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车企如何才能利用新能源车突围,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汽车电子

2375人已加入

描述

宝马集团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10月11日,在华晨宝马十五周年庆典上,宝马集团宣布将延续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还宣布增资30亿欧元,加码产能扩展以及新能源车生产,纯电动BMW iX3将于2020年下线,并出口全球市场。

此外,宝马未来预计也将成为汽车产业投资股比放开限制后的首个控股外企,但对于具体的控股比例以及调整时间,目前仍有待进一步公布。

国产BMW iX3纯电动车将出口全球

在今天的十五周年庆典上,华晨宝马释放了不少重磅的消息,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联合宣布,股东双方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从2018年至2040年),此外,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将增加30亿欧元,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未来三到五年内,华晨宝马的年产能将逐渐增加到每年65万台。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先生:“华晨宝马是合资双方以信任为基础成功合作的杰出典范,有力地促进了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电动化同样是双方合作的重点,“我们将继续落实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是实现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市场。”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在周年庆典上表示。实际上,宝马集团正在系统化推进在华生产体系的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宝马集团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比增长近5倍,其中两款国产新能源车型的累计销量首次超越一万辆。除了拥有两座整车厂,华晨宝马一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动力电池中心,今年5月动力电池中心的二期工程已经动工,建成后将生产配备BMW第五代电力驱动技术的新型动力电池,装备于纯电动BMW iX3。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开始,纯电动的BMW iX3也将于大东工厂下线,这款车型将只在中国生产,不仅供应中国市场需求,也将出口全球市场。

宝马将成股比限制开放后首家控股外企

除了延长合作,宝马增资控股华晨的事宜,也备受关注。就在发布会前一天,国务院***李克强***会见了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明言:“宝马公司是中国政府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首个受益者,可以说是’一马当先’。”

事实上,在对外开放路上,政府在汽车行业已经率先放开了股比限制。

1994年,为了保护本土汽车工业,我国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求外资在华生产销售汽车必须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展开,并提出“合资汽车公司外方占股不能超过50%”。这一规定见证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过,合资比例的放开调整,在今年迎来实锤。其中,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于是我们也见到了特斯拉以独资形式落户上海;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宝马控股华晨宝马的举动,也让宝马有望成为率先打破对半合资股比的第一例。按照此前的消息,宝马与华晨集团将打破维持50:50的股比合作关系,宝马方面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股份,使其在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达到75%,从而正式控股华晨宝马。

有意思的是,由于消息非常“劲爆”,在今天华晨宝马15周年的庆典开始前,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被一众媒体“围堵”,被问及股比放开事宜时,祁玉民虽未正面回应,但他对记者表示,在等待政策放开的过程中,要主动加大出击,加大开放,这也是合资伙伴宝马加强在全球布局的举动。

宝马的德系豪华对手奔驰与奥迪,也在加快调整与中国伙伴合作的脚步,除了北汽与比亚迪,有消息指,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正在与大股东吉利谋划筹建出行公司,至于上汽奥迪项目,目前也在紧张推进中。

点评:股比放开后更多中企或受影响

有了两国政府的助推,宝马成为了合资车企股比限制放宽后受益的首家外企是大概率事件,宝马控股后,对地方政府和宝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决策。但此次宝马集团提升持股比例,或将对部分严重依赖合资公司的中资车企,带来的示范效应,或许更具参考意义,在业内看来,中资车企“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国内,近年国企背景的自主品牌两极分化严重,既有上汽、广汽、长安这样自主与合资“齐飞”的汽车集团,但也有合资与自主差距越拉越大的车企集团,例如一汽,一汽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总共只贡献6.91万辆销量,一汽夏利已经处于停产状态,相反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则连年高歌猛进。

不过,外资车企落地中国这些年,在供应链、销售、管理等方面,已经高度本地化,对本土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因此外资企业单飞的可能性并不高,是否要因为利益问题短期内提升股比,实则要看各个合资车企中中外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依赖程度。

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就没有过往股比限制的过多考虑,特斯拉已经成为首家在华独资设厂的新能源车企,此前盛传将在***产的雷克萨斯,虽然暂时否认了国产计划,但待政策落实后,雷克萨斯在中国生产,也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至于股比,就要看丰田的考虑了。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未来终将要加入国际竞争,如何利用新能源车突围,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