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是全球RFID智慧图书馆解决方案的首选

描述

图书馆为什么选用RFID技术?

随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普及,如何实现图书快速可靠借还、快速盘点、查找、乱架图书整理等的智能化,是一直制约着图书馆管理行业发展的瓶颈。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通过RFID技术及产品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实现图书资料的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智能化,极大地提高图书馆图书资料处理的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了图书管理方式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RFID技术和产品开始大量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管理。1998年北美图书馆提议以RFID技术方案作为读者自助借还的一种方式,之后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图书馆最先安装了RFID系统。1999年密歇根法明顿社区图书馆成为首个使用该技术的公共图书馆。2002年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发布了亚洲首个全面部署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率先将高频(HF)RFID技术全面引入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后的图书馆借阅率增长了30倍,工作人员减少了2000人,每年节省2800万美元,在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早期国外图书馆主流推广高频RFID解决方案。欧美国家的图书馆中使用高频RFID技术的高达99%。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是采用高频RFID技术比较早且应用比较广泛的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于1998年便开始测试RFID在图书馆流通、分拣与物流系统的应用,并于2002年全面建成投入运行。此后,随着RFID生产厂商针对图书馆应用推出的解决方案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国外图书馆纷纷开始规划实施应用RFID技术和产品。美国明尼苏达州ParkGrove图书分馆、乔治亚州的OglethorpeMall图书分馆和伊利诺伊州的GailBorden公立图书馆分别引进高频的智能还书和分检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图书馆采用使用寿命可达40年的高频RFID标签系统管理历史文献;澳大利亚瑞福利纳地区图书馆在Wagga市分馆试行高频RFID并将其扩大到10家分馆。

RFID在国内图书馆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自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率先实施RFID技术以来,使用该技术的图书馆数量逐年上升。2006年10月,深圳图书馆新馆引进国外高频RFID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家全面使用高频RFID标签的公共图书馆,开启了中国图书馆RFID的新局面。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新馆引入了RFID技术,并将传统服务和数字服务相融合,标志着RFID技术已经逐渐在中国开始普及。此后,除了国家、省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和一些小型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使用RFID技术管理图书。

这一切表明,图书馆在运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智能管理上已达成共识。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图书爱好者服务,通过RFID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势在必行。

远望谷为什么选择图书市场?

远望谷创业团队自1993年就开始从事RFID技术的产品研究及开发,到1999年,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的超高频RFID产品——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2000年开始推广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首开了RFID在中国规模化应用的先河。该项工程铁道部投资四亿多元,在全国铁路50万辆铁路货车及近3万台机车安装电子标签、在全国七万公里铁路线部署2000套地面识别设备,在铁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应用结果是中国铁道部每年增收10多亿元、提高列车正点率30%、使中国铁路现车管理一跃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图书馆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市场。据统计,全球有至少100万家图书馆,中国就有几十万家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是一个海量的应用市场。基于此,远望谷自2005年开始全面进军图书馆RFID应用领域,并且是在图书行业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RFID产品。

基于这一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和凭借远望谷自身在技术、产品、团队和行业应用经验等等众多方面的突出优势,图书馆RFID智能化应用将是一片蓝海市场。

中国图书馆市场启蒙与宣传

与国外一样,我国在RFID应用上也同样经历了从市场启蒙、宣传到逐步试用和大面积广泛应用发展的多个阶段。2004-2007年期间,RFID在图书行业的应用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除少数有创新意识和经济实力强的图书馆外,绝大多数图书馆对RFID持观望态度。究其主因,一是对RFID技术的认知不足,主要是担心其可靠性;二是成本高,以图书电子标签为例,2006年RFID无源标签价格约8元/个,仅标签成本就不是任何图书馆都能负担的,更别说配套的软硬件设备;三是标准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和发展步伐。

为了增强图书馆行业对RFID技术的认知,提升其对RFID技术的进一步理解,远望谷于2009年策划实施了“十年远望·谷舞中国——远望谷RFID中国行”大型市场推广活动。借助远望谷创立十周年及2007年成功上市后的资本实力,利用“大篷车”通过全国巡展及现场演示大力推介RFID在图书行业的应用方案。RFID中国行活动在全国13个重点城市举行会议,走访20多个城市的图书馆客户,历时三个月,行程近2万公里,极大提升了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行业的认知度,同时也奠定了RFID产业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基础。

RFID中国行,是一次RFID技术的长征路,是RFID技术知识的播种机,也是RFID在中国应用的宣言书。

HF&UHF之争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分为高频(HF)和超高频(UHF)两种。对这两种频率的选择,进行讨论的文章很多,各有优缺点。

高频(HF)技术在当时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具有应用用户多、不易误读的优点,但同时存在标签价格昂贵且下降空间不大、标签隐蔽性差、远距离读写效果差等缺陷;超高频(UHF)技术及产品则具有刚好相反的优缺点,当时UHF技术的产品还未完全成熟,优点是标签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标签隐蔽性强、远距离、多标签读写效果好的优点,但存在应用用户少、易误读的缺点。

国内图书馆在推进RFID技术应用的进程中,出现了高频和超高频产品选型之争。偏向保守稳妥的公共图书馆主导按照欧美技术选择采用高频技术,其中以深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为代表选择高频RFID解决方案;而具有较强开拓进取精神的高校图书馆,则大多选择技术更为合理、产品性价比更高的超高频技术,其中以汕头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为代表。同时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围绕图书行业标准,一直争论不休。中国图书馆关于RFID的研究和标准制定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图书馆行业标准大局未形成之前,基于成本的制约,很多图书馆对国外的解决方案(基于国外的标准)也是望而止步。

2007年4月,信息产业部发布《800MHz/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这为图书馆引用RFID技术奠定了产业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引进RFID技术的可行性。2007年9月,国家图书馆成立的RFID标准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完成课题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中国图书馆RFID应用标签的数据结构、通信标准选择、安保方式选择、数据安全等建议,以及中国图书馆馆代码方案、UID嵌入型的馆代码方案、中国图书馆类型代码表等方案。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开始积极开展RFID标准的制定工作。2011年8月,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图书馆RFID地方标准:《超高频射频识别图书管理第1部:系统架构和应用要求》(DB44/T 898.1-2011)、《超高频射频识别图书管理第2部:标签数据》(DB44/T898.2-2011),规范了图书馆采用UHF 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架构、应用要求以及标签数据。2012年的3月,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起草的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射频识别—数据模型》通过评审验收并于6月实施。该标准与各国图书馆RFID标准一样, 采取了与ISO图书馆RFID标准兼容但保留各自区域特点的策略。历经6年左右的标准化建设, 中国图书馆行业应用RFID的标准大局由此定格,但该行业标准仅仅是针对HF频段的RFID。201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与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联盟联合发布《高校图书馆UHF RFID技术数据模型规范与应用指南》,旨在为高校图书馆UHF RFID的应用提供一套符合与兼容国际化标准的UHF RFID数据模型规范及实施应用指南,也为其他图书馆使用UHF RFID提供参考。

从2006-2013年短短7年内,中国在图书馆应用RFID的标准化建设上形成广泛共识,不仅确立了高频RFID的文化行业标准规范,还积极开展超高频RFID的标准规范建设,为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界的推广提供了条件,加快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步伐。

远望谷长期致力于UHF RFID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一直坚定地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不懈地研发图书馆UHF RFID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经过近十年艰苦努力,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和多方面资源,远望谷图书馆UHF RFID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越来越完善,技术上也实现了快速的叠代和升级,终于在图书馆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到2013年,产品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亿元,奠定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UHF图书电子标签创新之路

远望谷在图书RFID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01

生产工艺创新

基于超高频RFID的体积小、容量大、可远距离、多目标以及移动识别等技术优势,远望谷始终坚持超高频RFID技术在图书行业的应用推广,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在2005年时,图书电子标签的敷胶工艺靠人工来完成,每枚图书电子标签的人工成本就在2.5元以上,以至于UHF的图书标签成本单价在5元RMB以上。人工生产的图书电子标签一致性差、质量稳定性也不理想。远望谷利用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标签层合设备,进行生产工艺创新开发,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首次在国内实现了UHF 图书电子标签的自动化生产。机器自动层合生产的UHF图书电子标签一致性好、质量稳定、便于海量生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UHF图书电子标签成本降低三分之二以上,由生产成本五元降低到一元以下。在最先进的层合设备上进行生产工艺创新,远望谷拥有从标签设计、海量制造、质量控制与检测的全套技术及能力,可以年产UHF、HF图书标签5亿片以上。

02

芯片创新

电子标签最核心的技术是电子标签芯片,电子标签芯片集成了射频处理单元、存储器单元、基带信号处理、电源整流及转换等全球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及生产工艺IP。无源的电子标签还要求芯片具有低电压、低功耗、工作建立时间短的技术特点。远望谷中国“芯”研发始于2005年,经过八年努力具备了完全自主的设计、开发、制造能力。包括UHF、HF、LF的RFID电子标签芯片,不仅技术上完全兼容于国际产品,而且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专用协议和空口协议定制。2014年在国内年销售UHF图书电子标签5000万片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采用了自主设计、生产的标签芯片。和进口芯片混合使用,兼容性、稳定性、识读性、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UHF是否会取代HF在图书市场的产品?

HF RFID产品在2000年就已经较成熟和稳定,但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HF RFID电子标签只能近距离(5CM以内)、静态、多标签识读。UHF RFID产品是在2010年才逐步成熟的技术及产品,尤其是多标签、远距离(最远20多米)、动态识别(可适应200KM/H速度以上)等特色,是现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结晶。UHF RFID电子标签和HF电子标签相比,还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对于海量的图书资料的管理,以及每年新增书籍资料管理而需要海量购置图书电子标签。未来在图书行业UHF 技术产品是否能够逐步替代HF RFID产品,是当前业界人士关注的发展趋势。

2012年6月,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射频识别-数据模型》实施,为RFID在图书馆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图书馆RFID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与标准规范的基本明确,以及市场上逐渐出现的图书馆应用RFID的完整解决方案,为图书馆RFID创新实践奠定了基础。因此,从理论上讲,2012年是中国图书馆领域进入RFID全面推广阶段的元年。

2013年,中国图书馆RFID市场保持增速,并呈现出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应用项目层出不穷、大型项目不断增加、应用区域不断拓展、参与企业越来越多的发展态势。而远望谷在图书馆RFID解决方案领域经过八年努力,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销售额占市场总额达35%左右。采用超高频RFID解决方案的图书馆客户数量从2010年的10余家、2011年的40余家、2012年的70余家、一直到2013年的超百家。随着国内图书RFID市场的扩大,超高频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认识到超高频RFID技术的优势,并开始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采用超高频RFID解决方案。超高频RFID应用的增长速度逐渐开始大于高频RFID的增长速度,超高频RFID技术在浙江图书馆、广西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图书馆都得以应用,其在图书馆的应用日趋成熟。

2014年,随着图书馆对超高频RFID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远望谷国内年销售超高频图书电子标签数量达5000万片以上,其中50%以上是采用了远望谷自主设计、生产的标签芯片。远望谷自主芯片与进口芯片混合使用,其兼容性、稳定性、识读性、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7年,远望谷拥有图书馆用户超过600家。行业开始趋向选择UHF技术及产品,竞争对手也开始推广UHF产品及方案。

2017年,远望谷推出UHF&HF RFID全兼容的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2017年亚洲最早推广HF RFID技术的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开始测试UHF RFID产品及解决方案,远望谷中标提供其中的UHF RFID产品。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有用UHF产品逐步替代HF产品的计划或想法。

UHF RFID产品以其电子标签成本低、隐蔽性好、可远距离、多标签、动态识读等突出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