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牧业省力省钱 北斗导航再辟新路

描述

如今,中国已成功发射了多颗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然而,有些北斗应用还不完全为人所知。例如,给大草原上的牛戴上一个特制的项圈,牛跑到了什么地方,牧民们都可以远程看得一清二楚;如果自家的牛一旦跑远过界了,还能立即提醒,把它撵回来。

 

数字牧业省力省钱

2007年初,上海市科委资助华东师大、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几家科研单位开展了一个名为“基于位置的移动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科研项目。当时在中科院技物所工作的张雷博士,主要负责卫星导航定位信号的地面增强和高精度应用。有一次,他与王远飞探讨如何将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开展应用示范。他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茫茫大草原,于是便联系了内蒙古师大和杭锦旗农牧局,并随即开始了实地考察、元部件选型、性能测试、软件开发和现场试用等工作。这期间,在很少的科研经费支撑下,他们排除各种困难,在杭锦旗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对技术进行修正,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下终于磨砺出了硬件产品和系统软件。2014年7月,张雷和王远飞再次赴杭锦旗,同时还带上了中国航天772所、上海宇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较为完整地将“卫星放牧系统”升级为“数字农牧业”,最终实现了上海的科技原创成果与内蒙古畜牧养殖产业的精准对接与合作。 

据介绍,利用卫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大大提高了牧区的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仅牧井远程控制一项,每次牧井的远程控制就能免除牧民在冰天雪地的无人区靠骑摩托车或骑马来回几十公里奔波的辛劳。“我们和当地农牧局算过一笔账,就库布奇沙漠区域的牧民来说,如按牧场离牧民家50公里来计算,一年里单给牛饮水就要骑摩托车至少27000公里,燃油费9000元以上;而且,摩托车在沙漠地区使用不到一年时间就会接近报废,这项损耗费也将达5000元左右。实现了远程放牧之后,每户牧民年均降耗至少1.4万元。不仅如此,牧民们节省下的时间还可以从事其他副业,从而可以更快地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他说。 

北斗导航再辟新路

两天前,杭锦旗有关部门与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签署了深化合作战略协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深入推进当地的“数字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 

基于中国北斗为主的地理信息放牧系统,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特点,将低功耗无线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进一步开发了低功耗超长时北斗项圈、无人机牧区数据采集系统、北斗数字牧场数据管理平台、牧区资源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系统和内蒙古农牧业投融资管理平台等相关技术与系统。这项科研成果确实为牧民们提供了新的牧业管理方法。该系统通过一个联通消费者、牧民、供应链从业者、金融机构、政府管理者的大数据平台,能全面提升内蒙古优质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牧区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