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未来量产落地一波三折,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汽车电子

2374人已加入

描述

法拉第未来量产落地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8月3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法拉第未来公司(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在广州成立的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至此,许家印以45%的股权正式“收编”FF广州公司。

FF广州南沙基地计划2019年底到2020年初实现投产,首期计划年产能10万台。据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军表示,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以及华中地区建设5大研发生产基地,10年后年产能达到500万辆。产品规划包括面向全球的FF91和FF81多系列产品,并覆盖高端、中端、入门级产品,打造互联网智能出行生态,全面满足快速增长的不同市场需求。

一个月之前,许家印继孙宏斌之后以白衣骑士的姿态入场,注资20亿美元驰援深陷资金泥潭的法拉第未来。销声匿迹多时的法拉第未来,随后高调宣布,第一辆辆豪华车的白车身已经正式完工并开始整车装配,首批FF91交付预计将于今年12月份开始到2019年中期完成。这被视为FF91量产计划取得重大进展。

回溯法拉第未来量产落地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3年,贾跃亭注资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协助成立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定位于超高端电动汽车。初出茅庐便剑指特斯拉,一时在国内外造车界风头无两。

秉持着弯道超车的理念,法拉第未来诞生之日起就一路蒙眼狂奔。2015年11月,FF在美国投资十亿元建厂,预计2017年投入运行;2017年1月,FF在CES车展上发布了首款量产车FF91,并计划在2018年交付。

但事实证明,高速“大跃进”下隐患重重。2017年公布的“准量产车“FF91”,在演示自动泊车功能的时候出现事故,随即还被业内踢爆该车型达不到“准量产”的标准。此后,FF更是连连遭劫。2016年11月,FF在内华达州的工厂被曝因拖欠供应商AECOM的资金而造成停工。三个月间有6名高管离职;2017年,内华达州的官员指控FF公司并未实际动工,要求退回优惠政策减免2.15亿美元;2017年7月,FF公司背后的实际操盘手贾跃亭深陷资金断裂泥潭,被冻结有关的银行存款共计人民币12.37亿元人民币,在去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贾跃亭已经从第31位下降到了第1778位。难以再为处于烧钱造车阶段的FF继续输血。

从高速扩张到全线溃败,法拉第未来仅仅用了短短四年时间。

混乱的资本逻辑

在最开始,法拉第未来在资本构成方面一直保持极其神秘的形象。贾跃亭本人一直声称自己“只是法拉第未来的投资人和战略伙伴。”然而据the verge的报道透露,贾跟法拉第未来间的牵扯可不是典型的“投资与被投资”那么简单。根据法拉第未来提交给加州秘书长的文件显示,该司初建时名为“LeTVENVInc.”,直至2014年夏才更名为法拉第未来。法拉第未来的原始高管团队更是几乎由贾跃亭本人一手招募。

但令人费解的是,虽然已有法拉第未来,但贾跃亭在国内又新创乐视汽车品牌,二者的功能定位几近完全重合,日渐稀薄的现金流在两大品牌周转之间已呈内部搏杀之势。事实上,贾跃亭在汽车板块的布局还远不止上述两大品牌,据AutoMan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三年间,乐视汽车版块已遍布出行、研发、租赁等多个领域。

2014年乐视从北汽手里买下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Lucid Motors25%股权;2015年英国豪华汽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与乐视共同宣布,签署研发合作伙伴谅解备忘录,将携手打造互联网电动汽车;2016年广汽集团宣布与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用车、买车、租车换车一站式平台。每一项业务都需要大量资金。贾跃亭自己也曾表示,乐视汽车业务板块里,个人已投入了100多亿元,但造车至少需要400到500亿元的投资,之间的缺口还很大。

一方面是日渐稀薄的现金流,另一方面是法拉第未来膨胀的野心。据相关报道显示,法拉第未来力图像对手特斯拉一样在内华达建大厂,并将生产目标提高到了“截至2025年产500万辆”。为此,法拉第未来放弃了伊利诺伊州、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几家性价比更高的工厂。事后证明,造车所需资金远超最初预计,法拉第未来及其他汽车板块在短短几年内烧光了乐视的家底,而此时甚至还未生产出量产车。

而FF公司的员工聘用规模也饱受关注。据相关资料显示,FF公司的员工人数从2015年底的500-600人增长至2016年夏季的1500人,然而尚处于研发期的FF人员需求并实际并不大,盲目而迅速的人员的扩张进一步加重了烧钱的趋势。

资金状况恶化下,法拉第未来的各项规划都开始出现问题,逐步陷入停摆。2017年7 月11日,FF已暂停搁置了在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市的组装计划,计划通过代工模式让FF91尽快上市。2017年8月FF经历了多位高管离职。据说为了解决资金问题,FF已抵押洛杉矶总部大楼向纽约投资公司Innovatus Capital Partners贷款约1400万美元,期限为一年。

高管离职潮

资金和技术双重承压下,法拉第未来的前景愈发扑朔迷离,频繁的高管离职潮更为彼时的法拉第未来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在法拉第未来创立初期,贾跃亭以新颖的造车理念和高额薪水招揽了一大批造车经验丰富的高管,很多都来自于宝马、奔驰、特斯拉等知名公司,当时被媒体誉为梦幻团队。

但在随后的合作中,贾跃亭与这批精英高管存在诸多理念冲突。以最为严重的财务问题为例,据外媒the verge透露,首席财务官克劳斯在FF任职期间积极筹集资金,但贾跃亭却拒绝为某些融资提供相应的披露资料,并坚持不肯放弃控制权。最后的结果并不愉快,10月14日克劳斯离职。此后,法拉第未来掀起新一波的离职潮短短一周内,先后失去三个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供应链管理主管Tom Wessner、内部设计和品牌总监Pontus Fontaeus、IT系统部门主管Michael Hsu。

在三人之中,Wessner的离职是最受关注的。他拥有超过25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更曾经是特斯拉的采购总监,直接保证了特斯拉成功推出ModelS,从一家挣扎于生死线的小创业公司变成如今的行业焦点。加入法拉第未来之后,他继续负责供应链管理核心部门。

此时,国内外媒体对法拉第未来的唱衰论调开始甚嚣尘上,贾跃亭腹背受敌,被迫孤军奋战。截至发稿,法拉第未来核心五人创始团队只剩余贾跃亭等三人。7月20日,据外媒报道,FF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聂天心(Tony Nie)已于今年年初不再担任该公司高级副总裁职位,但记者发现,聂天心在LinkedIn社交账户上的工作状态未变,仍为FF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

法拉第未来前财务总监塞义德·拉赫曼(Syed Rahman)曾表示:“在我供职法拉第未来期间,公司由于缺乏对西方商业活动的理解,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决策,以及合规事宜,问题被加剧。造车是个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业务,利润率很低。因此如果缺乏高效的领导力,就不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有业内人士认为,贾跃亭在关键岗位上的用人不当也是高管离职潮的重要原因。在法拉第未来的高管团队中,邓超英曾一度把控财政大权。然而资料显示,她在汽车行业没有任何背景。公开履历显示,她之前一直在电影行业担任制片人。

未来将走向何方?

在商场上最不缺的就是戏剧性的变化。白衣骑士孙宏斌150亿元入股乐视后, 开始了乐视去贾跃亭化的进程。2018年3月14日,贾跃亭宣布辞去在乐视董事长的职务,并在当天宣布担任法拉第未来的CEO一职。此时,曾拥有庞大乐视帝国的贾跃亭已经全线退出,将所有筹码All in到法拉第未来。

此后FF似乎有了好转的迹象。

今年上半年,FF收到了多笔大额注资。2018年2月的供应商大会上,贾跃亭宣布FF获得了15亿美元的融资,满足了IPO钱的资金需求,FF91也将在2018年底交付。6月26日,FF官方宣布经过美国政府近半年的审批后,来自恒大总金额为 20 亿美元的首轮融资于日前获得了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的批准。

FF91的量产计划也继续推进。今年3月12日,贾跃亭在微博上发布了FF91汽车的雪地测试图片,在高寒地区进行测试也意味着FF91已经进入研发最后阶段。2018年3月20日,FF在美国汉福德的工厂宣布开工。4月8日下午,通过5分钟的竞价时间,法拉第未来旗下的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通过5分钟的竞价,以3.64亿的底价拿下广州南沙区约601亩的制造用地。7月30日, FF91白车身的打造已经在汉福德新装配厂完成,并开始启动整车装配

不过,虽然量产计划已稍显明朗,但FF的造车之路依旧遍布荆棘。随着新能源政策落地和技术升级,国内新能源造车迎来小井喷期,上至一汽、吉利等老牌车企,下至蔚来、奔马等互联网车企已经牢牢锁定百万元以下的各个价位区间(详情可见《技术贴!造车新势力最全评测图鉴(上)》、《技术贴!造车新势力最全评测图鉴(下)》),之前法拉第未来公布的近200万元的定价显得颇为尴尬。同时,随着特斯拉进驻中国进程的加快,倘若FF91量产车型真的能如期落地,定位类似的两大品牌在中国市场必先会有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从特斯拉前段时间的种种表现来看,马斯克进军中国的野心从未有丝毫松懈。5月中国汽车进口关税调整后,特斯拉是第一个宣布在中国官降的企业;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造计划也逐渐提上议程,成本预计为20亿美元,预计年产能为25万辆。

法拉第未来唯一得以弯道超车的技术核心优势也是扑朔迷离,真实性待考。目前特斯拉的最大电池组容量是100kW,而作为“准量产”车型的FF91却宣布直接“跳级”到了130kWh。

业内人士认为,以法拉第未来目前的研发情况来看,还远远难以达到这种水平,而FF发布的官图时,对电芯数量、化学材料、工作电压等具体细节并未详细公开,似乎也在佐证着这一观点。

总的来说,虽然曾经面临多重困境,但在近期资本加持下,这家仅仅五岁的年轻企业能否迎来崭新未来,还是看点十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