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 My Cloud Home ——智能云端家庭生活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专业记者,在媒体一线打拼多年,在生活中,我是帅气的“孩奴”老爸,关注数码,热爱摄影,每一天,我都在社会与家庭的角色中自如转化,努力平衡工作与生活,享受充实的人生。

(外拍,街采新闻,用最快的速度发布是我做为一名记者的日常)

  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记者,源自我个性中的“探索”基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的工作内容也与昔日大不相同,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化&时效性是对当今媒体行业的最新挑战,做为记者,对新闻资料的存储需求也日新月异,不只有新闻采访相关的书面资料,连照片、音档甚至视频都需要能随时存储及获取。

(做为记者,每日工作必备“装备”)

  以往,为了快速响应新闻事件,迅速查找相关资料,我往往需要随身携带数个移动硬盘(不同资料分盘存储便于区分和备份),方便我随时调取,完成新闻内容的编辑,再加上我个人爱好摄影,在家里也会用移动硬盘存储拍摄的照片,如果问我什么数码产品最多?当之无愧是“移动硬盘”。

(移动硬盘曾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伙伴,数量占据绝对优势)

  移动硬盘虽然存储方便,单个携带起来也并不困难,但如果数量多了,每次包里都装有数块,那份“厚重感”也是实实在在体现在肩膀上的,除了重以外,硬盘数量太多难免会有漏拿或丢失的情况,这也是我工作中遇到的最为恼人的事情。

  直到我看数码产品年度大赏相关报道时,获奖的WD My Cloud Home智能云直戳我心,这个用于家庭的智能个人云根本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WD My Cloud Home具备海量存储空间,且家庭成员均可拥有各自的私密空间,最重要的是,使用手机,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可随时访问调取云空间中的相关内容,免去我随身携带多个移动硬盘的苦恼,且价格在家庭智能云中极具性价比。

  (获奖的WD My Cloud Home智能云每一个性能点都打动我心)

  当机立断,立即上网查看产品具体参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下单,第二天我便收到了WD My Cloud Home,立即开箱进行体验。

(查看产品参数并快速下单)

  将My Cloud Home拿在手上时,精致简约的设计充满质感,机身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手法拼接而成,上半部分是镜面抛光,营造一种通透感,下半部分是银灰色网格设计,打造金属的质感,整体外观非常符合时下简约的设计风格,精致简约,放在家中也很凸显时尚格调,符合我“帅气”的外表;

(简约时尚的外观符合我的审美理念)

  在购入WD My Cloud Home之前,我对家庭智能云也是有一些了解的,之前接触到的家庭智能云给我的感觉都是设置上较为复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设置,非专业人士上手略困难。然而My Cloud Home在设置和操作上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喜,设置非常非常简单, 只需三步:①连接网络与硬件;②注册WD账户;③安装WD My Cloud Home APP;分秒间便可以完成安装和设置,即使是数码小白也能轻易操作使用。

(简单连接硬件并完成注册即可使用,操作极为简单)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WD My Cloud Home有三个功能点是我觉得特别人性化,必须为它疯狂打call的,一个是专属个人空间,即使是家庭多位用户同时使用,也可各自拥有私密存储空间,互补干扰,保证隐私,于我而言,也是讲工作与家庭完美区分的利器;

  (WD My Cloud Home可实现多位家庭成员共同使用,且均为独立账号保证隐私)

(家庭成员独立账号使用WD My Cloud Home)

  第二个就是随时随地远程访问,只要有网络,即使我在外工作也能轻松获取资料,再也不用背着数个硬盘出行了,这一点是我购买WD My Cloud Home最为关键的一点

(远程访问让我可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随时进行信息的传输与调取)

  第三点是WD My Cloud Home配备了一个USB 3.0端口,直接插入移动硬盘&U盘后可快速将文件copy进云端,对于经常使用外设设备的我来说也是非常方便和人性化的,大大增加了存储效率。

  对于我来说,WD My Cloud Home操作简单,数码小白均可快速上手,同时远程访问实现,隐私保护,独立账户操作,自动生成独立文件夹,Face ID等人性化设计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使用体验。

  (WD My Cloud Home满足我工作及家庭生活数据传输及备份全部所需)

  大可满足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数据备份及远程查看需求,有了My Cloud Home,日常工作中可以不再需要携带更多的外设存储设备,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完成数据的备份与远程查看,不用担心数据安全问题,让我非常安心,可以说,WD My Cloud Home现在是我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后盾,让我在信息爆炸的大时代中,轻松应对,华丽转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