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原理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位器工作原理

  从外观看,脉冲电位器与普通电位器一样都是三个引脚,但在其内部与引脚1、2相连的是两个长短不一的金属静片,与引脚3相连的是一周有12或24个齿的金属动片。当脉冲电位器旋转时可出现四种状态:即引脚3与引脚1相连,引脚3与引脚2及引脚1全相连;引脚3与引脚2相连,引脚3与引脚2及引脚1全断开。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将引脚3接地作为数据输入端。而引脚1、2作为数据输出端与单片机IO口相连。如图中所示,将引脚1与单片机的P1.0相连,引脚2与单片机的P1.1相连。当脉冲电位器左旋或右旋时,P1.0和P1.1就会周期性地产生所示的波形,如果是12点的脉冲电位器旋转一圈就会产生12组这样的波形,24点的脉冲电位器就会产生24组这样的波形;一组波形(或一个周期)包含了4个工作状态。因此只要检测出P1.0和P1.1的波形,就能识别脉冲电位器是否旋转是左旋还是右旋。

  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它 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是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有几种样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开关和激光头功率大小调节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它是 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 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摇杆电位器工作原理

  摇杆电位器在直流电路中作为电流调节使用时,将有电流通过摇杆电位器的滑动臂,此时由于阳极氧化的原因会导致电阻值异常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连接电阻体的端子接负极,滑动臂接正极。如果直流电流直接通过摇杆电位器,摇杆电位器的阳极就会受到氧化损伤,从而让摇杆电位器的阻抗变大,因此最好是将电流的负极接在跟碳膜片接触的端子上,正极接在跟刷子(摇杆电位器接触片)的端子上。摇杆电位器作为可变电阻器时,建议作调整电压的分压器使用,同时摇杆电位器的负载电阻RL应不小于摇杆电位器公称阻值RT的10倍。

 

  收音机电位器工作原理

  关于收音机上的音量旋转调节旋钮一般都是需用到电位器,其电位器它主要是由三个引出端子的元件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端子间有定值的电阻,而另外一端则是通过触点在这个电阻体上滑。但是由于电位器是一种机电元件,它时靠电刷在电阻体上的滑动,从而取得与电刷位移成一定关系的输出电压,那么就会从电位器的滑动端和固定端的电阻值会随着滑动端的位置从而变化大小。也就是说收音机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滑动端的在电阻体上的位置来得到强弱不同的信号电压,从而实现操作控制音量大小的调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