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C时钟模块外设的详细分析和理解的资料概述

描述

RCC时钟模块并不好理解,初次接触我也是一头雾水,而且我真正掌握它的时候也比较晚,是我在学习uC/os-II,需要分析时钟时才有了深刻认识。但在学习中我却一定要把放在了前列,因为这是整个嵌入式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可以说是M3芯片的心脏。初学者理解是比较困难,但是掌握清晰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特别是Timer定时器以及通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进入正题,先上一张RCC模块的结构图:

初看此图是不是感觉太复杂了,事实上我第一次看这张图的时候也是的,完全理不清结构,不过不用担心,下面我就分层带你来理解这幅图。

(1)时钟源(4个晶振源,1个中介源)

HSI(RC):内部高速晶振,~8MHz

HSE(Osc):外部高速晶振(与电路设计时选择有关,25MHz)

LSE(Osc):外部低速晶振(默认为32.768KHZ)

LSI(RC):内部低速晶振,~40KHz

PLLCLK:锁向环倍频输出,最大频率小于72MHz,注:PLLCLK来源HSE,HSE/2,HSI/2

(2)系统时钟源

SYSCLK:系统时钟

来源HSI,PLLCLK,HSE,若CSS(时钟监视系统)检测到HSE失效,SYSCLK = HSI;

(3)主要输出时钟源

HCLK:高性能总线时钟(SYSCLK通过AHB Prescaler,最高72MHZ)

PCLK1:外设1区域时钟(通过APB1 Prescaler,最高36MHZ)

PCLK2:外设2区域时钟(通过APB2 Prescaler,最高72MHZ)

此外APB1,APB2外设时钟除了给对应外设区域提供时钟外,还可通过TIMERX Prescaler分配不同的定时器时钟。

ADCCLK:ADC外设时钟(PCLK2通过ADC Prescaler)

USBCLK:通用串行接口时钟(PLLCLK通过USB Prescaler,等于48MHZ)

RTCCLK:实时时钟,来源LSI,LSE,HSE/128

IWDGCLK:独立看门狗时钟,来源LSI

MCO:输出内部时钟

从上面看,我们前面学到的GPIOD外设还有后面的USART等的时钟都没有提到,为什么,其实它们包含在PCLK1,PCLK2这两个外设区域时钟里,也就是说他们的外设时钟来源于该区域的时钟。下面是STM32Fxxx固件函数库中15.2.22以及15.2.23所提到的图,包含所有外设对应的区域:

PCLK1时钟区域:

RCC

RCC

PCLK2时钟区域:

RCC

了解了这些其实已经对系统时钟掌握差不多了,下面我就以寄存器控制方式展现嵌入式时钟的配置(库函数操作对于理解时钟配置过程的帮助并不大,特别只是单纯调用而没有理解每个函数内容的情况下)。

(4)系统时钟配置实例(以使用HSE晶振,最后系统时钟为50MHZ为例)

注:RCC寄存器功能可参考《STM32中文参考手册》6.3(互联型产品)

RCC

通过上述方式就完成了时钟的一般外设的时钟初始化设置,配置系统时钟50MHZ,APB2外设时钟50MHZ,APB1外设时钟25MHZ,理解了这些,延时时间和通讯速率等通过计算即可精确的知晓,这对于整个stm32的学习以及后续理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Sofa_is_soft 2020-12-01
0 回复 举报
感谢分享!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