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过程中,驾驶员可以不低头看仪表吗?在HUD出现之前,答案是否定的。
仪表上有车辆行驶速度、油耗,车门提示、手刹提示、安全带提示、发动机自检、润滑油情况检查、ABS系统检查、安全气囊检查、蓄电池,远近灯光前后雾灯、换挡提醒标识、变速箱的SNOW雪地模式、驾驶模式选择、车身稳定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胎压检测、钥匙匹配提示标识等信息,而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更多ADAS信息也会进入显示范围,如FCW、LDW、AEB、车道线识别、行人识别等等。
如此多的信息,都关乎汽车安全行驶,因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对仪表盘的注意力势必会增加。
而人的视觉系统,同摄像头一样,只能聚焦一个方向,用余光观察周遭,因此当驾驶员投入注意力到仪表信息上的时候,必然会疏视道路前方路况。这不仅会产生安全隐患,同时驾驶员低头的动作会造成颈部压力过大,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
如果能有一种显示系统,将信息显示到驾驶员视野的前方,这些问题便会消失。但,如果跟现实之间的距离,可不止一点点。
车载HUD在1988年就已经出现,但30年后的2018年,HUD在大众脑海里还是个不可知物。个中原因,只耐人寻味四个字是不能概括的。
技术、产业因素并重
疆程科技林荣春表示,AR HUD相比常见的C、W型HUD,有着显示清晰、科技感强、同车融合度高的优势。但在进入大众视野的过程中,有着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多个问题需要克服。
9月28日,疆程技术林荣春在高工智能汽车开发者
大会智能座舱专场论坛发表演讲
技术方面,AR HUD的眼盒大小、重影、畸变、包络体积、视场角、成像距离等因素,是限制条件,产业链方面,高效的显示器、高功率高效率的背光源LED、自由曲面的光学大镜片厂商缺乏,都造成了AR HUD的难产。
加之新的供应商需要在OEM、Tier1之间闪转腾挪,自身缺乏话语权,导致AR HUD的落地商业化推进一直困难重重。
新车设计一般是基于现有平台,尽可能复用原有零部件。而HUD的安装需要较大空间,并且对安装固定方位都有要求。如果体积过大,多数车型平台是很难接受的。比如有客户希望AR HUD虚像在20米远,那么所需要的产品包络是9升。
经过样机和实车对比,发现只要虚像距离在8米以上时,就能实现大多数功能和效果。疆程科技能把体积降低到7升。
同时,在强烈光照的情况下,AR HUD不会因为外界阳光太亮而看不清HUD显示的内容,也没有发生上面提到的畸变。
合适的距离
AR HUD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光源发射光,经过折射,最后投影到挡风玻璃,形成一个虚像。如果只是显示一些车速、提示信息,则不需要过多关心投影距离的问题。而如果涉及到导航、ADAS信息,则会涉及到投射距离。
理论上,AR HUD投射出的导航车道线,以及相关的警示信息,与实际道路贴合度越高越好,最好没有误差。
但由于诸多技术以及现实道路情况,实际根据车辆行驶中的导航需求,AR-HUD的成像距离达到5-7.5米,使得虚像能够与20米以外的物体或路面实景发生叠加,形成增强现实的效果,让驾驶员可以观察现实环境的同时获取到提示信息,不再有视觉盲区的存在。
疆程科技的AR HUD在测试中的虚像距离可达8米远,实际感受是贴合到了20米远的1个车道,并且在60米远的3个车道,都在HUD覆盖的范围。
理论上,其设计可以覆盖20米以上,但实际上覆盖更远的距离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2年完成AR HUD量产
一个完整的汽车零部件,大体分为4大环节,从产品预研,然后到设计验证(DV), 再到产品验证(PV),最后到量产。
目前疆程已经踏过了第一阶段,产品的技术研究已经完成,我们正在做产品的设计验证,就是常说的DV,包括软件测试,电性能/EMC测试,环境/气候测试等,并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整改。
现在在优化产品,完全按照汽车行业的要求去进行设计和验证。
下一步,公司将努力向产品验证,就是常说的PV阶段迈进。现在已经和很多国内主机厂建立联系,并签订了前期的合作协议。“AR HUD的量产应用,对疆程来说,就是这两年的事情。”林荣春自信的说道。
据评估2020年HUD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全球出货量800万部,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迅速的产品。AR HUD市场规模会飞速成长,预计将覆盖22家主机厂、49个汽车品牌。
未来的市场机会挺大,而AR HUD的供应商数量却屈指可数,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谁能抓住机会第一个冲出水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