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PGA上实现咬尾卷积码的最优算法设计

描述

引言

自1955年Elias发明卷积码以来,卷积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信道编码已被用在许多现代通信系统中。卷积码分为零比特卷积码(Zero Tail CC,简称ZTCC)和咬尾卷积码(Tail Biting CC,简称TBCC)两种。ZTCC是指在编码的时候,码字后面要另外加上K(K为约束长度)个0将编码寄存器的最后状态打出,而TBCC则是直接用码字的最后K个比特将编码寄存器初始化,从而提高编码率。现在的3G和4G通信标准中(比如WiMAX或LTE)都采用了TBCC信道编码。关于TBCC的译码算法很多,其中比较经典的译码算法有循环维特比算法(CVA)和BCJR算法。但上述算法由于解码时延不固定和复杂度的原因,均不便于硬件实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便于硬件实现的次优解码算法。

1 TBCC译码算法

1.1 最优译码算法

TBCC的理论最优译码算法是,对于每一个可能的初始状态(3k)用维特比译码算法对所有可能的状态进行搜索,最后再根据最好的状态进行解码。但是,这种算法的复杂度太高,不利于硬件实现。

1.2 次最优译码算法

次最优译码算法的经典代表是CVA算法,此外还有其改进的算法比如环绕维特比算法(WAVA)和双向维特比算法(BVA)。它们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圆形buffer将码字扩展成多个相同码块首尾相接的长码块进行译码。当检测到首尾状态相等或者满足自适应迭代的停止条件时,即完成译码;否则继续进行迭代。但该算法或其改进的WAVA和BVA算法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解码的延迟不是固定的,而这非常不便于硬件实现。

所以,本文中提出固定延迟的译码算法,其基本思路是在码块的前Lt个符号补在符号的后面,将码块的后Lh个符号补在码字的前面,这样就构成一个长度为Lt+N+Lh的新码块(假设原码字长度为N),图1所示是重构的码块示意图。该新码块可以按照ZTCC解码一样去解码,然后从具有最小路径度量(path metric)的状态进行回溯。

寄存器

图2所示是其译码算法流程图。其中Lt和Lh参数的选择应根据仿真来确定。这里采用典型值:Lt=72,Lh=96。

2 TBCC译码算法的实现

2.1 分支度量(branch metric)的计算

维特比译码算法采用ML准则,其分支度量可通过下式计算:

寄存器

2.2 加-比较-选择器(ACS)

图3所示是ACS的状态转移蝶形图。实际上,卷积码的Trellis图具有如下性质(LTE中TBCC编码约束长度为7):

寄存器

对于每一个状态,其前面的状态为i<<1和(i<<1)+32;而对于每一个状态,其后面的状态为(i>>1)%64和(i>>1+1)%64。

上述性质在硬件实现时非常好用。由上述性质可以给出路径度量的计算式:

寄存器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计算一个蝶形图需要4次加法和2次比较。图4所示是ACS路径度量蝶形图。此外,操作时还可采用Andries的简化方法来减小硬件开销,其公式如下:

寄存器

计算出需要2次加法。对于LTE中约束长度为7的TBCC来说,总共有64个状态,可以分别在两个蝶形图里面使用(符号会有所变化),这样,加法器就减小为32,加上每个路径度量更新还需要一个加法器,这样共需要的加法器为32+64=96,比之前未简化的算法少用了32个加法器。

2.3 回溯

回溯的深度(Trace back Depth)必须大于编码深度(Coding Depth),这是因为,经过回溯CD的长度,所有的幸存路径均会收敛。每次回溯时,所有幸存路径都需要从内存里面读出TD个状态,同时将有TD-CD个判断之后的比特送入LIFO。回溯之后,会有TD-CD的内存空间可写,另外在回溯时,还需要TD-CD个内存空间来保存进来的数据,这样,内存空间就共需TD+(TD-CD)=2TD-CD。在此可取典型值TD=96,CD=72。

2.4 FPGA的实现

本设计采用的FPGA芯片为Altera的StratixIIIEP3SL340系列器件,其在QuartusII9.0下综合出来的RTL视图如图5所示。其布线后所占用的资源如表l所列。

寄存器

3 仿真验证

本文采用的开发流程是先在matlab下仿真出浮点算法的性能,然后根据系统要求用C实现定点模型,在和浮点的版本比较后,再采用Ver-ilog实现。由于用verilog做性能仿真比较慢,本文采用的仿真和验证方法是在定点C下做性能仿真,然后将C版本的输入输出作为黄金参考数据,再用modelsim仿出vetilog版本的数据和参考数据做对比,如果数据完全一样,则验证通过,否则调试verilog语言并追踪错误。

验证选择的码长为1080,将TBCC解码器放在4×4 MIMO接收机里,可得到如图6所示的SNR曲线。

寄存器

由图6可知,在SNR很小的时候,TBCC解码器的性能反而较硬判决会下降,这是由于SNR太小,TBCC已经无法从很少的已知信息中纠正其他的错误信息。而当SNR较大时,TBCC解码器就可以从相对多的已知信息中纠正错误信息。由图6可见,在误码率为10-3以下时,TBCC能够获得约2l dB的增益。

4 结束语

该解码器已经用在MIMO接收机的FPGA版本中。并且经过实验室测试,能够成功的解码出咬尾卷积编码,并具有较好的性能。另外,该解码器在实现上用的硬件资源很少,这可为整个系统的集成奠定基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