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中国的智能化创新主体已经出具规模。一些领先的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成为融合生态体系中各种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和践行者。互联网创新与工业技术相结合,也在逐步催生新的服务形式和新产品的产生。
经历探索、实践与培育,中国智能化创新主体已具有相当规模,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孕育了新兴市场、带动了长尾需求力的释放。融合创新赖以实现的技术、网络、平台等基础正加速完善,以“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为代表的中介组织相继成立,产业生态初步构筑,已具备持续规模推进的现实基础。
一些领先的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已成为融合生态体系中各种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和践行者,由于各自基础和优势的不同,不同类型企业融合创新的模式、路径、方向和重点有所差异。
传统工业企业互联网化转型明显加快。部分工业企业在互联网浪潮中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在战略、组织、业务、管理等方面实施由内而外的全面变革,将客户、供应商、服务商、员工集聚于企业全互联阵营中,推动实现从有界向无界、垂直向扁平、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并由此成为融合创新的主力军。其变革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搭建互联网协同平台,集聚和共享资源,提高生产运营和组织效率,如宝钢、商飞等;
二是依托互联网提升软服务,在致力硬制造的同时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支撑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跃升价值链高端,如新松机器人、维柴动力、索非亚等;
三是利用互联网打通全价值链,实现利益相关方互联互通,全面转型互联网企业,如海尔、海信电器等。
一些领先企业更是成功占据生态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沈阳新松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综合创新平台。作为国内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和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厂商之一,新松机器人正在积极探索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ICT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人和高端装备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旨在促进智慧工厂、智能生活和特种智能等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加快迈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商业进程。公司立足自主创新,形成了以独有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互联网企业借助新产品新服务融入工业基因。互联网企业依托其固有的通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属性,充分发挥其便捷、扁平、聚集等优势,通过与工业各领域各环节不断融合创造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快速渗透。其渗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挥用户入口的先发优势。以提高工业领域“注意力占有率”为切入点,率先在相对开放的采购、营销、管理等外围环节提供服务,再向设计、服务等环节延伸,在此过程中逐步融入工业基因,成为生态体系的又一主力。如腾讯微商、百度的行业大数据分析平台、阿里云服务等。二是开发智能硬件产品直接介入制造领域。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智能硬件,提供基于硬件的各种APP应用,搭建云平台,充分挖掘用户数据,打造基于硬件的生态体系等。如阿里云手机、腾讯微信耳机、小米盒子、360wifi、百度智能自行车以及百度、腾讯等与汽车企业联合发展智能汽车。
生产服务企业借助互联网拓展服务空间。来自不同领域的生产服务企业积极顺应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向平台企业的转型,创新服务模式或拓展服务外延等方式加速向工业领域渗透,成为引领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IT企业(主要包括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企业)发挥既懂工业需求又懂ICT技术的专业优势,通过加快自身平台化转型,为工业企业提供互联网平台服务,如用友网络、宝信软件、东软集团等打造开放、协作的资源共享和智能决策平台,积极探索云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服务,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通信、金融、零售等生产服务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应用创新,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如网宿科技、东方财富、苏宁云商等。三是一些新兴服务企业充分挖掘工业长尾市场,为企业提供更细分更专业的服务,如上海钢联搭建的钢铁电商平台,高效率、低成本的电商模式正在加速颠覆传统钢铁贸易模式,大量线下交易向线上转移。“智慧联合”面向汽车、钢铁、水泥等企业提供大数据产业情报分析服务。如用友拓展企业级互联网服务市场。
当前,三大阵营均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化转型发展,工业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强劲,互联网企业向工业拓展的呼声高涨,IT、通信等生产服务企业亦在密切跟进,谁将成为未来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仍有待观察。但总体看,那些兼具互联网和工业基因的融合型企业更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领军企业。
互联网创新与工业技术进步相叠加,形成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带来颠覆式变革或海量组合的渐进式改良,催生工业大数据、供应链金融、工业云计算等多种新服务业态,创造规模庞大的新兴市场。
工业大数据服务。工业大数据是大数据分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结构复杂、专业性强、专用性突出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工业大数据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主要还集中在需求分析、产品决策等层面,如前述百度利用来自桌面或移动终端搜索引擎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为汽车、手机等企业提供营销决策服务。部分领先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开展按需运维、流程优化、工艺改良等。
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为满足工业企业供应链交易需求,在线提供的招投标、交易融资、支付结算等融合性服务业态,属于典型的组合式创新模式,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国内已有进入机构通过“供应链采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方式,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云计算服务。工业云计算服务是基于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的一种新兴服务业态。工业企业无需自行建设,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就可通过互联网远程获取海量计算、存储资源和大数据处理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信息化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和协同发展。目前已有阿里、百度、腾讯等众多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随着云计算的快速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或通过搭建内部私有云,或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公有云平台,实现自身加速转型发展。
融合应用解决方案。融合应用解决方案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不同特点,提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兴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旨在打通企业数据链,实现生产运营整体提质增效。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生产设备优化控制、生产过程管理、经营管理、辅助决策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当前,基于互联网深度集成的融合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领域。
具备计算、感知和交互功能的智能新产品作为生态体系的最终产出形态和物质载体,是各类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新产品伴随生态体系的演进不断升级、进化,并带来生产、消费、服务方式的新变革。当前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为代表的智能产品已具备相当规模,基于硬件互联的生态体系(智能家庭、智能健康、智能车联网等)初具雏形,为持续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装备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主攻方向。智能装备体现了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等的融合与集成,是支撑智能制造的基本载体和关键设施。伴随工业领域对机器、人和产品之间实时交互和智能决策需求的日益扩张,提升装备产品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成为越来越多装备制造企业的普遍选择。据德勤调查显示,在国内装备制造企业中,54%的企业智能装备业务正处于研发阶段,30%已处于生产阶段,进入应用阶段的为16%。
布局智能硬件成为各方的广泛选择。智能硬件作为连接用户最紧密的平台,能够衍生出多样化的服务业态,推动企业间的合作,最终形成新的生态体系。产业各方纷纷发力,视图把持智能硬件入口并提供有形产品+无形服务致力于打造以自身业务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生态。不仅传统家电、电子制造业企业如海尔、联想等加紧卡位,积极推出智能产品,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奇虎360以及京东等也纷纷涉足智能硬件领域。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