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
8月5日,深圳某小女孩从莲塘离家出走,历时近10小时,终于在盐田区找回。具体过程尚不得知,而部分网友提出:人脸识别这一“黑科技”上线已久,为何没有介绍中那么“给力”!在本次案件中,“人脸识别”是不是不再“给力”了?现就此事做一一猜想。
AI企业切入安防之后,其“万人挑一”的功能让人喜爱,而其精准度更是让用户频频点头。AI企业切入安防领域,并不是随意切入。在数年前的安防监控摄像机中,企业为解决“看得清”的问题,对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大量优化和升级。而对于AI企业来说,视频传输稳定,即可对视频进行分析,对视频中出现的人、车进行逐一分辨和归纳。当用户需要检索某个特定人物时,只需把其照片进行对比后,即可通过对后台大数据进行检索,把疑似照片中的人物筛选出来后,即可对该人出现的地点进行路线绘制。与此同时,前端监控摄像机拍摄到特定人物时,系统会自动更新路线图,不通知用户,协助用户知悉人员的准确位置。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虽然可以快速查找对应的人物,但对于用户来说,“人脸识别”只是一项技术,还是需要硬件支持,而这些硬件,则是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
1、“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问题是目前亟待问题。在视频监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常是先发展片区,当多个片区建设好后,再实现跨地区联动。而在现实中,部分地区的监控通常是根据需求自行发展,公安部门监控视频范并未达到全面覆盖,部分监控必须公安相关部门去当地调取。在本次事件中,如果罗湖公安没有联动坳下村的视频数据,则需要调动警力去坳下村下载视频并逐一查看。
2、运算量巨大
目前常用的人脸识别系统,通常是用CPU+GPU作为运算核心硬件,而城市级别的监控数据,日常数据量通常是PB级别,在海量数据中寻找某个特定人物,需要耗费大量设备资源,当资源不足时,则需要较长时间处理。
3、安防工程尚未建设到位
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公共建设不同,其工程期长、价格高昂,对于带有“人脸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如果是普通村庄的规模,造价通常是百万起步,如果是一线城市,报价将使当地财政无法承担。这一因素也导致部分区域先解决“看得见”的问题,后期再解决“看得清”、“看得懂”。
人脸识别作为安防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必然成为视频监控的着力点之一,但就目前而言,人脸识别还处于试点运营,并未完全铺展。对于政府用户来说,AI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有助于快速破解案件,但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还能保持稳定可靠则是目前亟待认证的事情。就如某部公安人员所说:人脸识别如果要在深圳全面铺展,按照惯例,通常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来确认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这并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单方面担保。所以,深圳小女孩离家出走近10小时找到,并不能“怪罪”于人脸识别的“不作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