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企业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近百年以来,国际照明三大巨头飞利浦、欧司朗、GE凭借在传统照明领域积累的技术专利垄断了全球传统照明市场,让尽管拥有强大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也一度黯然失声。

而在LED时代,传统照明技术专利成了废纸,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照明企业的技术逆袭及品牌崛起,让国际巨头们的垄断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这边,飞利浦照明刚刚完成战略退出;那边,电力业务的低迷让GE在转型路上深陷泥潭,不得不出售祖业照明业务;去年3月,百年老店欧司朗贱卖光源业务,今年8月,又再次宣称欲出售灯具业务以推进战略重组......世界巨头们的纷纷谢幕,让行业格局发生剧烈变化。

中国是全球照明行业最大的产能国。

◢ 上游,中国LED芯片技术水平日渐赶超世界;

◢ 中游,既有木林森这样成熟的庞然大物,又不乏兆驰这样的后起之秀,巨大的封装产业支撑着行业的发展;

◢ 下游,光中国灯饰之都古镇,数万家灯饰企业群星灿烂,占领全球60%的市场份额;

还有像雷士集团这样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龙头企业,在倒装芯片领域达到了国际第一梯队技术水平,在照明灯具应用领域具备领先规模。

数十年的积累和优胜劣汰,让中国照明行业具备了庞大的企业基础和愈发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中国照明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势不可挡。

然而,中国企业在高歌猛进之时,千万不能轻视全球化所伴随的风险与挑战。

并购与重组的整合

海外并购,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但也要小心为上。一个真正朝阳的、欣欣向荣的企业,他会卖给你吗?几乎不可能。大部分是发展或前进遇到困难的企业或业务,才会出售。一个准备退出的企业,表面数据都会经过精心打扮以求讨个好价钱。

回想当初,不管是西门子手机贴10亿嫁妆送给了明基,还是冠捷收购飞利浦电视机业务,都难以逃脱亏损的厄运。

这几年,雷士也参与了很多并购谈判,有的谈了两三年,而且花了千万级的财务费用,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真正的风险,则需要仔细掂量,风光背后,只怕暗藏陷阱。

企业出海面临的法务问题

近年来,中国LED企业异军突起,被众多国际巨头们视为假想竞争对手。为阻挠中国企业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欧美巨头们往往高举专利、知识产权的“大棒”予以恫吓。

2015年2月,我们收到当时飞利浦的全资子公司Lumileds在美国发起的诉讼,指控德豪润达及其执行副总裁陈刚毅(此前曾就职于Lumileds公司)侵占商业秘密并请求赔偿。

在长达3年的诉讼时间里,对方曾经以各种手段,包括无视常理,咬定一个小小的USB能拷贝Lumileds上千个机密文件、多次修改他们对商业机密的定义、我方重要证人被美国大使馆拒发赴美签证无法出庭作证却被Lumileds歪曲为不敢出庭作证,企图最终让我们蒙受巨额赔偿金。

海外的法律环境和恶意诉讼是极其可怕的,全球化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中国企业要准备余粮,要做好艰苦的准备,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当然,面对海外恶意诉讼和不公裁决,我们也不要畏惧,要有信心。目前,德豪润达正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一方面在美国提起申诉和上诉,同时在国内提起反诉,据理力争,决不妥协。

国际经验人才的短缺

由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大陆地区打拼并成长起来的,海外人才储备及市场经验都严重缺乏。

相反,像中国***地区、日本,由于内需市场非常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所以他们的海外人才非常丰富,管理层也普遍具备海外市场的操作经验。

德豪润达集团从96年开始做出口,是第一批勇闯海外市场的领航者,面包机、烤箱、咖啡机等都做到全球领先。近年来,雷士集团的全球化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在英国排名前十,同时是美国十大高速增长的照明企业之一,在美国利润超过1亿元人民币。

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觉到,企业未来最大的发展短板,不是技术,不是设计,更不是制造能力,而是人才的短缺。有人才有一切。如果按照目前产业全球化的速度,靠企业培养人才,很明显已经来不及,所以企业要学会使用和驾驭全球化的人才。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要稳步前进

海外市场的诱惑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要稳步前进:

1、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垄断至关重要。在LED领域,芯片是核心技术;在灯饰领域,设计是核心能力。

2、经营思路要彻底改变。2005年,西班牙发生的“烧中国鞋”风波和犹太人开餐馆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习惯了以“同质竞争,低价取胜”的手段快速侵占市场。

而这种思路,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往往是在毁灭价值,而非创造价值。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与各利益相关者寻求共赢之路,才是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思路。

3、坚持精品战略。在中国,舶来品没有一个是靠低价取胜的。而中国产品在海外也一样,要想占领国外市场,靠价格和成本,是不可能获得成功及尊重的。

从去年开始,雷士产品的生产标准,就已经从飞利浦标准向日本松下标准看齐。我们相信,要走向世界,就要做最好的产品、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服务。

4、立足中国。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因此,我们在追寻全球市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我们的根。虽然眼下国内经济放缓,行业竞争激烈,但是,我们从事的是光明事业,生产的是刚需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