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科学家叫“IBM院士”,你值得了解一下!

描述

在IBM,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最高荣誉是IBM院士(IBM Fellow),这是一项终身成就;1963年小沃森创立这个荣誉制度以来,全球仅297人获此殊荣;今年的8位新科IBM院士中,有一位是来自中国,目前在美国IBM Watson研究中心带领团队进行人工智能健康(AI for Healthcare) 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女性科学家胡建英博士。

祖父是人生的“灯塔”

胡建英出生于“清华世家”,她的祖父、父亲、兄长皆为清华毕业。在他们的影响下,1984年她考入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谈及家庭的熏陶,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公派留学,带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成归来的祖父是对她人生影响最大的人。是祖父开拓了她的视野,让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

保持不断努力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凡事尽最大努力,然后笑对结果“问心无愧”;奉献社会,超越小我,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

1988年胡建英赴美留学,毕业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而后加入美国IBM工作,祖父的三个教诲一直是她前进路上最大的推动力。

“跨界”是最冒险的决定

胡建英在IBM的职业生涯起步于机器学习,一开始主要研究手写识别、多媒体内容分析以及业务分析。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她很快就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成就。

2009年,医疗记录数据是个初始开发的领域,这是应用现代计算方法获得洞察、解决医疗行业难题的新机遇。胡建英看到了这个机会,但暂时放弃已有的成就下决心转换研究方向是个冒险的决定。但一种强烈的感觉一直驱使着她——这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的努力会帮助更多人。就这样,她成为 IBM Health Analytics 团队的创始成员。

几年的时间里,她和她的团队见证了机器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威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为2015年IBM成立了Watson Health部门奠定了实践基础。当初那个“最冒险”的决定,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决定。

当然,“跨界”的过程从来不是轻松的,全新的领域带来的是全新的困难,特别是医疗这个需要系统学习的专业。胡建英选择了踏踏实实、从零开始的跟医生、医疗专家学习,了解他们最大的痛点和挑战,结合自己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找到突破口。

她的团队的切入点是病人相似性研究,这是很多医生遇到的挑战。医生处理疑难杂症的时候多半是以自身的经验和过去的病例作为参考。IBM设计的算法可以分析大量病例数据,帮助医生找出病人的相似性,从而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另外,通过分析个人已有的健康状况数据,预测未来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进而及早给予预防。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已颇具理论成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投入到临床实验中。

作为IBM科学家最幸福的事

不断接受新的挑战,解决问题是做研究最幸福的事。而在IBM,能够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让胡建英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只是设计新算法。医疗和技术的无缝对接非常困难,但这也是她最享受的工作内容之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行业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和产品和业务部门合作,将它们市场化成为IBM的产品帮助医生、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影响整个医疗生态系统。这是她作为IBM的科学家最大的幸福。

在IBM全球,有数以万计像胡博士这样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基于IBM多年的行业经验,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更多行业实践,解决更多行业挑战。有一种科学家叫“IBM院士”,你值得了解一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