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日前,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接受记者专访表示,目前国内各地纷纷上马集成电路项目、抢挖专业人才的心态需要冷静,否则受伤的还是整个产业。自今年5月入职紫光集团后,刁石京分管紫光集团芯片业务。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紫光国微此前公告称,刁石京已经被提名为上市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记者:从产业链的联动来讲,集成电路发展最需要抓的环节是什么?
刁石京:纵观所有的产业,唯有集成电路可能是最复杂、系统性最强、涉及环节最多的一个产业。粗略可以把集成电路产业链划分为“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为各环节提供支持的“设备”和“材料”。其中最为核心的,还是要抓牢“制造”和“设计”,因为这比较快地服务市场需求。
比如“设计”,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设计的产品出来,就可以马上面对自己的市场,成长空间会非常大。
同样,做“制造”刚好处于一个中枢环节,可以服务于生产设计,也可以带动中国材料和设备的成长。
但不是说“设备”不重要。“设备”很重要,可是它的问题更复杂,“设备”涉及到机械、化工、光学、电子等环节众多,且“设备”的市场主要在海外,我国的企业会比较难进入,因此很难做到自己养活好自己。
相对来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封装”环节发展得好一些,但封装的未来仍然需要大力创新,比如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很多“制造”环节不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在“封装”环节解决。
记者:怎么看待国内外集成电路发展水平的差距?怎么理解芯片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全球化?
刁石京:集成电路的技术更迭实际上反映整个产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需求。国外发展快、集成度高是因为国外确实发展得更早,有其自身的产业基础带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也发展到这个阶段,产业自身已经产生对集成电路创新升级的需求。如华为、海尔等大型整机制造企业都从原来的整机制造慢慢进入到集成电路的设计领域。
事实上,在当今信息社会,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什么都不缺地把一个信息产品做出来,技术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而且,为了加快技术更新换代、加快产品研发进度、满足市场需求,用全球化的方式是经济合理的。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创新,是自己主动去创新。
记者:现在各地发展集成电路的热情非常高,SEMI统计全球新建的晶圆制造产线很多都在中国大陆。
刁石京:我认为可以鼓励市场竞争,但不应该一哄而上,否则是害了整个产业。因为集成电路的投入非常大,需要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也非常多,各地纷纷上马的话,互相之间可能会形成恶性竞争。
现在最典型的现象是,国内也开始互相挖人,造成企业的人才成本甚至比国外还高。这么下去,哪个企业能稳步成长呢?很多企业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才队伍,被别人这么一挖,一切付诸东流。
客观地讲,还是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产业规律。世界范围内集成电路产业是在整合集中,集中有助于研发的分摊,能产生规模成本的效益,但国内产业现在越做越分散,心态也不太冷静,都觉得自己能做,政策方面还是需要做一定把控和引导的,争取把投机行为减少到最小。
记者:像格力、富士康这些终端的企业,纷纷提出来自己要去做芯片,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吗?
刁石京:当然不是说要喝牛奶就要自己养一头牛,还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身的能力去考虑。
从产业角度讲,过去的创新可能是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现在由于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复杂、产品设计复杂程度不断增加,所需要的创新不仅仅是某些零部件的简单改进,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再创造,各个零部件功能的实现、彼此的互动,其核心就是内部的集成电路和操作系统。
记者:紫光除了长江存储,未来还布局了成都、南京生产基地,但有一些声音认为,毕竟第一个基地还没有产品量产,未来这么大的布局会不会有供应链风险,规模上量的节奏是怎么布控的?
刁石京:长江存储是紫光存储器的第一个发展基地,相当于是整个紫光集团芯片制造板块的“黄埔军校”。集成电路产业讲求规模效应,只有做到一定的体量,研发的分摊、人才的聚集才能有规模成本效益。未来布局三个基地,它们也会有自己的定位和任务,规模上量的节奏肯定是根据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来定。
记者:长江存储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点?
刁石京:盈亏平衡现在还不好说,投资也还在继续,需要根据后续市场的需求状况来预测。其实从长江存储成立的第一天起,紫光就在考虑它如何能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长江存储自身的良性发展,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但我想时间不会太长。
虽然“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是长江存储的股东,但千万不要把“大基金”简单理解为政府投资,像过去拿补助一样。“大基金”是要求退出的,公司也要遵守和“大基金”的相关承诺。所以企业也不要把“大基金”的资金就当作“唐僧肉”,这是很危险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