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研开源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ACE

描述

MACE,是指小米公司自研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obile AI Compute Engine。2017年12月,这一深度学习框架就在小米公司内部正式发布了。在举行的“2018 (第十三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上,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博士宣布开源MACE,赋能中国AI产业,让所有对移动端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工程师、开发者、科技爱好者都能应用到小米的技术。这将会大大加快移动端深度学习的发展。

以下内容为崔宝秋演讲实录节选:

大家下午好,我是崔宝秋,在小米负责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在行业会议上,我更愿意介绍自己为自由软件的爱好者、信仰者,开源软件的参与者、管理者和倡导者。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小米AI时代的开源。

AI时代,小米继续拥抱开源

AI在小米非常重要,小米做AI也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总结为三大优势:

第一是做硬件产品的优势,小米可以做非常精致漂亮的手机,也可以做一系列有小米设计风格的生态产品。其中很多产品都会成为爆品。小米在硬件上的优势让AI可以很容易落地;

第二是小米有大数据的优势,小米手机及IoT产品为小米带来了全生态、多样性的数据。这些数据让更多功能变得智能,让各种设备变成真正的智能设备;

第三是小米有丰富的产品线,带来众多智能场景的创新机会。

所以,我们在2016年底就把AI作为小米未来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了第一款战略级的AI产品——小米AI音箱,内置的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爱同学。

小爱同学背后有一系列的AI技术,讲到技术,就离不开开源。

雷总非常看重开源,他曾经讲过“一家创业公司,如果不拥抱开源,就直接会输在起跑线上。”过去几年,我们都在拥抱开源,开源也成为了小米工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加入小米时就制定了小米的开源战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快;二是不重造轮子;三是不用则已,要用则精;四是永远拥抱开源和共享的态度;五是在重大的开源项目上,极力推出自己的committer。小米在HBase上做出了很多贡献。过去两年我们小米团队多次获得了HBase项目负责人的肯定。

2016年,AlphaGo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AI技术的热情。几乎每家公司都在深度拥抱AI。我们遇到的问题是,AI时代,小米要做什么?怎么做?我们决定继续拥抱开源,很快就推出了深度学习云服务——小米Cloud-ML。这个项目一方面造福了各个业务,一方面打造了云服务的能力。

曾经我有些担心,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相关的开源软件和企业很多,AI时代是否同样会如此。我在硅谷跟Facebook、谷歌负责AI的科学家深度交流,他们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要通过开放、开源,打造自己的社区,打造自己在某些领域的优势。这一点打消了我的担心,开源在AI时代同样会占据重要的地位。

小米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 —— MACE

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地代表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团队,代表小米公司,正式在这个场合,宣布一个新的开源项目——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MACE。巧合的是,月初我去了印度,拜访了几个印度家庭,其中一个印度摔跤教练家里有一个武器也叫做MACE。

MACE能够做些什么呢?简单地来说,我们在移动端上要利用AI做很多事情,比如预测能力、推理能力等。AI对移动端的要求很高,怎样能让移动端的AI能力发挥得更好,这就是MACE发挥作用的地方了。

目前,MACE已经在小米移动端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家用小米手机或者对小米感兴趣的人可能知道,我们最近发布了几款产品都在打造AI相机,在某些场景下,使用MACE支持可以只用其他深度学习框架1/3的内存,1/5的模型初始化时间。此外,在智能识别、图片超分辨率、图片风格化等很多方面,MACE都能够提供强大的支持。

我们当时使用了很多开源的或者非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发现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凭借自云计算、大数据到AI以来的技术积累,我们决定自己研发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去年12月15日,我们就在内部发布了这款产品。我们支持异构的计算加速,支持TensorFlow、Caffe,支持高通、MTK、澎湃等芯片。我们希望打造成业界最好的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除了MACE以外,我们还发布了模型集合项目MACE Model Zoo,其他一些模型会陆续开源出来。

我们决定将这款项目开源,再一次表明了小米开源战略中永远拥抱开放与共享的态度。拥抱开源是小米工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云计算时代如此,在大数据时代如此,在AI时代更会如此。我非常有信心,此次MACE的开源,将会推动AI技术在业界的落地与应用。小米期待与所有有志于中国AI产业发展的开发者一起,推动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全球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