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ualcomm DragonBoard 410c的创造性思维开发

人工智能

629人已加入

描述


这个世界一般分为两类人:左脑型和右脑型,一个长于逻辑,另一个则长于创造。虽然这一理论早已问世,但仍然没有消除一种令人不快的看法,即开发人员、工程师和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人不擅长创造性思维。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现在是将开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时候了。鉴于创造性在培养新理念方面的重要性,现在正是我们重新审视艺术和工程工艺之间相似点的理想时机。寻找新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使我们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创造性开发实践。何谓创造性开发?开发人员又如何将它整合到当前的工作流程中?


创造性开发就是将移情与形象思维融入到工程及设计作品的过程。我们不妨来看看工程师兼作家Carl Selinger是如何看待这一过程的。Selinger将创造力定义为“制作、发明或制造——而不是模仿——的才能,其特点在于独创性和想象力”。 他又说道:“工程师[经常]不被人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做事情从来都不会从一张白纸开始。而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然而,这正是我们强大的优势所在,因为我们拥有的工具越多,能够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提出正确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具有“独创性和想象力”?归根结底在于提出正确的问题——特别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最近的QDN博客文章中,我们介绍了Qualcomm® Thinkabit Lab首席工程老师兼设计师Saura Naderi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剧院与舞蹈系服装设计师Jaymee Ngernwichit之间合作的故事。Saura讲述了Jaymee如何帮助她提出正确的问题,盘根究底,弄清楚礼服的目的,探究每一个提议的功能和设计元素,“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希望达到什么效果?”最终,通过这些问题,Saura看到了这个项目将要融入她的个人感受和梦想,并将这些感受和梦想转变成一个赋能的机会。这样的问题比列出项目各种创新技术规格来得更有意义。


正是这种人性因素帮助我们开发出改变生活的创新产品。对于那些希望提升创造性开发能力的工程师,Jaymee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说,“把自己代入到正在开发的项目中,在项目中找到人性”。只有当我们找到移情点(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他人),才能开发出或多或少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这个世界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您对哪些问题和挑战有深入的了解,试图加以解决?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Amy Green的视频游戏 “The Dragon,Cancer”。这款游戏的灵感来自于她年幼的儿子Joel被诊断患有罕见癌症之后,一家人经历的酸甜苦辣,帮助人们应对悲伤等情感问题。游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视频游戏概念——玩家的动作不能改变游戏的潜在结果,并且逐渐了解到他们对此结局无能为力。从而对Amy和她的家人感同身受,并以新的方式与悲伤联系起来。


在她的儿子去世后,Amy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游戏的设计过程。在参与创造性开发过程中,她发现了她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视频游戏机制可能性之间的共通点。这种融合移情和工具的过程使Amy和她的团队设想出一种全新的游戏类型,这款游戏最终赢得了2016年“影响力奖”。


收集工具


知道了从哪里着手之后,就要开始收集工具了。您需要使用的工具,如平台或器件(如传感器),会在提供一些可能性的同时也会关闭其他的可能性。不妨将您使用的平台、API和SDK设想成额外的画笔或调色板中的调料——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绘制更大图像的工具(即编写复杂项目)。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人协作,开发出全新的东西,而不需要一切从零开始。幸运的是,作为开发人员,我们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们构建项目的潜力也随之水涨船高。查看QDN上提供的若干软件和编译器,以及艾睿电子提供的DragonBoard™ 410c,为您的工具包添加更多工具。


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项目


在创造性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提出正确的问题,然后找到移情点,最后收集工具。创造性开发不仅仅关乎个人和专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产品开发带来更多的洞察力,为组织内部更高的业务目标做出贡献,因此极具价值。要创造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就需要这种思维。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意想不到的联系点,引领您走上创造性开发之路?您希望构建什么项目,以及如何协作,才能帮助您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在您搞清楚这些问题,并构建出正常运行的原型之后,我们希望您可以分享到QDN项目页面。在那里,您会发现其他开发人员很多启发灵感的作品。甚至可以从中得到您下一个项目的灵感。有关如何创新的其他思考,我们有一本关于如何驶入创意快车道的电子书,可以帮助您入门。开发快乐!




更多Qualcomm开发内容请详见:Qualcomm开发者社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