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入华,动力电池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汽车电子

2374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国内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使得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助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如今随着政策改革,对于外资电池企业的限制逐步减少,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温床也在逐渐消失。国产品牌与外国品牌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战争一触即发。

欣欣向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8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插混)销量同比增长58%,达到近16万辆。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近76万辆,同比增长69%,市场份额1.6%,达到历史新高。全年销量预计将达到200万辆,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63%,预计到2018年年底纯电动车型的市场将超过65%。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而中国凭借46%的占有率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今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且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对于新能源车型的重视,未来这一市场还将继续扩大。

新能源汽车

日韩企业二进攻

对于以利润为追求的企业而言,巨大的中国市场是它们无法忽视的诱惑。随着近来政策逐渐放宽对于外资品牌的限制,国外的动力电池企业拥有了重新进入国内的机会。以韩国的LG、日本的松下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大户正在有条不紊的进入中国市场。

在今年5月份,日本松下公司就对外表示未来将与特斯拉联手在中国生产动力电池,一旦计划成型,这也将是松下首次在国内生产电芯。

今年7月份,LG化学对外公布了与南京滨江区达成协议的消息。LG化学将在南京滨江区建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工厂,新工厂将于今年10月份开工,预计在2019年10月实现量产,2023年全面达产,计划年产能为32GWh。未来将为现代、沃尔沃、通用、雷诺等品牌的提供电池。除此之外,还有韩国的SK、三星SDI也都将陆续进入国内。

对比在2015年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后来因为忽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失去政府补助,或停产或消沉。二进宫的日韩品牌除了建设工厂、致力生产外,对于政府动态以及政策跟进都更加积极。包括频繁的参与政府举行的有关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合资。毕竟谁也不想重蹈此前忽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覆辙。而目前已有部分搭载国外动力电池的车型进入补贴目录,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外来户正在逐渐适应国内的环境。

技术为王,国产品牌仍需努力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当前我国三元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平均约为183Wh/kg。作为对比,此前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300 Wh/kg,而这是我国大部分燃料电池企业2020年的生产目标。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动力电池的良品率,对比国外品牌95%—98%,大部分国产品牌目前在90%左右。

新能源汽车

由此可见,目前国产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之前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让我国孱弱的动力电池产业有了进步,如今在补贴逐步滑坡、国外品牌再度进入国内的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的生产商将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也对国内的动力电池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