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中国影响力崭露头角,标准化的幕后故事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划时代的技术变革,需要无数技术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如果说5G是一次影响人类社会的技术变革,一如工业革命,那么3GPP TSG RAN1主席陈万士博士与众多推动标准化制订的产业伙伴们一道,成为了实现5G商用,从而影响社会,改变人们生活的重要力量。

图:3GPP TSG RAN1主席陈万士博士

5G商用:中国影响力崭露头角

5G技术带给通信与商业的新变革,好似蒸汽机带给工业的冲击:一秒下载高清电影的5G手机、现实沉浸感强大的VR游戏、无人驾驶的出行体验…...随着5G商用的临近,众多中国终端厂商早已蓄势待发,智能手机很可能成为人们享受5G的第一波福利。

中国的移动用户体量庞大,作为一个具代表性的市场,在5G时代,中国影响力崭露头角。中国在标准化方面的成长,特别在过去十年是有目共睹,陈万士博士表示。

“3GPP以开放、公正的架构向包括来自中国的成员们在内,提供了聆听彼此声音,共同分析市场需求以最终谋取共识的平台。”陈博士介绍道。

例如,在5G标准化制订、推动5G商用成为现实的进程中,终端及设备厂商包括华为、中兴、大唐、小米、vivo、OPPO等都会听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诉求,而高通等底层技术厂商也会听取各终端厂商的诉求,从而在技术制订、标准化操作方面做出调整,”陈万士博士告诉环球网记者, “我们都希望制订的标准能够商用,不是为了制订标准而制定标准。”

标准化的幕后故事

陈万士博士于2006年加入高通研发团队,从4G LTE到近期5G NR,参与了系统设计、原型开发、落地部署与标准化工作。自2008年开始参与3GPP RAN1至今,作为一名拥有17年通信从业经验的老兵,陈博士已经服务3GPP的标准化制订超过了10年的时间。

3GPP容纳了全球通信产业人士,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基础设施制造商、学术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等共同制订5G标准,激烈的技术争论时而有之。光是陈万士博士带领的TSG RAN1工作组,业界成员即超过500位,就很多技术细节共同讨论。这样庞大的人数,有时候连找一个适合的会议场地都是挑战。

2017年12月,3GPP发布5G标准NSA方案,随后今年6月,3GPP5G标准SA方案出炉,而将在明年年底释出的3GPP R16版本将更多的强调垂直领域的应用拓展。

“3GPP听起来是不易达成共识的团体,但实际上我们总是能够达到共识。”陈万士博士说。在采访中,很容易感受到陈博士对于推动5G标准化的热情。

去年8月,3GPP TSG RAN1成员投票表决后,陈万士博士当选工作组主席。其深厚的技术背景、任职经历,以及对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厂商技术需求的综合理解,使他获得了成员们的信任。此外,四年的副主席经历也赋予了他营造开放、公平、有效地标准化制订环境的经验,使他成为工作组中主掌标准化项目的最佳人选。

在写下5G历史的重要时刻,陈博士知道自己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并渴望参与更多。“在共识的机制下,以合作共赢为前提,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一起把5G产业做大,共同分享,这是正在3GPP中发生的事情。”陈博士说。

采访中,记者可以感受到,在推动5G标准化进程的这一里程碑时刻,以陈博士为代表的3GPP成员们都有着一种正在书写历史的兴奋与光荣。

当然,标准化的过程其实充满挑战,这是一场消耗耐力、精力,需要毅力与智慧的持久战。

陈博士向记者解释道,不同企业诉求各异,比如设备厂商在设计理念上,更强调时间的灵活性。但对于终端厂商可能又要从互操作测试的角度进行考量,而从运营商来看,则更侧重考虑实际网络部署的需要。

“这是非常繁琐和耗时的过程。大家坐在一起,整合不同的声音达成协议。其中所考量的并不来自于某一家公司、某一个端口,而是整个系统不同厂商的声音。你可以想象,即使是终端厂商之间,大家的意见可能也不一致。”陈博士表示。

当3GPP的工作面临挑战时,有时需要借由小组线下讨论,通过公式演算,将技术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如果这时还难以达到共识,就需要寻求一种方案,共同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在3GPP中,多数提案很难原封不动地直接被采纳,经过讨论,调整后新的方案往往都会比任何一方的原始提案更好。

“3GPP有这么多的声音,有这么多公司参与,工作量很大,能够按期完成每个阶段的标准制定,实际上是非常惊奇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让我始终保持动力的原因。”陈博士告诉记者。

一场5G马拉松

“要么不做,要做就是100%把它做好。”这是陈博士的座右铭,也是他对孩子念兹在兹的嘱咐。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两个字。

自去年8月陈万士博士当选RAN1主席始,至去年12月,非独立组网(NSA)的5G NR规范需要在4个月内制订完成。于此期间仅有三次会议机会,每次为期5天的会议,都要讨论至少3000篇文稿,可见完成标准制定的工作量之大、时间之紧,很多人视之为不可能的任务。

为了实现目标,陈博士进行了大量思考,深知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发挥团队力量。

首先,他根据不同的技术和项目,任命来自高通、华为、vivo等公司的成员担任技术领导(feature lead)。这些技术领导们对各方的提案进行相关特性技术问题的总结,并主导线下讨论,将不同公司的想法更好地提炼出来。

“即使如此,在极富挑战性的标准制订进程中,工作组还是会常常遭遇众多挑战以及巨大的时间压力。”排山倒海压力来袭时,陈博士排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慢跑。陈博士每周至少要慢跑5次,通常会选择在每天凌晨四、五点晨跑,他2016年慢跑的里程总数达5000公里。“现在由于3GPP RAN1主席的身份,工作量较大。出差较少的时候,每天可以跑到近20公里,比如上个月我一共跑了近590多公里,”他补充道,一般情况下,每周五天70-80公里。

跑步的晨间时光,帮助他冷静思考,剖析问题症结源,然后再做思做出相应调整。“很多事情不一定一帆风顺,会出现很多不如预期的状况,经历各类挫折,但是慢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跑步去很好地调整自己,给自己减压,并进行冷静地思考。”陈博士说。

在重重挑战之下,大家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2017年底,非独立组网(NSA)的5G标准如期完成。

这位长跑健将不仅仅在生活中从未间断地奔跑,也在工作上持续实践他的马拉松精神。

陈博士指出,一旦设定一个目标,就要投入120%的努力。就像跑马拉松,你要定目标,为了实现它,必须进行专门的训练。在RAN1做管理工作也是一样,设定目标和方案,有一个很好的长期规划后,具体执行该方案,就一定可以做出来。

如果做不到呢?记者反问。“如果做不到也没什么遗憾的,至少已经完全投入,因为最后的成功不仅要靠个人能力,要靠团队的努力,很多时候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5G的标准工作已于今年6月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标准上实现了从4G到5G的演进。从架构上来看,此前部署4G的运营商在向5G转化的过程中,面临原本4G核心网络是否可以连接5G空中接口的问题。相同地,全新部署的5G核心网络,是否要连接4G的空中接口;另外,移动终端需要考虑是否同时支持4G和5G,如何能与核心网络进行连接等问题。R15版本在这些方面完成了共同的架构。

现在,3GPP R16版本的演进正在继续,它在R15基本、关键的框架的基础上,强调了垂直领域的应用拓展,包括物联网、免许可频谱、卫星通讯、基于工业控制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移动终端上的低功耗等考量继续延伸。

3GPP是不断拓展的成员驱动型组织,成果皆依赖于以RAN 1主席陈万士博士为代表的等各方成员的共同研发工作、技术发明与相互协作。

“作为3GPP TSG RAN1的主席,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聆听各方面的意见,代表3GPP TSG RAN1将工作按期、高质量地完成,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陈博士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