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回应没有把同传人员的翻译包装成机器的翻译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日前,一名同传译员在论坛上发表《科大讯飞,你的AI同传操(qi)作(zha)能更风骚一点吗》一文引发广泛关注。

文章称,在日前举行的2018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上,使用“讯飞听见”进行的现场同传翻译,实际上是由讯飞语音识别两位同传译员的翻译输出,再由语音合成机器声音播放给听众,直指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造假”。

在今日晚间举行的电话沟通会上,科大讯飞董秘江涛表示,公司从未有过AI同传产品,科大讯飞也从未夸张造假,目前情况实属误会。

其实,在该篇文章发表后的评论互动中,也有网友指出此事可能是误会。因为现场大屏幕上已打出“讯飞听见”字样,这款2015年发布的产品,主要特色功能就是语音转换文本。2016年,“讯飞听见”推出新功能——融合多语种翻译技术,可实时将中文演讲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同步展示在大屏幕上。

科大讯飞翻译产品经理刘晨璇介绍称,此次会议上,讯飞听见提供的会议支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离线翻译,现场自动翻译并同步展示在屏幕上,没有任何人工同传参与;第二种方案是仅提供会议的转写上屏服务。

刘晨璇称,主办方考虑到本次会议的专业性,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在会议现场也特地进行了说明告知讯飞此次采用了人机协同的方式。科大讯飞没有把同传人员的翻译包装成机器的翻译。

今日早些时候,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中表示,此次事件属于误会,讯飞从来没有把同传的翻译假装成机器翻译。刘庆峰表示,在该会议的十位嘉宾演讲中,有人工同传的语音转写也有机器全自动转写。除了三个是由人工同传的语音转写,探索人机耦合模式,其余的全部是机器全自动转写的。刘庆峰也在。 

我也在9月17号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明确介绍过,有视频为证,”刘庆峰表示,“我在主会场做了说明。分会场可能主持人忘了说,形成了分会场的同传以为我们故意造假。”

刘庆峰介绍说,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凡是机器全自动转的,都是中英文同屏显示。凡是人工同传转写的,都只显示一个语种。因此人工同传的语音转写和机器全自动转写是可以进行区分的。讯飞从来没有把同传的翻译假装成机器翻译。

江涛表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已经多次解释过在翻译方面的“人机耦合”模式:翻译字幕上中英文同时显示时是嵌入式机器实时全自动同传,单个语种显示时则是人工同传。人工翻译时,讯飞听见可以帮助同传提升效率和水平。

而对为什么翻译要有“人机耦合”?江涛表示,许多会议有很多受众无法到达现场使用同传设备,希望通过远程看视频直播了解会议内容,科大讯飞可以提供字幕给远程观众,经过同主办方沟通,公司也希望能展示讯飞的语音合成成果。

今日下午,科大讯飞在官网互动平台上回应,称从未讲过AI同传的概念,始终强调是人机耦合的模式。为避免新技术被过度神化对大众造成错误的引导,公司在2017年6月29日还特别发布了《拒绝神化 人工智能技术需踏实前行》的文章。

科大讯飞称其一直在强调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替代同传,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9月1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明确说明了是人机耦合模式(在十位嘉宾演讲中,除了三位是由人工同传的语音转写探索人机耦合模式,其余的全部是机器全自动转写。并且,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机器全自动转的都采用中英文同屏显示,人工同传转写的都只显示一个语种)。

科大讯飞表示,人工翻译时,“讯飞听见”可以帮助同传提升效率和水平。机器当前水平还代替不了同传,人机耦合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消费者事业群总裁胡郁今晚在微博公开回复称,目前讯飞提供的叫讯飞听见,并不是讯飞翻译。通过讯飞听见将同声传译人员的译文显示在屏幕上是为了方便会场所有人在不佩戴同传耳机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内容的理解。从来没有将这种模式就宣称是科大讯飞的语音同传系统,不存在造假一说。

“目前整个行业机器同传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不同厂商之间的竞争日加激烈,主要原因还是动了谁的奶酪吧。”胡郁表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