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指纹识别确实正在到来,但并不是因为制造指纹扫描仪的公司想赚更多的钱。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制造商和保险公司被汽车“失窃”困扰,他们计划在大约两年后将指纹大批量导入汽车市场。
推动这一市场机会是因为目前锁定和解锁汽车的方案,都很容易被侵入。近年来,无钥匙启动系统让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早在2012年,研究人员就发现市场上配备无钥匙启动系统的车型中,有相当数量型号都存在安全漏洞,足以影响汽车防盗系统中RFID芯片的正常使用。
攻破过安吉星的黑客Samy Kamkar于2015年发明的RollJam智能系统可拦截遥控钥匙发出的第一组开门密码,没打开车门的车主会自动发送第二组密码,RollJam由此记下第二组密码。这样记下两组密码之后,黑客即可进入车内。
比如,Model 3推出时,特斯拉为其配备了蓝牙“手机密钥”,使用特斯拉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作为车辆的主钥匙,但是很多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这种近年来流行的手机虚拟钥匙的局限性也和明显。你需要保持手机和APP处于打开和启用功能状态,否则无法连接。
此前有用户发现,偶然在关闭APP后,再也无法打开Model 3车门。软件漏洞、设定和黑客蓄意行为等都对手机钥匙形成安全威胁。
目前市场上可下载的蓝牙钥匙App安全性还不是特别高,且主要是开源的App居多,专业的人士可以通过调取App源代码,然后写入新的命令,就可以通过此方法攻破你的蓝牙钥匙,进而可以侵入你的车辆。
正因如此,后来特斯拉为车主又提供了“黑科技”备用钥匙卡。但是此类密钥卡只是备用钥匙,不如常见的钥匙方便。而且同样存在不安全风险。
比如,此前安全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黑客行为,允许他们远程访问特斯拉密钥卡。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KU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技术,让他们在不到两秒的时间内就从Model S钥匙卡克隆了一个信号。
特斯拉的密钥卡使用通用系统无线工作:密钥卡使用加密代码和加密密钥与汽车中的读卡器进行通信,从而触发汽车解锁。
“由于越来越多的方法可用于通过被动进入系统窃取多种汽车,而不仅仅是特斯拉,我们推出了许多安全增强功能,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减少未经授权使用其车辆的可能性。”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今年,特斯拉与供应商合作,通过在2018年6月为Model S引入更强大的加密技术,使我们的密钥卡更加安全。该公司补充说,所有Model S车辆的相应软件也进行更新。
而基于指纹的汽车解决方案同样可以通过将传感器无缝集成到各种车辆控制中,如方向盘、启动按钮或信息娱乐屏幕,用于驾驶员或乘客的身份识别和认证。
汽车指纹识别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识别指纹来控制汽车启动的高科技装置。指纹识别仪通过半导体感应对您的指纹进行采集、提取特征值,输入CPU自动进行储存、对比,再而发出各种指令。
作为生物识别技术,包括视网膜、虹膜、掌纹、人脸识别等等方式近年来都在成为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厂商的布局方向。
在各种成熟的生物识别模式来看,目前较为常见的人脸识别,主要是通过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对比来进行的。但识别速度较指纹慢,而且在部分场景下也存在无法识别的问题。
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最高的,但方案成本较高,且使用便捷性较差、反应速度较慢。
而指纹识别具备识别速度快,识别稳定性和可靠性强等特点。
目前来看,生物特征识别标记,如指纹、身体扫描和面部识别都可以被用来“锁定”某些车辆特征。
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兴起为汽车行业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个性化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每位车主都配备了个人用户ID,在通过不同的生物特征识别之后,汽车可以自动根据定制的规格调整从座椅和镜子到音乐和GPS的一切。
而更好的安全性——一个需要通过生物识别机制才能进入或启动汽车的系统将阻止潜在的“偷盗者”束手无策。
与任何新技术一样,汽车生物识别的各个方面从一开始就不是完美的。指纹识别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指纹识别对手指和环境的要求都很高,在下雨天指纹识别可能就不能起作用,这个大家在手机上应该有过感受,手指沾水或者出汗就很难用指纹解锁了;还有一点就是指纹解锁安全系数也不是很高,有研究人员制作过假指纹成功破解了指纹识别。
另一大潜在关注点之一是驾驶员的安全性。防止“错误的人”驾驶车辆的措施可能使朋友或家庭成员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接管驾驶(如果驾驶员出现什么突发状况)。
这些潜在的缺点也会使消费者对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持谨慎态度。随着新系统的开发,制造商将不得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功能更具吸引力。
但汽车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趋势,的确已经越来越明显。
2018届北美汽车展,日产发布的可支持智能驾驶的全新SUV——X motion概念车,就使用指纹识别技术,通过指纹扫描仪解锁门和启动汽车,以增强汽车的安全特性。
而在2017年亚洲CES展期间,大陆集团就对外展示了高级生物识别技术,其中包括指纹启动系统。
我们知道在手机行业,指纹识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第一款采用指纹识别的iPhone问世。随后,指纹识别市场需求大规模爆发。 时至今日,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率已经超过50%。
相比高精密的摄像头模组,初期的指纹模组生产难度要降低许多,并且在产线设备上大部分能够与摄像模组互通,一时间引得国内许多摄像模组厂商开始投入指纹模组的生产。
目前,指纹模组市场每月出货约达70KK,其中欧菲科技、丘钛及致伸三家出货量总和近30KK,占总比约43%。
但近年来指纹识别成长已放缓,有机构预估2019年非苹果手机的指纹识别渗透率仅63%,低于先前预期的75%,主要因为中国大陆以外的新兴市场消费者不认为指纹识别是必要功能。
这也让更多的消费电子指纹识别供应商开始把目光转向汽车市场。
国内上市公司欧菲科技此前表示,公司也已经布局了车载指纹识别系统等新产品。另一家上市公司汇顶科技也正在汽车门把手、启动按键等方面探索使用指纹产品。
和指纹一样,掌纹同样具有生物唯一性,掌纹识别也同时具有采样简单、图像信息丰富,不易伪造、受噪声干扰小等特点。最近公布的专利申请显示,三星的研究方向正是将掌纹识别系统内置到手机上的技术。
新造车势力爱驰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U5 ION的量产版就将可能搭载掌纹生物识别技术,形成用户唯一生物ID保证安全性。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