800名职工,核心业务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高精度铸造、高端液压。在破产之前,常林集团在机械行业曾颇具影响力。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2014年常林集团曾凭借超过50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名列年度机械工业百强企业。
然而,此后不久,常林集团开始陷入资金链危机,拖欠员工薪资的情况最早在2015年7月出现,2016年开始大规模蔓延。同时,常林集团已无法支付供应商款项。
2018年3月,在常林集团各个公司内,破产管理人对职工债权情况进行集中公示
在常林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工人吴阳向记者表示,常林的发展历程以2010年为分界点。1997年至2010年的发展都“挺好的”,自2010年之后便走上了下坡路。在被问及常林衰败的原因时,吴阳将矛头对准了集团领导层,“1997年常林改制为民营企业后,企业员工都持有股份,自1999年至破产未分一分钱,”他说,“福利都被领导吃了,工人没有得到好处!”据了解,吴阳自2016年3月起被拖欠工资,累计达71039元。
高新技术企业成果初现
2009年,山东常林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一年中川液压创立。自此开始,山东常林开始频频以注重科研的形象示人,尤其以中川液压主导的液压元件开发为重。
据统计,2010至2015年,山东常林累计获得国家专款支持资金近15亿元,年均2.5亿元,相当于三一重工2015年净利润的两倍。从科研项目的内容来看,山东常林获得资助的省级与国家级项目当中至少有 8个项目与液压技术相关。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液压工业的规模在2017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产业大而不强。一些高技术含量元件,如额定压力35MPa以上高压柱塞泵,有90%以上依赖进口。在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当中,即使如三一重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在高端设备中的核心液压部件依然采用进口。
山东常林集团董事长张义华此前针对工程机械行业被“卡脖子”现状发出感慨
重金投入之下,中川液压很快便拿出了成果。2012年8月7日,一场名为“高端液压元件新产品及产业化发布会”的会议在常林集团举办,与会专家对中川液压拿出的两款液压轴向柱塞泵、一款回转马达、一款主阀进行评议。最后,中川液压的高端液压产品成功通过国家级鉴定。
据山东常林的新闻稿报道称,时任中国液压与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沙宝森在会上宣布:中川液压的成就表明我国液压产业发展已从测绘、仿制“跟风”阶段,开始向掌握核心技术,进行自主创新阶段迈进。他最后指出:“这是中国液压史的‘八七会议’。”
“空转”的科研项目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有三名原山东常林集团员工表明,中川液压的一款液压泵是模仿日本川崎设计的。有员工甚至直言,“这个泵是将日本川崎的泵的油漆涂掉,换上中川的标牌就通过了鉴定。”
上:日本川崎的K5V液压轴向柱塞泵
下:中川液压研发的AP4VO112TVN液压轴向柱塞泵(112泵)
号称摆脱模仿的112泵外形恰恰与川崎产品十分相似,这是否意味着其内部结构也存在着借鉴之处?
专家表示,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判断。日本川崎K3V与K5V系列的液压泵已经度过了发明专利的20年有效期,因此模仿川崎与另一家外国公司力士乐的液压产品是国内企业的普遍做法。
吉林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教授王光称,112泵是否是模仿的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国内做高端液压件的,都是在测绘、仿制。能模仿好就很不容易了。”王光说,“我认为是包容的,这是个学习的过程。”
内部研究人员表示,常林创办中川液压的想法不错,因为当时工程机械市场好,液压件短缺,并且液压件的价格较高,如果能够大规模国产确实是好事。但他同时指出,常林不具备科研条件,“有天时,但没有地利人和”。
有不止一位原山东常林员工认为,常林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缺乏积累,选择攻关液压元件实属“步子迈的有点大”。
中川液压在创立时曾宣传称聘有日本液压专家25人,瑞典专家8人,从事液压系统研发及生产控制工作。但在2018年3月,宣传报道当中的外籍专家团队早已不复存在。
山东常林集团职工债权汇总表首页,姓名为英文字母的外籍人士仅有钟默、怯军两人
除了人才管理上的不足,中川液压在硬件条件上也面临后期投入停滞,导致研发缺乏基本设备支持的问题。
据了解,中川液压集中了山东常林集团所有与液压元件有关的设备,在2013年时已经拥有了泵、阀、马达三大元件的生产线。在研发设备方面,中川液压有三座液压元件的试验台,两个用作生产测试,一个用作研发测试。
王光曾经到访过中川液压。据他回忆,中川液压“感觉设备挺好,热处理和去毛刺等细节做得也不错”。怯军告诉记者,中川液压的初期投资大部分都花在了采购设备上,“连德国人看了都说设备实在是好。”
金家民表示,虽然这一配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常林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做液压元件,“别人走过的路要再走一遍,各种数据要靠自己积累。常林的研发测试台只有一个,客观说还可以,但毕竟只有一台,而且测试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用一个试验台做完所有的研发试验。”
但是记者所采访到的集团内部员工几乎一致肯定的是,常林不具备科技研发的实力。辗转在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中的山东常林集团能够在人才与设备双双缺位的情况下不断结项、再立项,其搬出的科研成果被多名常林员工认为存在水分。
“液压这个行当不好做,是机械产品里的高端产品。液压涉及的领域很多,精密机械、流体传动、密封、控制等。比如最基本的泵体、阀体的铸造问题国内就不过关。”王光说,“做液压元件需要有一种工匠精神,需要有一种精神,一种灵魂融入其中。那种大跃进,喊口号是不行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