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用机器人发展还有三方面的不足亟待解决

机器人

533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虽然工业机器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特种机器人一直维持在小批量、多品种的状态,作为特种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的警用机器人,也没有那么的引人关注。

但其实,国内对于警用机器人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通过警用机器人几乎能够填补百万数量的警力缺口,如果按照正常价格来计算,能够开启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这个需求量对于整个特种机器人市场来说无疑也是巨大的,因此警用机器人值得我们重视。

警用机器人改变“缺兵少将”现状

当然,发展警用机器人市场前景是一方面, 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其通过“机器换人”所带来的实际价值。

我们都知道,警察是一份辛苦且危险的工作,他们既要维持社会日常治安,又要与爆炸物、***等进行战斗,生命安全时常无法保障。而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警力还非常紧缺,目前国内警察占比只有千分之1.2,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千分三,甚至连国际标准都远未达到。据专家预测,我国警察数量缺口约有250多万。

与此同时,我国辅助警察工作的保安和协警类人员也有近100来万的缺口。因为大多数年轻人觉得辅警类工作太辛苦,导致现在辅警人员老弱病残现象严重,以致于形成了年轻人不愿干,愿意干的人又作用不大的尴尬局面。

因此,警用机器人的出现和所带来的价值意义是非凡的。它一方面是对警力缺口和辅警缺口的一个补充,另一方面也是代替警察从事危险任务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警用机器人的应用还能够大大提升警察的执勤能力和水平。仅从这三点作用来看,发展警用机器人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警用机器人发展如何?

对于我国来说,在警用机器人的发展上可谓具备的一定的先天优势。出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多的原因,在最早进行机器人研发的时候,我国就选择了一条与欧美等国家不同的道路,将特种机器人的优先级提到了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之上。

故而,从863计划开展至今,我国致力于特种机器人的研发已经历时30余年,近两年国家也将公共安全机器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标志之一,去年科技部又启动了“主动防控型警用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从国家层面推动警用机器人的发展。

目前,我国从事警用机器人研发的企业和机构已经有很多,通过对国外产品的借鉴和仿制,国内推出的产品也已不计其数,比如国防科大仿制的K5,灵蜥制作的四轮机器人,以及还有一款QDF排爆机器人,都是其中的代表产品。

不过从国内相关文献和专利可以看出,我国警用机器人的发展仍处于初期,技术研究还在快速追赶中。在文献方面,我国研究数量虽然开始大幅增加,但内容都处于底层的机械臂、嵌入系统等方面,表明研究还十分初级;在专利方面,我国发明专利占据大头,实用型和外观专利较少,说明我国产业还处于酝酿期,新技术的产生速度让人期待。

未来还有三方面不足亟待解决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警用机器人的发展来说,国家的支持和引导是大力的,市场需求是旺盛的,产业发展是初级的,技术研发是快速的,未来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和研究机构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眼下仍有诸多发展的不足需要改进。

其一便是智能化程度的不足。目前国内警用机器人的操作基本以遥控方式为主,在智能化感知决策和自主作业能力方面,还无法满足实战要求。未来提升智能水平的第一步,就是要摆脱远程操作形式而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行动。

其二是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虽然我国警用机器人在排爆、巡逻、安保等领域已经开始试验应用,去年和今年也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中实际使用,但实际配备有警用机器人的公安局、派出所仍是少数,所配备的机器人数量也不是很多,未来如何推进警用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三是自主创新和标准规范不足。当前国内警用机器人产品原创度还不够,仿制和借鉴国外产品的居多,同时关键器件基本依赖进口采购;另外,国内警用机器人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行业规范程度偏度。未来要实现行业产业的成熟发展,这两点问题必须攻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