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目前的电池系统液冷方案,有点趋同的方向发展。每个公司的大方向,是在其不断的数据积累上,根据需求变化慢慢调整,是有一些路径依赖的。
如下图所示:
A)方案在大面积的均匀性比较差,使得平板铺下去的温差实在难以控制。
B)这个是我们主要的两个变种,在布置横向和纵向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模组布置和流道的匹配。
C)PHEV目前还是保留这个。
D)北美的几家,都是电芯边沿(软包/圆柱)直接边沿冷却的方向在走,屈服于冷却板的成本,也在快充能力这条上面去平衡设计选择。
而之前看到的Daimler的EQC的冷却系统,虽然狰狞,但是主体的演变思路还是沿着之前SmartEV模组的方式来走的。
这里还是把这块给回顾一下,这套系统是直接从Pack进入模组,主要部件基本由冷却板,冷却管道总成组成。
▲管路从Pack引入后的连接情况
▲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
▲冷却板和模组的连接方式
▲冷却板是非受力连接
▲冷却板表面信息
小结:每个公司的大方向,还是根据其不断的数据积累上,根据之前的数据再往前根据需求变化慢慢调整,是有一些路径依赖的。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