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式调节的基本概念 位式调节也叫做继续调节,因其系统中存在着位式元件继电器或无触点开关而得名。位式调节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其调节过程中会出现稳定的、持续的振荡过程(即使是不稳定振荡过程也要发散到稳定的持续振荡过程),三位式调节系统还会产生振荡衰减过程。位式调节系统的输出一般以继电器触点动作的形式出现,也有以无触点的电子开关形式出现的。
位式调节的任务是将测量值和给定值之差放大成继电器触点的动作。
图1a是二位式调节仪表的调节特性,图1b是二位式调节系统的调节过程。
图1 二位式调节
当测量值0,高于时Qa时,继电器释放,而在测量值0x低于Qb时继电器吸合。通常将Qa和0b的差值ΔQ=Qa-Qb称为不灵敏区或死区或切换差,将(Qa+Qb)/2,称为切换中值,切换中值与设定值0。之差称为控制点偏差Qε。
由图1可以看出,二位式调节过程是一个稳定的、持续的振荡过程,调节偏差在Δ0范围内来回波动,没有一个确定数值;调节仪的不灵敏区直接影响被调节参数的振荡幅度,为使振荡幅度不致太大,不灵敏区应不能太大;但不灵敏区也不能太小,否则将使继电器动作频率太高而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使继电器无法工作,所以要合理地调整调节仪表的不灵敏区。从图1还可以看出,如果不灵敏区保持不变,被调节对象的时间常数飞减小,振荡频率将加大,所以位式调节适合于时间常数较大的对象,这样,可以在同样的不灵敏区内以较低的频率工作。另外,被调节对象如果滞后时间t,则将使振荡幅度加大,这是不利的,所以位式调节也只适用于对象滞后较小的场合,当然,滞后时间t大,振荡频率可以降低;最后还可以看出一点,在被调节对象时间常数愆恒定,给定值Q,或扰动改变时,振荡幅度和振荡频率也随之改变,如果不灵敏区不变,则继电器振荡频率可以降低。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位式调节效果不仅取决于仪表本身的性能,还取决于被调节 对象的特性及仪表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一个熟练的仪表使用人员来说,即使被调节对象无法改变,也可以通过调节仪表的参数而使调节品质得到改善,反之亦然。
当然,一般情况下总是希望位式调节系统的振荡幅度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小被调节量变化的波动范围,提高调节精度。同时,也总是希望振荡频率越小越好,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被调节量的波动程度,还可以减少位式元件吸合次数,从而延长位式元件的使用寿命,而对于二位式调节仪表,这两项指标是互相制约的,不能两者同时兼顾,如果采用三位式调节仪表,情况将会有很大改善,如图2所示。
图2 三位式调节
a)调节特性 b)过渡过程
图2a是三位式调节仪表的调节特性,图2b是二位式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
图2a是不考虑滞环的三位式调节仪表的特性。图中Q.1、Q,分别是下限、上限给定值,Q为平均给定值,2ΔQ,是三位式调节仪的中间带,根据其值范围大小不一样,三位式调节仪表有所谓宽中间带和狭中间带之分。
由图2可以看出:当调节仪表的输人Q
由此可见,三位式调节系统会出现稳定的持续振荡过程,也可能出现衰减振荡过程。即使是持续振荡过程,其振荡幅度也比二位式调节小,因此,三位式调节比二位式调节的调节精度高。
从图2b也不难看出,三位式调节过程振荡幅度和频率,仍然和调节仪表的中间带、对象滞后及调节器输人等有关。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