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区块链会是未来广告业的趋势?

区块链

581人已加入

描述

MAD网络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应用程序设计的去中心化的广告技术生态网络,旨哉将中介机构的职能弱化,并将流失的价值返还给广告主和媒体。MAD网络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广告工具生态系统,来使广告主和媒体之间的无需信任的交易得以保证。MAD Network 获得了分布式资本和DCG集团的投资。

程序市场已经支离破碎,充满着欺诈,不必要的高成本以及缺失的消费者隐私。每一次修复缺陷的新尝试都像是在断肢上贴上创口贴,这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从广告商到观众的高速路上增加了一名收费员,逐渐切分广告收益,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隐私也大打折扣。目前广告市场的复杂性、过高的成本以及缺乏对消费者隐私的保护都让消费者觉得,这不是消费者需要的系统。

隐私是基本的人权

MAD Network坚信,隐私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如今消费者也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并不是唯一这么想的团队,因为监管机构也一直都有类似的想法。早在1992年,美国批准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这是一项保障隐私权的联合国人权条约。去年,欧盟批准了《综合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整个广告供应链收集、存储和共享消费者数据的方式提出了严格要求。违反条例者将面临2000万欧元或4%的全球年营业额的罚款,这样也让每一个出版商,广告商和广告科技公司去努力适应2018年5月生效的新法律法规。

要想真正修复现目前的程序化市场,我们并不能仅仅只是简单地贴个创口贴,然后再发棒棒糖。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整体策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协议。

MAD 网络是一个基于保护用户隐私,为数字广告搭建的新协议:这是一种消除不必要收费的协议,让广告商在不损害消费者隐私的情况下有效地接触到消费者。

这听上去很酷对吧?但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真正的创新。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同时它也是一种底层架构。它能够重塑我们整个经济社会,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MAD Network是新的区块链编程基础:它是一种开源协议,旨在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广告创新,让广告商、出版商和消费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何实现?

MAD网络并不会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一个中心化的数据中心;相反,它将允许用户在自身设备上进行广告决策设定,从而保证数据的完全私有化。就特定的用户而言,广告主会创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将其部署到MAD网络中来。然后,一个私人化的人工智能AI代理将会使用每个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PII)来运行这些模型,并经过加密确认或者否认用户是否在所需要的队列之中。如果确认无误,代理商就会把相关的广告拉进来,但并不会透露关于用户的任何信息。

对于这种“无需信任”的方式,不仅可以完全保护消费者隐私,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投放的精准度。目前的投放主要方式是基于推理,比如IP地址可以识别出用户的大致范围,然后数据公司根据用户所在地和周围的人来判断收入范围。而通过MAD网络的方式,用户数据要精准许多——因为有太多的消费者PII已经在他们自己的设备上有保存。因此,广告商可以更确认地来保证广告的实际用户也就是真正的消费者。

打造项目

在今年CES展之前,我们对市场的反馈还是有点紧张。我们见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机构代理商、出版商以及一些最大的广告品牌。对未来的广告科技行业,更多的不是进化,而是一场革命。MAD网络不仅解决了监管层面的考量,同时它也把广告收入重新分配给广告商和出版商。随着模式的发展,所有的收费,或“广告税“(广告收入的40%-80%)将会直接交给出版商,这样每个品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收入来对接更多的媒体资源。

从内到外对程序进行彻底检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早会选择关注优质视频以及OTT。因为中间商会抽走一大笔媒体资金,所以线性的电视公司一直拒绝像程序化发展。而优质视频以及OTT会给MAD网络提供一个完美的试验空间。

早期的迭代将很可能通过一个应用程序在设备上嵌入MAD的人工智能代理。之后,该技术可以集成到硬件中,从而让原始设备制造商能够从广告中分得一杯羹。你可以想象,这会让一些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非常兴奋。

我们正与一些关键品牌、出版商和代理商合作,开始试点开发Alpha版本的产品,这是一种兼容隐私的广告定位解决方案,而消费者的身份信息永远不会离开他们的设备。

区块链会是未来的广告业的趋势

MAD网络不仅是我们公司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在为整个生态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做到彻底地开源。以后不再会有围墙花园,也不会再有多余的收费者。我们将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平台,同时我们将会让任何人都可以在MAD网络上搭建DApp。我们的目标是去搭建一个可互操作的广告生态系统,让广告商、出版商以及消费者能够共同成长。

广告行业的未来并不在区块链行业之中,而是会在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广告社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