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安全管理有哪些隐患,应如何解决

描述

美国CSI/FBI在《计算机犯罪与安全调查报告》中指出,因内网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占所有计算机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IDC的安全统计数据显示,来自企业内部终端的安全威胁占整个安全威胁的70%以上;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的《全国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终端隐患已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内网终端已经成为企业网络的阿喀琉斯之锺,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经深刻认识到部署内网安全产品的重要性。

内网安全管理的隐患到底在哪

内网安全产品主要有三大标准架构,分别是:网络准入控制(NAC)、网络访问保护(NAP)和可信网络连接(TNC),这三大标准体系分别定义了各自的实现协议,但遵从类似的体系框架。

内网安全架构中,存在三个逻辑组件,分别是:终端代理程序、准入控制点(也称为策略强制点)、策略决策点。其中,准入控制点是整个体系的关键,承担着与后台策略决策系统交互,控制终端对网络的访问,隔离非健康终端并协助其修复等多项功能。准入控制方式的选择(也称为策略强制点的选择)至关重要, 内网安全产品能否成功部署,主要就在于能否结合企业网络的具体情况,选择到合适的准入控制点。

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银行用户,其内网安全管理薄弱,内网用户违规行为严重,从而导致内网用户违规行为和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也因为无法追查到违规行为和攻击的违规行为责任人、攻击源头,从而不能有效抵御和消除内网安全威胁和风险。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困境,是因为内网中的用户是虚拟的,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让在网络中虚拟的用户与内网中真实的用户一一对应起来,不能做到精确定位和追根溯源。以至于即使发生了安全事件,也无法找出隐藏在背后的真正责任人和"真凶",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也就形同虚设。

如果能够建立内网用户实名管理机制,所有的内外网用户都必须实名上网,则可以弥补现实与网络虚拟世界之间的鸿沟,以便保证网络中的安全问题都可以精确定位和追根溯源,这样就可以建立对内网违规和非法行为的威慑力,确保用户在内网的各项行为都严格按照内控管理的要求进行,最终消除内网安全问题的隐患。

天珣准入控制如何构建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

银行网络实名制合规管理,就是通过建立银行内部网络中用户确定的身份标识,将网络中的用户标识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用户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确保银行内部每一个员工都能依据自己在银行内部的真实角色,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从事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行为。

天珣具备业界最完善的计算机终端准入控制机制,从终端层到网络层,再到应用层和边界层,提供了客户端准入、网络准入和应用准入等多种准入控制手段, 帮助银行用户,不仅能够实现对所有接入和访问内网的终端和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安全检测,而且能够借助准入控制提供的强制力,保证内网用户必须按照自己的合法身份和网络访问权限接入和访问网络,实现内网用户实名接入和访问网络,为银行用户构建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

图1为基于天珣多层准入控制基础上的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逻辑示意图:

协议

图1天珣准入控制构建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

基于天珣多层准入构建的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可以将网络用户名、终端MAC地址、终端IP地址、VLAN信息、终端用户在授权的时间周期、终端自身的安全状态和管理状态一个或者多个条件绑定作为用户登录并访问网络的身份条件,实现实名接入内网、实名访问业务系统、服务器资源以及实名网上邻居。

1)实名制内网接入

当终端试图通过交换机接入内网时:天珣能够在内网接入层,甚至内网汇聚层,与接入层或汇聚层的网络设备联动,对尝试联网的终端实施网络准入控制,执行身份验证和合规检查,保证只有使用专属于指定的用户名/密码、指定的终端、指定的IP地址,并在授权有效期限内,接入内网。对于不合规的终端,系统将自动对其进行隔离或者自动划入修复区。

2) 实名制业务系统和服务资源访问

当接入网络的终端试图访问内网服务器或关键业务系统时:天珣在关键业务系统服务器之上,执行应用层准入控制,可以对来访的终端执行合规检查,保证使用专属于指定的用户名/密码、指定的终端、指定的IP地址,并在授权有效期限内,才能对内网服务资源进行授权访问,如果来访终端非受控或不合规,将被拒绝访问该服务器或业务系统。天珣可以详细记录由终端发起的各种网络行为,其中包括终端对业务系统服务器的网络访问记录,如果业务系统或服务器发生了意外的非法访问或攻击,可以通过天珣所记录的网络行为信息,定位非法方位或攻击是从那台终端发起,追查事件的责任人。

3)实名制网上邻居

当两个终端相互之间进行访问时:合规受控的终端可以对来访的终端实施客户端准入控制,对来访的终端执行合规检查,只接受合规安全的终端的访问,杜绝不安全的终端进行非法访问,也有效切断感染蠕虫病毒的非受控终端对合规终端的病毒感染和传播。

借助实名制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银行实施实名制终端行为审计和实名制移动存储管理,即便是内网意外发生安全事件,借助实名管理系统,即可精确定位到发起网络访问的终端和用户账号,并通过集中管理的用户系统,很容易就找出当时具体是哪个员工在访问网络,从而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政策的执行,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并在企业网突发安全事件,也能够快速定位源头,并找出该安全事件的责任人。

银行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案例赏析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一直都很关注网络实名制对内控管理的价值,而启明星辰的天珣多层准入控制的独特价值,正切中了实现企业网实名制管理的关键,经过与启明星辰深入交流之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最终选择了启明星辰的天珣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为广东建行构建用户实名制合规管理系统。

协议

图2 建设银行广东分行基于天珣的实名制管理系统示意

广东建行实名制管理合规系统是由安装在每一台终端的天珣客户端软件、接入层交换机和天珣后台认证和管理服务器组成的。其中天珣客户端不仅作为用户进行验证和登录网络的起点,也是终端全程安全防御的起点;后台的天珣认证和管理服务器作为验证和管理终端与用户的系统,维护终端实名制管理列表,而接入交换机则作为终端和用户接入和访问网络的唯一入口,实现内部合法用户使用实名接入和访问网络。

内网安全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内网安全产品架构中,准入控制方式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目前业界主要准入控制机制的技术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包括802.1X、终端防火墙、DHCP控制、ARP spoofing、DNS重定向等各有其优缺点。一般地,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网络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准入控制方案,完成内网安全产品的部署。启明星辰的UTM2统一安全套件,使用网关来完成准入控制功能与终端安全软件的有机配合,在易部署、强制性、统一性等准入控制综合能力上可圈可点。这也体现出,像启明星辰这样集多种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于一身的综合类安全提供商,正在为整合企业网络安全应用做出有益的探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