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环境监测系统

今日头条

1142人已加入

描述

一、系统概要

  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PM2.5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而空气中的扬尘作为影响PM2.5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级环保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中易云自主研发的室外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传感技术和通讯设备,实现扬尘的在线监测,同时还可以监测PM2.5、PM10,噪音,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风向等各项室外环境数据。本系统包含三个层面:采集端、传输端、显示端。现场的传感器可以采集温湿度、风向风速、PM2.5等各种环境数据,所有传感器均可与物联网中继器连接并将数据远传至云端,客户便可以通过易云系统的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监控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三、适用范围


1.   施工工地

2.   大型工矿企业

3.   旅游景区

4.   大型广场

5.   城市管理


四、软件平台概述


易云系统采用互联网+特有的云服务系统架构。管理员可以通过任意联通互联网的设备,包括PC、手机、Pad等,登录云平台,实现室外环境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具有远程监测功能,实现现场各个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同时系统嵌入了智能报警系统模块,为客户提供准确、及时、科学的预警、报警提醒,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管理难度,并可对整个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获取高效准确的信息支撑。


4.1系统登陆

  PC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支持定制企业logo及信息。下方为网址、演示账号及密码(演示账号不具备操作功能,如需体验账号可联系客服人员)。如下图:

  手机端登陆:

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4.2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点位的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及参数变化,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如下图:


4.3预警、报警功能

当设定参数达到预警报警条件,超出设定的高低范围值或者出现通讯异常等情况时,系统可自动向管理员发送短信、微信等报警信息。管理员自行设定各部门的报警信息接收人(可添加多位),保证各个管理员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报警信息。做到提前防范,动态化管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下图:


4.4 数据查看分析

系统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显示被测环境中的各参数变化,能够进行多个参数的曲线对比,能够使用曲线、饼状图、柱状图进行各项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的比较。同时系统还具备参数运算功能,可对采集的各个参数进行复杂运算,为环境监测的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如下图:


4.5 报表功能

系统可自动生成标准日报表、高低日报表、可调月报表、标准月报表及高低月报表等,可根据不同时间段(精确到秒)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实现历史数据可追溯,并可即时导出到本地电脑进行保存及打印,便于各部门进行存档整理。如下图:


4.6场景地图

场景地图分为地图场景和模拟场景两大类:地图场景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各个室外环境监测项目所在的具体位置(例如多个建筑工地);模拟场景可对每一项目进行模拟。通过点击两个界面的红色标注,即可进入监控点并进行切换。在场景地图中,管理者可以俯瞰整个应用场景的系统构成。如下图:


4.7 用户分级、权限管理

系统有严格的用户分级以及权限管理制度,不同级别的人有不同的权限,以保证只有授权的工作人员才可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操作,并有完善的操作记录功能。满足实际现场管控者、相关部门管理者的不同管理需求。


4.8扩展能力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无需更换程序,即可方便的增加其他参数监控,系统预留可配置接口。


4.9随心监控、数据共享

手机端同步PC端数据,随时随地的方便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动态,灵活、高效、便捷、共享。


五、优势


1.操作更灵活:

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到当前最新数据。平台监控界面自由配置,动态展示,直观且易于掌握,操作更灵活。搭配使用场景图功能,快速定位各监控点,异常情况直接锁定。

2.搭建更容易

通过一台物联网中继器即可轻松对接各种环境采集设备,解决数据上云难题,并支持设备拓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3.功能更强大

易云系统对室外环境参数的精确感知,对环境设备的精准操作、精细管理,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管理方式,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据来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