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计划搁浅,高通与恩智浦的新战略布局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北京时间7月26日,高通对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NXP)的收购计划,正式终止。

截至北京时间2018年7月26日中午12:00这个最后时点,它依然未能获得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的批准。

此前,这一交易已经历了21个月的谈判和等待,高通甚至为了中国审批数度延长收购截止日期,但最后依然不得不放弃。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美国当地时间25日,有分析师问为何不继续延长要约,给监管方更多时间时,高通CEO莫伦科夫回应称,高通除了通过并购寻求新机遇,同时也需要提供确定性,"不仅是给投资人和合作方确定性,也需要给我们的员工以确定性"。

几乎与此同时,全世界获悉的另一个消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委会主席容克举行会晤,并在记者会上宣布,美欧双方已就将致力于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达成一致。

由于收购失败,高通需要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分手费"。

在公布这一决定的10多个小时前,高通已发布2018财年的三季报。财报显示,高通当季营收56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1%。

高通同时宣布,称如果恩智浦回购协议终止,将启动股票回购计划,回购价值最高30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用通信业资深人士项立刚的话来说,此事对于未来的5G业务市场影响巨大,一定程度是一次改写格局的机会被终止了。

该计划总金额高达440亿,原本有望成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案,并将集合高通在通信与移动计算领域的优势,以及恩智浦智能汽车、安全、物联网等领域的优势,打造出一个规模仅次于三星和英特尔,而且全面拥抱未来科技趋势的芯片业巨无霸。

但现在,合并计划搁浅,高通与恩智浦需要重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

下一步,高通将向何处去?

目前,高通还没有对外透露更多信息。

就在半个月前,我刚刚前受邀往美国高通总部,就技术、产品与战略等问题,与超过10名高通高管进行了深度交流。

包括但不限于:

Brian Modoff 

Qualcomm战略与企业并购执行副总裁

Penny Baldwin

Qualcomm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陈立人

Qualcomm高级工程副总裁兼技术许可业务(QTL)法律顾问

马德嘉(Dr. Durga Prasad Malladi)

Qualcomm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4G/5G业务总经理

范明熙

Qualcomm工程技术副总裁

Juan Montojo

Qualcomm工程技术副总裁

Mike Roberts

Qualcomm全球产品市场高级总监

Hugo Swart

Qualcomm Technologies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Derek Brown 

Qualcomm 汽车业务高级总监

Art Miller

Qualcomm产品管理高级总监

Gary Brotman

Qualcomm Technologies产品管理总监

从他们的交流中,或许我们可以略窥一些趋势端倪。

以下,是交流过程中的部分要点整理:

【中国现在是,未来也将一直是高通最重要的市场。】

财报数据显示,高通2017财年的全球总营收为223亿美元,其中150亿美元来自于中国市场,占比超过60%。

"中国对Qualcomm来说非常重要。"Brian Modoff表示,中国是Qualcomm业务发展与合作的重点,也是在美国之外的第二大高通创投(Qualcomm Ventures)投资地区。

恩智浦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Brian Modoff希望问题能够尽早得到解决。

他同时表示,不论如何,高通对中国的承诺都将坚定不移,将继续与中国生态伙伴合作,共同推动5G、人工智能、汽车、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发展。并继续帮助中国合作伙伴获得发展。

恩智浦

【高通的战略定位】

"在过去三十年, Qualcomm一直致力于人与人的连接。而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高通将致力于使万物互联。"Brain Modoff说。

在他看来,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或是在某一个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面临不知道如何去发展其他市场领域的困境。

而Qualcomm的幸运在于,可以把原来在移动方面的领先优势和经验带到其他领域,包括物联网、无人驾驶等。Qualcomm在关键技术方面的能力,可以满足这些新兴领域的需求,即连接性、高性能、低功耗。

下面这张图非常重要。它列明了高通的目标市场,以及高通和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测算的这些市场的机会规模。

恩智浦

其中,Qualcomm所处的移动市场的市场规模为320亿美元,而未来高通所能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会扩大到1500亿美元。

Brain Modoff认为,最快到来的新兴行业将会是物联网,而且它具有极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来 43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在2017财年,Qualcomm物联网业务的营收已超过10亿美元。

Art Miller也透露,过去四年,高通工业物联网的业务,一直在以2倍的速度增长。

【高通未来的核心优势】

范明熙认为,无论是波形、框架,还是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技术等5G时代的先进无线技术,它们的技术基础、概念成型,乃至研究布局,其实很多都是在4G时代就已经开始形成。

所以,高通在4G时代的优势,在5G时代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与大多数公司不同,高通做的是系统性的创新。

"要把终极的产品推向市场,其实并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产品背后的系统。"范明熙说。

比如,电灯泡为什么所以能够使用?不仅是因为你装了一个灯炮,还因为灯泡后面连着电线,插座,再后面还有电网,有发电公司……它的背后,是整个照明系统甚至是电力系统。

恩智浦

不过,高通最重要的优势,还是它的创新文化。

范明熙说,Qualcomm的团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允许不同,允许犯错,而且在犯错过程中还给大家一些经验,允许更多的互动来管理企业。

虽然Qualcomm已经是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但直到现在,内部对技术和产品的细节依然十分关注,项目的领导人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楚。

Qualcomm更对创新表现出了最大的尊重:

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在Qualcomm官网上,查到高通某一个专利的发布日期,专利号,已经在多少个国家备案,乃至有哪些公司已经在产品中使用到,等等详细信息。

你甚至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看到Qualcomm对工程师的尊重与回报:每一位工程师申请的专利都会获得奖励,而且一般是分两次:一次是工程师提交申请之时,一次是公司认可该申请成为专利之后。如果是极为优秀的或者有代表性的,甚至能登上高通广为人知的"专利墙"。

恩智浦

高通的创新甚至不局限在公司内部,而是与产业伙伴进行紧密合作,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

比如,高通与相关厂商之间的互操作测试(IoDT),高通提供原型终端,另一方提供设备,运营商提供相应的服务,大家通过测试和外场试验发现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来优化研发下一代技术。

而在终端上,高通也会洞察和前瞻整个业界发展的态势,尤其是手机行业在未来两三年内的主要挑战,然后根据这些洞察来展开研发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高通会跟OEM厂商做大量交流,每一家OEM厂商的需求和市场定位都不一样,但通过大量的沟通,高通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然后就此合作开发一些项目,最后共同推动市场普及。

一个例子是vivo与高通正在进行的手机5G毫米波天线阵列合作,就非常受到高通重视。

智能手机的组成结构极其复杂,要在极薄极小的结构之中,塞满可能彼此干扰的数百个组件,同时采用2/3/4、Wi-Fi、蓝牙、NFC多种无线电技术,而且每种技术都在数十个频率上运行,此外,还有严格的功率和安全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手机的时刻确保信号稳定,需要电磁学、数学、电路设计、PCB布局设计、机械实现乃至机身材质、应用编程在内的,各个学科的融会贯通。

更挑战的问题在于,在5G时代,波长更短,频率更高、速度更快的毫米波的引入,让整个无线系统的复杂度进一步加剧。

而Qualcomm与vivo的合作,就是共同设计将28 GHz毫米波天线组与6GHz以下技术同时整合于商用终端设备中,从而对5G商用发挥关键的开创性作用。此前,双方已经在位于圣迭戈的天线实验室进行了多次测试。

恩智浦

【关于专利费用】

高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专利收费问题,一直是外界最关注的问题。

此次交流中,陈立人重点讲交流了5个主要问题:

一、高通专利许可模式的5项原则:

(1)进行专利组合,做"打包"式的专利许可。其原因在于,高通拥有的专利数量巨大,且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复杂和广泛,逐项专利授权的方式不现实;

(2)在全球范围内,对适用的专利技术进行一并授权。因为在手机的制造、销售、使用过程中,无法控制手机只能在这儿生产,或只能在那儿使用;

(3)专利许可协议有一定时间期限;

(4)在设备净售价方面,高通设定了设备最高值的"上限"(Cap)--400美元;

(5)完全遵循知识产权许可的FRAND原则(即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

其中,外界此前了解不多的第 4点,最为重要。

让长期以来,高通专利收费的基准价,一直是以整机价格,而不是芯片价格,这导致很多人都质疑,高通在高价手机身上赚取了过多的不合理收入。

但事实上,这是对于高通专利收费模式的误解。

高通的收费模式,设定了一个价格上限,如果智能手机销售价格超过上限,高通将不会对超出的部分收取专利费。之前,这个"上限"是500美元,而现在,它降到了400美元。

这也就是说,如果手机的销售价格高于400美元,不论是800美元还是8000美元,高通的专利费其实都是以400美元售价为基准的。

二、高通技术与专利方面的整体数据:

(1)目前,高通在全球范围内提交和得到授权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13万件;

(2)在全世界超过200个拥有专利系统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与无线通讯相关的专利;

(3)高通在全世界拥有超过345家技术许可合作伙伴,其中,在中国与超过150家中国企业达成技术许可协议;

(4)在全世界,通过高通技术许可生产的设备,目前累计已超过100亿台。

三、高通面向5G的专利收费模式。

在2017年,高通公布了面向5G的智能手机专利许可费率。其中:

(1)蜂窝标准必要专利(Cellular SEP)许可:对品牌单模5G手机,实际许可费率为销售价的2.275%;对品牌多模(3G/4G/5G)手机,实际许可费率为销售价的3.25%。

(2)完整专利组合许可:包含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和非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在全球范围总计超过13万项专利申请及授权专利。许可费率为:对品牌单模手机为销售价的4%,对品牌多模手机为销售价的5%。

恩智浦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案是"加量不加价":

此前,高通曾在2015年2月,针对中国发改委的决定提出整改方案,将对中国厂商的蜂窝标准必要专利(Cellular SEP)许可费用从5%降为3.25%。但在该方案中,专利组合仅涵盖到LTE Release 11版本;同时,在中国制造卖到海外的手机,仍然要按照整机售价的5%,而不是3.25%的比例,来收取许可费用。

而现在,在相同的价格下,高通为手机厂商提供的专利许可,已涵盖到到Release 15,较之前增加了4个版本(Release 12、13、14、15),而且中国厂商在海外销售手机,也同样按3.25%的比例收取许可费用。

四、高通面向汽车和物联网的专利收费模式:

此前,有人曾质疑,高通对价值几十万人民币甚至上百万人民币的汽车,也像手机一样按照整车价格收取5%的专利许可费用。

"这是完全错误的。"陈立人表示,高通是按MTU模组许可,即基于汽车里的通讯装置的价值,这一单元装置的价格在100美金左右,所以高通每单元的专利许可费用少于5美元。

恩智浦

而在物联网领域,由于物联网本身是一个广义概念,所以技术许可非常复杂,比如高价值的工业机器人和低价值的智能电表,在不同用例下,通信功能满足的需求和实现的价值都完全不同。

目前, 高通明确的专利许可费率模式是:

对于支持4G NB IoT/eMTC的M2M模块的许可费,50美分/每单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高通去年首次对外透露这一许可价格。

【关于5G】

当前,通信行业最受关注的技术只有一个:5G。

"5G是实现万物互联世界的重要的元素。"Brian Modoff说。

马德嘉认为,5G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蜂窝网络,而是作为一种统一的连接架构,成为电网一样随时随地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剧烈变化。

恩智浦

Penny Baldwin表示,据高通预计,到2035年,5G将创造12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对于网络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于,过去的网络都是偏向下行的,更多人们从网络上下载内容,而在5G规模化商用之后,智能计算将会分散扩展到网络的边缘,会有更多数据交互。

目前,高通正在推动5G于明年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部署。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就5G商用与高通展开合作的伙伴,已经包括超过20家电信运营商,以及超过18家手机制造商。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就有商用的5G手机面市。

"我们观察到一个明显的需求,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大家都在为了5G商用进行准备。"Mike Roberts说。

恩智浦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也正在加入进来。

马德嘉说,过去,很多垂直工业的客户对无线通信知之甚少,但现在,这些企业都已经对5G技术有所了解,并且积极加入到推动5G发展的阵营之中。

恩智浦

"当前,3GPP的成员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一个重要原因是,移动蜂窝技术正向传统通信领域之外拓展,"Juan Montojo说,5G已经从智能手机拓展到更多全新的垂直领域,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汽车制造商、制造业等都已经参与到3GPP中来,从而大幅提高了3GPP的参与人数。

恩智浦

【关于人工智能】

在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将是基于移动终端产品的人工智能。

根据预测,从2018到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将超过86亿部。

凭借较之于其他类型终端的广泛程度,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终端侧计算能力、功耗管理、可用数据的不断提升,智能手机将成为最普及的人工智能平台。

此前,高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已经超过十年,早在2007年就开启了高通的第一项人工智能的研发项目,研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尤其关注硬件处理、基于终端的人工智能算法等。

恩智浦

2015年发布的骁龙820移动平台,是高通正式推出的第一代移动人工智能平台,也是全球第一个经过优化可运行终端侧AI算法的SoC。

2016年,高通推出了第二代移动人工智能平台,骁龙835移动平台,支持更多的人工智能框架,并发布了高通骁龙神经处理SDK,让开发者能够轻松选择并调取骁龙平台中最合适的处理内核,来优化运行相应的AI算法。

2017年12月,高通推出了骁龙845移动平台;今年,高通更进一步成立统一的部门高通人工智能 Research,进行跨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式强化整合。

今年5月底,高通在中国举办Qualcomm人工智能创新论坛,对外披露了更详细的人工智能战略和愿景。

这个策略的核心,是"终端侧人工智能"。

恩智浦

"我们发现,有一个趋势正在被颠覆。"Gary Brotman说,过去,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推理大都是在云端或者基于服务器完成,而最近两三年来,很多人工智能的推理工作,比如模式匹配、建模检测、分类、识别、检测等逐渐从云端转移到了终端侧。

在高通看来,未来的人工智能趋势,是需要尽可能在离数据最近的地方处理数据,也就是说在终端侧进行数据的处理,再与云端处理协同互补。

其原因在于,终端侧人工智能在隐私性、可靠性、低延时,以及网络带宽利用效率和个性化方面均有诸多优势。

"未来的趋势是,在云端主要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而终端侧则进行用户数据的采集,进而根据云端所训练的模型来对数据进行处理。"Mike Roberts说,这样的一个模式可以应用于很多场景,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都会得到处理,如视频、音频。

恩智浦

不过,终端侧人工智能这一趋势,也会带来新的技术挑战。

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计算量很大、模型更为复杂;比如,人工智能的计算处理存在很多并发性,并且要求进行实时推理,需要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以进行数据采集用于人工智能分析。

这些挑战,都对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这些挑战,正是高通的优势所在:

一方面,高通在芯片设计领域的积累,拥有有效的功耗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待机;

另一方面,高通在移动领域获得的经验和技术,也会对目前和未来的终端侧人工智能带来显著帮助。

最重要的是,高通并没有停留在平台研发,而是在打造一个完整的终端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此前,高通在MWC2018上推出的Qualcomm人工智能引擎(人工智能 Engine),就已经体现了它的雄心:这个引擎的核心,是高通面向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的芯片产品;向外一层是广泛的,跨系统的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再向外一层,是高通与大量云服务厂商及独立软件开发商的紧密合作;最外层,是在不同形态设备和不同场景与用例中的应用。

恩智浦

"通过这个自上而下的生态系统,Qualcomm正引领和加速终端侧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Mike Roberts说。

而且,这个生态还在不断演进升级。

比如,仅仅是通过软件的升级,在过去不到12个月时间内,高通的SoC产品组合的AI性能就已经提升了200%,即使是已经在售的的终端,只要进行软件更新,同样能够将性能大幅提升。

【关于永远在线PC】

过去,PC行业基于X86架构,产品开发周期与移动端相比更长。

但现在,高通正在尝试将移动平台扩展至PC,以此来缩短PC产品的开发周期。

恩智浦

Mike Roberts说,高通曾在美国、中国等地进行了用户调研,了解用户对于PC产品的需求,得到的结果是:

第一,83%的个人用户希望有长达20个小时甚至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第二,超过60%的用户明确提出,希望电脑能支持千兆LTE连接和数据传输;

第三,77%的用户使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针对这些需求,高通已经在今年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针对始终连接 PC发布了新的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

Mike Roberts表示,与上一代计算平台相比,骁龙850平台有四个主要提升:

第一,系统性能提升了30%。

第二,平台支持高达25小时的连续使用——不是模拟仿真时间,而是实际使用的时间,在实际测试中,即使不停的播放视频流,也能够连续使用长达20小时左右。

第三,在运营商网络支持情况下,LTE速度提高了20%。

第四,人工智能引擎的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至少3倍。

整体来讲,无论始终连接,始终在线,还是人工智能引擎,搭载骁龙850平台的PC产品,都将能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关于车联网】

Brian Modoff透露:

在2017财年,高通一共赢取了25个车载通信及信息娱乐系统的设计;

目前,已经有目前超过30家主流汽车厂家都采用了高通的技术,超过12家汽车厂商采用了骁龙平台作为信息娱乐系统的处理芯片;

接下来,在信息娱乐系统和车载通信方面,到2018年7月高通已获得总价值达50亿美元的产品订单。

在汽车领域,高通将能为厂商提供信息娱乐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外,以及车内不同设备、不同模块之间的互联,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ADAS)等解决方案。

其中一个重点要方向,是C-V2X。

"C-V2X技术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尤其是在中国。"Derek Brown说。

V2X通信主要有4种形式。V2V指的是车对车之间的通信;V2I是车对基础设施的通信,比如车辆和红绿灯之间交换信息;V2P是车对行人;最后一个是V2N,即车对互联网的通信。

在4G网络下,C-V2X采用的是R14的技术,主要功能是保障安全性,避免车辆碰撞。而在5G时代,R16的V2X技术协议,可以让车辆之间更快更方便地相互交换信息,从而更加高效地选择行驶路径。

"这意味着,车辆的行驶速度会比原来快很多,交通状况也会比之前改善。"Derek Brown说。

【关于射频】

Mike Roberts表示,未来高通的另一个重要市场,是射频前端--基带和天线之间的模块。

在5G时代,由于频谱的原因,使得手机厂商更难把基带芯片和射频平台分开,所以,高通在射频前端的市场优势,将会在5G时代继续延续。

恩智浦

Mike Roberts透露,从2013年开始,高通在射频前端领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积累和准备。

从最开始做的追踪器,到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和天线开关,到2017年的滤波器,高通在射频前端领域的投入,一直是长期性、战略性的布局。而且在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射频前端产品线。

"Qualcomm的射频前端产品组合,涵盖了从基带芯片到天线之间所需要的所有模块和芯片,这是其他供应商不可相比的。"Mike Roberts说,这将为手机制造商的5G产品大大节省设计成本和上市时间。

恩智浦

【关于市场策略】

Penny Baldwin透露,最近高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

她表示,高通的品牌营销过去更多是"放手"给合作伙伴,因为高通是技术创新驱动的公司,只要技术足够先进,就会有市场需求,而且自己并不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

但高通后来发现,有些用户并不理解高通的作用,以及高通技术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Penny Baldwin认为,高通的价值是通过技术许可的商业模式,赋能整个行业生态以及生产链上所有企业,用发明催生新行业,新模式,新经济,从而丰富大众生活,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事,是让更多的企业级受众明白高通带来的价值。

目前,高通已经不再投放30秒的电视广告,针对更广范围的受众进行营销。而是面向行业意见领袖、商业决策者、分析师、金融分析师以及监管部门等商业客户,为他们传递更丰富的内容,讲好高通的故事。

"比如,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合作Qualcomm技术和商业模式有关的内容。"Penny Baldwin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