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互锁电路图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电气互锁电路图(一)

  点动正反转接触器互锁控制电路图

互锁电路

  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点(9,11)串联在接触器KM2的线圈回路,当接触器KM1工作吸合时,接点(9,11)断开,即使误操作按下按钮SB2,由于KM2的控制回路在(9,11)处是断开的,KM2的线圈也不能得电,KM2接触器就不会吸合。只有KM1停止工作,(9,11)恢复闭合状态后,按下SB2按钮,KM2接触器线圈才能得电吸合。

  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点(5,7)串联在接触器KM1的线圈回路,当接触器KM2工作吸合时,接点(5,7)断开,即使误操作按下按钮SB1,由于KM1的控制回路在(5,7)处是断开的,KM1的线圈也不能得电,KM1接触器就不会吸合。只有KM2停止工作,(5,7)恢复闭合状态后,按下SB1按钮,KM1接触器线圈才能得电吸合。

  由KM1锁定KM2的工作,由KM2锁定KM1的工作。就避免了由于误操作造成接触器KM1和KM2同时吸合而引起的L1与L2短路的电气事故。

  KM1的控制:L2-FU-1(热继电器)3(SB1)5(KM2辅助接点)7-KM1线圈-2-FU-L3

  KM2的控制:L2-FU-1(热继电器)3(SB2)9(KM1辅助接点)11-KM2线圈-2-FU-L3

  电气互锁电路图(二)

  裂相延时整形互锁电路

  选择8098单片机HSO0、HSO1、HSO2输出三路SPWM波,经图裂相延时整形互锁电路后得到6路SPWM信号。这样采用了硬件电路进行裂相并由硬件电路进行延时产生死区时间,使得逆变器同一桥臂上的功率开关完成先关断后开通的死区控制逻辑,并且避免了由于软件失误而造成的直通事故,从而使得驱动电路的SPWM信号本身具有极好的可靠性。

互锁电路

  死区时间的大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驱动电路在开通和关断两种模式工作时,信号传递延迟时间有差异;逆变器桥臂上下两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功率器件不是理想开关,其开通和关断都有延时且不等。

  因此,要综合这几个因素来确定死区时间的长短,并给予一定的余量,总之要充分估计导通时控制信号到功率管开通的最小延迟时间tonmin和关断时控制信号到功率管关断的最大延迟时间toffmax。则死区时间可以定为toffmax-tonmin。实际中则取死区时间略大于toffmax。

  本文采用IGBT作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和EXB841驱动模块,EXB841最大延迟时间为1.5微秒,IGBT一般不超过期3微秒,因此本文死区时间定为5微秒。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