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留给我们哪些启示?十年前的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仍然令人心有余悸。十年后的今天,在世界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当下再回首这场危机,它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教训和启示?现在我们经常提到危机十年了,不过要给全球金融危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的话,那非雷曼时刻莫属了。
所以,我们在“山竹”的风暴中来复盘一下这场过去整整十年的全球风暴。
穿越百年,一直在不同的国家上演。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的金融恐慌,摩根把一众银行家关在屋子里,要他们拿出钱来挽救危机。
2008年9月12日(周五)晚上,美联储邀请了一众大型金融机构的CEO来纽约储备银行开会,目标是达成一个能够救助雷曼的协议。
1913年摩根去世,1914年11月16日,美联储正式成立,打开了摩根家族的大门,从此央行替代了摩根,在危机的时候组织救助。
雷曼当时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行,排名第五的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就出事了,在美联储的援助下,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贝尔斯登的事情了结后,市场一度平静了一段时间,道指2007年10月掉头,2008年3月下旬开始反弹,到5月一度距离高位仅7个百分点。
但好景不长,市场很快找到了新猎物,盯上了雷曼。
当天晚上潜在的买家有两个,一个是美国银行,一个是英国的巴克莱银行。BUG是这两家都发现雷曼的资产有毒,毒性不是一般的强,他们要求美国政府提供400亿到500亿美元的资本。
美国政府也是头疼,之前美国财政部与美联储已经动用巨额资金救助了贝尔斯登和两房,政治压力非常的大,三天两头的要去***参加听证会,饱受折磨。所以,雷曼上面美国政府也只想私人资本来,不想出钱了。
2008年9月14日(周日),美国银行明确表示放弃收购雷曼,因为它盯上了美林,雷曼倒掉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第三大投行美林。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也担心雷曼的毒,不批准巴克莱银行的收购。
于是没辙了,雷曼只能破产了。
2008年9月15日(周一),雷曼申请破产。当天,道指跌4.42%,是美国7年来股市最大的单日跌幅。因为美林被收购了,剩下的两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跌超12.5%。
最夸张是的是AIG,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跌掉了60%。没错,60%!9月12日(周五),AIG跌掉了30%,9月15日(周一)跌掉了60%,两个交易日AIG的股价从321美元到87美元。
市值曾经位列美国第4的投行——雷曼兄弟因投资次级抵押住房贷款产品不当蒙受巨大损失,向纽约南区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被看成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引爆点。
十年前的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至今仍然令人心有余悸。十年后的今天,在世界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当下再回首这场危机,它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教训和启示?
有经济史学家认为,2001年的“9·11”事件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的走向,而论后续影响力,雷曼兄弟10年前的倒下,同样是“改变历史的一天”,在全球经济史上留下了明显的印记。目前被视为热点的***和汇率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10年前开始的那场金融危机的产物。
金融危机改变全球宏观环境
那场来势迅猛的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市场的宏观环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危机限制了欧美政府解决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各国不但在增长方面付出经济代价,也付出了社会日益分裂的更高成本。在美国,这种改变导致右翼思潮的泛滥和贸易保护***的兴起。对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挑战的结果之一,就是美国更轻率地对贸易伙伴发起***;在欧洲,金融危机带来了主权***危机。虽然欧洲央行已经实施了10年的刺激政策,但一些欧元区主要经济体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10年前的那场危机同样也改变了中国。在这10年里,***不仅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席卷全球的衰退潮中,中国发挥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与推进器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通过贸易和投资,中国有力地帮助世界多国走出危机。
外汇储备多元化成趋势
就危机的影响而言,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已经被十年前的危机所撼动。量化宽松是金融危机的一个明显而直接的结果,从“直升机本·伯南克”到“德拉吉火箭炮”再到“安倍三箭”,全球主要央行打开“军火库”的结果是人为制造出流动性。尤其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也永久性地损害了美元的信誉,让握有美元者更加坚定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途径,不愿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一些国家通过货币互换,努力避开美元而实现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防范金融风险 监管不能缺位
另外,市场监管规则的重写则是金融危机留下的一份难得的“礼物”。以往,一些国家的监管层会认为市场自身更具有判断风险的能力,倾向于将大量的风险交由市场的自我纠错机制来解决。但市场监管缺位的可怕后果被金融危机清晰地放大,金融监管层对未能有效发现风险点、并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巨大的责任,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此金融危机之后,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陆续出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目前金融稳定的基础。不过遗憾的是,银行业“大到不能倒”的规则仍没被重写,而且一些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规模甚至比金融危机前更大。
世界经济需要各方共同呵护
在10年前的那场危机中,各国得出的宝贵经验是:要应对全球危机,就需要建立更紧密伙伴关系,携手行动,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提供动力,增进合作,促进普遍繁荣。在历尽风险之后重新稳固下来的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应该得到各国的珍视,做世界经济负责任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尤其是在***驱动的单边行动卷土重来的时刻,更需要各方努力呵护和加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反对保护***,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能够惠及更多人。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本质依然是困扰着全世界所有经济学家的难题。
这是著名的金融界哥赫巴德猜想,也是金融研究中炙手可热的话题。
那么金融危机到底有没有周期性呢?
这段时间也有很多朋友问我说,88年,98年,08年都发生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如果按照10年一轮的周期,2018年早应该爆发了才对,但是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个规律被打破了吧?
预测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日本当年发生经济危机的前夜很多人还在售楼处不断加杠杆,可是谁料到当时经济危机硬着陆,一时日本国内经济一片哀鸿。
目前的形势,从卡塔尔断交,美元美元价值与实际市场脱节,美联储加息缩表,全球出现抛售黄金热的浪潮。
同中国资产泡沫达到最高点的时刻相遇,世界经济正在引起一些经济学家的担心。
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就是:实体经济亏损、失业率增加、消费低迷、产能加剧过剩、上下游公司倒闭、社会普遍的***违约。
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可以这么看待这个问题:
周期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的行为也不例外。
经济周期就是人类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人性群体的贪婪和恐惧所表现出来的周期现象。
群众心理从一线希望到欣欣向荣,再到忘乎所以,大失所望,再到一线生机;
经济也从一线生机到供不应求,再到生产过剩,形成资产泡沫,然后崩盘破灭,再休养生息,循环往复!
这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具的进化,产业的转移,消费的升级,人才的更新换代。
经济危机就是繁荣过后的萧条阶段,人性贪婪之后的群体恐慌。
一、
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爆发周期大概就是10年。
1、第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是 1987—198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也就是金融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在这一天,道指下跌22.6%,东京跌15%,伦敦下跌10.8%,巴黎下跌9.7%,悉尼下跌25%,新加波下跌20%。***恒生指数在下跌300点后(跌幅超过10%)宣布停止交易4天,但在10月26日重新开盘的当天,直接大跌1120点,跌至2241点,跌幅超过30%。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损失规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倍之多,市值蒸发一万四千多亿美元。
2、第二次金融危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98***金融保卫战。”
这一次金融危机我们把它分为四个战场,四个阶段。
分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金融保卫战;华尔街危机。
当时东南亚被国际炒客攻击,引爆货币危机,紧接着刚被收复的***被袭,在中央政府破釜沉舟的保护下,成功将国际炒客击退,得以幸存。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融保卫战”。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1亿国企工人被迫下岗。
3、第三次金融危机是指2007—2008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
“其标志性事件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原油突然遭到做空。”
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原油价格跳水,高盛和摩根向新世纪金融公司逼债,引发次贷危机,美国经济垮塌传导至全球。
中国被迫四万亿横空救市,最货币严重超发,***上涨,工业产能过剩,水深火热。
次贷危机是华尔街或者说犹太人故意引爆的,在原油上做多和围攻德国大众都是华尔街有组织有计划的阴谋。
至于最后为什么华尔街一败涂地,输得精光,我只能说,那是因为对手。
第一次金融危机是1987—1988,第二次金融危机是1997—1998,之间相差10年;第三次金融危机是2007—2008,也是相差10年;那第四次金融危机,难道就是2017—2018?
金融危机的产生绝非偶然和随机,而是源自精心策划和巧妙实施,所以我宁愿称之为金融战争。
二、
第四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哪?
金融危机很像核弹爆炸,需要逐级引爆,由小到大,从点到面,最后全面爆炸,爆照当量和规模是逐步升级和提高的。所以找到引起第一次爆炸的触发点,就是找到了金融危机的根本性诱因。
可能有人要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国家是少见的,其实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关联。
关联的还是属于政治博弈。
前面三次经济危机绝非偶然和随机,相反背后是有人指使和精心策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世界上可以没有武力冲突,但是世界上绝对不可能消灭货币和金融战争。
政治目的才是动机。
1、1987—1988金融危机:
——“主要政治诱因就是广场协议。”
1985年美国与日本签下了极不平等的广场协议,其目的就是美国抬高日元价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一时间暴增,而美元此时贬值达50%。
日本国内此时在一片泡沫中,包括***、外汇。美元的大幅贬值,就是美国人给日本下的连环套。
2、1997—1998金融危机:
——“主要政治诱因就是中国收回***。”
中国收复***当年态度坚决、手段强硬。当时对于雄霸世界100多年的资本***来看利益受到牵连,如坐针毡。
而中国收复***后,中国实力必定如虎添翼,而中国采取的“***”无非只是缓兵之计。
攻击日选择在1997年7月2日,当天泰铢暴跌17%,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有目的行动。因为中国的崛起是在挑战世界秩序,重新与欧美瓜分世界市场,这一次秩序的变更必定迎来有目的的政治行动。
3、2007—2008金融危机:
——“主要政治诱因是撤军法案。”
围绕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美国白宫和***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尖锐***。
这一次次贷危机可以说犹太人在其中发挥的是主动的作用。犹太人天生具有政治狂热性,天生就爱当赢家。
当时,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不下战场争夺石油,最后夹击伊朗。
而犹太人似乎看到了背后的真正价值:利用美国,将伊拉克和伊朗全部干掉,以色列就可以在中东一支独大。
在白宫和***间犹太人做了很多工作,不断的教唆白宫和***对伊拉克阿富汗增兵。而刚上任的***党不吃这套,犹太人急了。
我好好跟你说话,你还不搭理我。犹太人在中东的劣势以及在华尔街曾经的风光覆水难收。美国越来越难搞,自己地位也江河日下,为了挽回处境不惜发动战争推倒重来。
他们利用一个中国人提出的模型原理,在华尔街大投行的推动下,规模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CDS债券冲向市场,既成为拯救华尔街的英雄,最后又成了摧毁华尔街的罪魁祸首。
4、第四次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隐患。
(1)特朗普被弹劾可能引发美国全面政治危机,重点是美元和美国股市。
(2)卡塔尔断交事件可能引发全面中东危机,重点是原油和黄金。
(3)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重点是人民币和***。
以上三点,随便两个都是可以引发全球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关于第四次金融危机,我们关心的最多的还是中国。
中国2016-2017年用“去库存”的方式拉高经济增速是中国最危险的一年。
***高涨撑大了经济泡沫,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下半年美联储又开始一轮接一轮地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加重。
如果市场承受力不足,则会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崩塌,那为何这一切都未发生呢?
去杠杆,2018年银监会就开出了新年以来第一张罚单。
1月25日银监会厦门监管局公布一系列针处罚信息, 被处罚者分别是农行、交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违法违规事实多是资金被挪用、流入***。
为什么是厦门?
一是厦门的***过高,泡沫无疑。
厦门是中国***第四高的城市,仅次于北上深,比广州还高出1万元,一个旅游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已严重依赖***,泡沫相对比较大。
二是厦门的杠杆率和负债率全国最高。
到2016年,厦门、深圳、合肥和南京的住户负债率都超过了100%,而厦门是居民杠杆率和负债率最高的城市,远超上海和北京。
去库存在大城市已空间,去产能在2017也基本完成,而在2018年,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去杠杆,才是主线。最先动刀的,就是针对银行业。
现在的中国,的确面临着很严峻的金融风险。
资本外逃,***存在泡沫,经济复苏不如***的风险,再加上一些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因素,都有可能遭到别人的攻击。
而我们较为庆幸的是我们的市场没有完全开放。A股市场还在比较低的位置运行,抗压力和受影响力度小。
还有一点中国资产大幅下跌时,中国人觉悟很高。而且政府帮助企业减轻了***杠杆,杠杆多转移向普通老板姓。
这两年去库存就是政府用来消化危机的重要手段。锅都给老板姓背了,中国老百姓真是全世界一等一公民,在国有危难时,总能全民挺身而出。
2018年实在是太关键,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经济在追求高速拉升的同时冲进来太多泡沫。
2018年,必须小心翼翼,稍有疏忽,万劫不复!
三、
***的顶层设计原理。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无论政界企界学术界,普遍认为已经持续了20年的高增长,必不能再持续。
***当年发表了一篇《对***高速增长两个观念的澄清》,通篇文章只有一页,没有任何数字或表格,但其论断在之后二十年,基本证实。
但事实是中国自1998年后,***继续高速增长,稳坐世界第二宝座。
这背后不得不佩服中国顶层设计师们巧夺天工的经济构思。
当年***在开头态度就非常明确,中国的长期高增长仍然可持续!这观点在当时,曲高和寡,风险极高。尽管今天回头看确实如此。
当时***就认为,拉动国家增长不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
真正的增长点应是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使29%的城市化率追赶上50%之高的工业化率“。
城市化才是拓展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平台,城市化才是拉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
***在文章中,还有着非常清醒的危机***: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如果***不抓住增长的好机会,在人口***到来之前尽可能快地解决结构性改革的历史任务,就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其实这段话在当年就预测到了,今天我们会面临的问题就是去杠杆、去泡沫。
时至今日我们的经济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杠杆倍增,无人接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加快结构性改革作为重心。
这些话通俗来说,未来***、房产投资已经不可能是时代的主旋律,未来政府财政必须从地产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
***去杠杆已经到改革的攻坚时期,***势在必行。
这是***20年前的智慧总结。20年前,***认为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增长。相信他这充满智慧和务实的观点,是最终能成为最高智囊的关键。
回到主线上来看,从通过***拉动GDP,城镇化解决制造业发展,都源于***的顶层设计的原理。
而作为中国顶层设计的灵魂人物,***前几天在达沃斯的演讲。
说的却是质量。
这是他认为中国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相信这也代表决策者的意志。
未来***政策的顶层设计,就是“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三大攻坚战。”
这个总要求,就是把高增长转为高质量。中国的人均收入要从8000美元迈向1万美元了,总量增长带来的边际效益已经不明显,因此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从20年前的总量扩张,到20年后的质量发展,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而且”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都将围绕这个总要求展开“。
有人会说,咱们小***,知道了这个转变又怎样?知道了这个总要求又怎样?
当然不一样!
了解了这个总要求,了解了这个总需求的历史变化过程,我们就更知道,未来中国***的领头羊,极可能是从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科技金融,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而绝不会是茅台。
更不可能是***。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我相信2018年我们更加清楚我们的钱该往哪里放。
研究1929年和2008年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后,以下结论我们该清楚:
1,两次危机爆发前,都发生了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爆发危机的前兆,而且在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和经济问题政治化三大挑战;
3,两次危机前,货币政策都过于宽松,经济泡沫恶性膨胀。股市泡沫使大众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4,危机在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复苏。
以上总结适用于前几次爆发金融危机的原理。但其中不能忽视的是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投机者加杠杆炒房,穷人跟着一起炒房加杠杆,结果吐血接盘。
泡沫一旦刺破,社会资金链出现断裂,普通人还不起房贷,这些都是直接性的影响。
所以目前对于扶贫,缩小贫富差,控制***都是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的考虑。
所以目前马云,刘强东等人引领的大批重要企业家正在如火如荼的搞精准扶贫,背后不缺乏中央给下的指令。
目的就是上限不变,拉高下限,减小社会贫富差距,防范金融危机。
所以说,未来去杠杆的这几年,无论是企业贷款还是个人贷款将会更加困难,房贷利率市场化上浮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开发商也面临着贷不出钱拍地的窘境,土地溢价率会变低,地王不再出现。中国***将面临一场大的横盘期。
四、
总的来看,顶层设计有垄断之意,压缩、控制,非市场化。
大面上来看,中国未来改革发展会进去短暂的调整期,***给出的时间是3年。
等***去杠杆和依靠房产向多主体经济结构转变过来之时,***会进入高质量增长期。到那时候货币会重新宽松,市场牛市可待。
2018年金融危机是否会到来?
***在达沃斯会议上说,”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充满信心,思路也非常明确“。
因此,金融监管“必须长牙齿”,而且“必须是内生反周期性的,特别是在繁荣时期,金融监管在不受重视时最有价值”。
我们已经无需心存幻想18年是否发生危机,***在降低宏观负债率上,非常坚定。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