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声,AI领域中国将实现“弯道超车”是不成立的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从今年3月至今,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已延续数月,并且丝毫没有结束的趋势。截至目前,美国宣布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商品总规模达500亿美元,在美国发布的征收关税清单中半导体产品更是成为“重灾区”,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

7月6日,美国对中国发起第一波贸易战攻势,正式宣布对华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从中国进口美国的测试、检测设备以及备件等半导体相关产品;

随后不久,美国再次发起第二轮攻势,正式宣布从8月23日起将针对总值16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涵盖范围达279项商品,包括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晶圆、平板显示器和光罩的机器和备件等。

对此,SEMI中国区总裁居龙在接受集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设关税的决定不利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甚至将会影响美国本土科技产业发展和就业现状。然而,从目前的气氛来看,美国对于本土高科技产业的管控将会越来越严格,大公司在国外的投资也会受限。而对于中国来讲,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但也不是完全悲观的,或许会出现反转的可能性。

SEMI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声

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包括半导体产品在内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之后,美国众议院领导人、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SEMI等均表示出担忧,并呼吁特朗普政府从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名单中去除半导体及相关产品。

有分析指出,在科技业当中,受美国关税冲击最大的就是半导体与相关产品。据SIA预估,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金额为25亿美元。在实施关税制裁之后,很有可能这25亿美元的产能全部转由美国本土承担。而居龙对此也表示出相同的担忧,他认为,美国政府加设关税会增加美国半导体供应商的成本,不利于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据居龙透露,SEMI作为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从今年3月起,便一直竭力与美国贸易代表署办公室(USTR)交流,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声,希望美国政府取消不必要的关说。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政府宣布的第一份对华340亿美元的商品加设关税清单中,经过SEMI的努力从名单中共拿掉了20多项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商品。

除此之外,在美国政府宣布再次对华160亿美元的商品加设关税后,SEMI也出席了为期两天(7月24-25日)的公开听证会,并在听证会上提交了书面评论,就关税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破坏性影响提供了证据。SEMI提出,这些关税无助于解决美国对中国贸易行为的担忧。相反,关税会通过增加商业成本,引入不确定性和扼杀创新来损害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公司。

SEMI主张,关税或将冲击美国的竞争力,美国半导体设备业者的成本将增加,但是非美国竞争业者的成本还是一样;此贸易举措带来的影响,只有让非美国业者获益。

在居龙看来,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相比于国际巨头差距较大,所以中国必须要谋求国际合作。为了突显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和中国政府开放、合作的决心,居龙透露,在2018年11月5-10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SEMI和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将合作推动国际半导体厂商组团参展,搭建集成电路专区。

据悉,在此次集成电路专区上,代表企业有应用材料(AMAT)、东电(TEL)、爱发科(ULVAC)、爱德万(Advantest)、施耐德(Schneider)等,在产品展示的同时,也将与国内知名用户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促进中外半导体产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AI领域中国将实现“弯道超车”是不成立的

众所周知,去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综合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ICinsights和WSTS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半导体营收总额达到4230亿美元,也是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营收总额将达到4800亿美元。

而对于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成长表现,居龙认为,相比于上半年,下半年的成长表现将没有那么强劲,目前已经有一些“乌云”在隐约出现。一是DRAM、NAND的价格正在下滑,下半年以三星为首的存储器工厂开始减缓建厂速度,或许是因为三星看到市场需求已经被满足了;二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半导体的成长或许会受到些许影响。

那么,未来半导体市场的成长动能在哪里?居龙表示,带动今后几年半导体成长的动能将是AI,可以说AI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同时也会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的契机,因为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优势。

但对于业内有人宣称中国将在AI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言论,居龙表示这是不成立的。“所谓的弯道超车,是指两辆赛车在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依靠技巧实现超越,前提是双方在技术和车的性能上相差无几。而在半导体产业,目前中国和国外巨头之间的差距仍十分巨大,尤其是在AI领域,中国只是实现了点的突破,并没有实现全面的突破,因此称中国将实现“弯道超车”是不成立的。”居龙说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