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AR、VR一直是近年来的市场热点,,尤其是近年来AR技术的应用,AR智能眼镜就像一匹黑马将VR牢牢地甩在身后,在B端市场大刀阔斧前进,但是在面向消费级市场,AR智能眼镜却举步维艰。
不过去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一家AR智能眼镜企业iGlass却致力于将AR 技术推向普通消费者市场,就像iGlass创始人袁胜博士所言,iGlass所关注的旅途中的移动观影这样简单而普遍的使用场景,在iGlass出现前,并没有出现高质量的大屏高清非屏蔽式AR眼镜产品来满足场景需求,这自然限制了AR在C端的发展。
联动原素很荣幸邀请到iGlass AR公司CEO 袁胜博士做客第330期在线访谈,跟大家分享在AR智能眼镜C端市场举步维艰之下,iGlass作为全美第一个移动AR影院如何撬动这个巨大的消费级AR市场。
Q
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公司的成立背景?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有哪些?
袁胜:好的。iGlass USA inc 于2017年9月在美国硅谷成立,关注于AR 技术的实用化,致力于把一般人眼中的高科技含量十足的AR 技术推向普通消费者市场。iGlass USA 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高性价比iGlass 巨屏高清开放式移动AR 影院产品。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会逐步推出其它针对游戏市场,以及行业应用的高性价比AR眼镜产品。
这是我司产品的一个基本形态:
Q
面向消费者的这个挑战是很大的啊!贵公司设计该产品的初衷是什么?设想中的应用场景是怎样的?
袁盛:是的,消费品市场很大,容易scale up。但是消费品也很挑战,消费者往往比较挑剔,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iGlass USA inc 公司有感于AR 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产品却和消费市场有比较大的脱节,体验有限,价格高昂等。另外,现在市面上的AR产品基本都是专注于B端市场,关注于比较时髦的交互等等,而对最基础的面向普通大众的消费级应用,比如飞机、高铁、大巴、私家车第二排及副驾驶位等旅途中的安全不反社交的开放式AR 观影需求,家庭中开放式轻娱乐,大学生宿舍中的移动轻娱乐等等已经存在的需求, 却没有对应的C端AR产品可以满足这些广阔的使用场景。
iGlass USA关注的正是这些有开放式大屏需求的广阔C端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中往往有其它人在,不能把自己包起来导致不安全和反社交,所以VR不合适,必须得用AR眼镜。而且必须是大屏高清的轻、小、高体验的AR眼镜。
Q
从第一代谷歌的眼镜问世起,这个愿景就是从事AR眼镜业者的大山。前仆后继一直有些亮眼的产品。但是似乎一直都还没能攻克。那么,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在销售模式上有做哪些创新吗?
袁胜:是的,高质量,轻小、非屏蔽式的AR眼镜一直是一个难点,但是从2017年起,我们有了很大的突破,应该说,现在这个问题开始有了一些solid的solution,也是我今天要来和大家分享的。
目前iGlass的可以体验的working原型机已经开发完成,产品尚未发售。我们的规划是通过美国比较成熟的众筹平台把iGlass的第一个小批次产品先放到美国消费者手中。这第一个批次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搜集用户反馈,为产品的大批量出货积累数据。这是我们原型机的一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它非常的小,单手就可以拿住,同时非常轻,只有170克。
Q
AR产业已经积累了无数人的热情,能量蓄积雄厚,但是未能引爆,或许你们这个回归基本面的开放式大屏产品,是一个导火索,像我这样戴眼镜的人,可以用吗?
袁胜:我们这个回归基本面的高性价比的开放式高清大屏产品,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爆款,把AR to C的市场打开。
可以的,iGlass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40%的人,40%的人都佩戴日常眼镜,所以我们特意设计iGlass可以适配日常眼镜,看照片:
Q
作为全美第一个移动AR影院,您认为贵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我的理解,作为曾经完整参与第一代Hololens研发制作过程的大牛,您一定知道,微软公司将在2019年发布第三代的面向消费者的Hololens产品,那么我们公司的这个大屏产品在这个时间点推向市场,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和机会呢?
袁盛:据我所知,第三代HoloLens依然会是基于价格极其昂贵的光波导技术,它不会是iGlass的真正竞争对手。
iGlass的产品有如下特征:
a)开放式,不把自己包起来导致不安全;
b)巨屏高清,120寸的高清大屏,能真正提供影院级的体验,而且无眩晕;
c) 真正可移动,通过USB c线连接手机;
d)轻小舒适,巴掌大,由于把电池等等重量都放到了手机上,头上只有170克的重量,让用户能真正长时间舒服佩戴, 而且头上无WIFI, 4G等等辐射源;
e)即插即用,不需要繁琐的校准,小孩大人都可以直接佩戴使用,非常方便随意,合适轻娱乐使用场景;
f) 不需要根据设备定制内容,而是可以直接播放网上巨量的视频内容;
g)既可以播放2D内容,又可以播放3D内容,具有广泛的内容普适性;
h)专业级别的成像质量,但是售价却是可负担的消费品价格。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司产品的基本形态:完全移动,非屏蔽,可以在私家车上便携使用。
非常轻、小、主机只有130克,加上连接手机的USB c的cable后总重量是170克,哪怕很小的小孩也能很轻松的佩戴。它即插即用,大人小孩都能直接佩戴,不需要做针对个人的校准,也不需要根据设备定制内容, 这就解决了方便使用以及去掉了AR最常见的缺乏内容的问题。
它可直接看到darkened 背景,开放式,合适飞机、高铁、大巴、私家车第二排、学生宿舍中、家庭里面轻娱乐等等移动大屏娱乐场景。
自然而然的,它也能给掌上游戏机比如任天堂switch提供可透视的移动巨屏,提升游戏体验,让头抬起来。给游戏机提供高清可移动巨屏是iGlass的下一个大方向。
Q
可以帮我们科普扫盲一下,您的离轴开放式显示技术,与Hololens的光波导技术的优劣势比较吗?
袁盛:好的。这一张图表对了iGlass和Hololens的比较:
从图表对比中可以看到,iGlass 离轴系统和价格高昂、有严重质量限制的光波导技术对比,有显著优势,是更合适消费品市场的技术和产品。
大家可以看光波导和iGlass成像对比:
Q
这真的是个很有意义的突破,目前对于AR的产业着力点,大家很多都聚焦在电子或软件以及AI或环境变辩识上面。但是对于光学成像的本质上的技术突破,其实一直是可能否普及的重中之重。且不提承重量的问题,就是场视角,出瞳直径,真实世界是否扭曲都是让消费者能不能戴得久的一个重要考验点。
袁盛:您说的非常对。关于您说的这些参数,这个Table对这些光学痛点有一些总结:
Q
很多实际带过智能眼镜的消费者都有一个困扰,就是戴不久,因为光源投射在眼睛上面是欺骗眼球,但因为扭曲了真实世界,所以可能带了半小时左右就会有些晕眩感戴不久了。那么我们这个产品技术如果真的面世的话,你觉得可以戴的很久吗?不会有太强的违和感吗?
袁盛:iGlass完全没有眩晕感,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国际长途飞机上连看几个电影的长时间使用场景。我们的眼镜内部测试的时候,标准是全团队的人都能够佩戴使用iGlass 超过6个小时。
Q
您是如何看待整个AR市场的发展?国内外发展趋势您认为将是怎样的?目前国内C段市场比较难做,大家基本都关注在B端市场。
袁盛:我觉得从2012年到2017年,整个AR市场主要关注于做加法,把系统做的大而全(成本超高,价格超贵),目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的使用场景都探索出来。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后,从去年开始,整个AR市场已经从最早的探索期到了现在的落地期,也就是说要针对具体的使用场景来解决具体的垂直市场痛点。
在落地期,我们认为最合理的产品方向是做减法,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做减法把成本做下来,同时按照使用场景做深度定制,把体验扎实做上去。的确如实,AR目前在国内基本都关注在B端市场。而导致这样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当前合适消费使用场景的高质量AR产品还没有怎么出现。比如iGlass所关注的旅途中的移动观影这样简单而普遍的使用场景,在iGlass出现前,并没有出现高质量的大屏高清非屏蔽式AR眼镜产品来满足场景需求,这自然限制了AR在C端的发展。
iGlass就是要通过高性价比的可负担、高质量消费级AR产品,把旅途中、大学生宿舍中、家庭里的非屏蔽式大屏移动轻娱乐的需求释放出来。我们的判断是,大家都关注B端的原因是C端技术之前还有限制,做不了C端,而iGlass技术的出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Q
所以目前市场上的AR玩家,大家都说谷歌跟微软都没成功,C端还有很漫长的道路,所以都从利基型的垂直应用细分市场切入,寻求立足点。但是iGlass因为上述的对产业演化的假设观察,跟大家不同,所以决定直接切入C端,等到奏效之后再散开,到各个不同的B端是吗?
袁盛:大家都知道谷歌glass是个单目信息辅助系统(提示邮件,短信等等),价格昂贵($1500)而使用场景很有限,而且它的目标是取代手机,它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探索产品。而微软Hololens卖价高达3000美金,完全不可能是个C端产品。
iGlass 认为AR做加法,做大而全的产品的时期已经过去了。iGlass 认为在落地期,最合理的产品方向是做减法,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做减法把成本做下来,同时按照使用场景做深度定制,把体验扎实做上去。由于iGlass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我们对市场的判读和大家不同,要把C端需求释放出来。
Q
我们发现智能硬件目前在国内发展仿佛遇到寒流,都冷静下来了,您如何看到国内外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有没有哪些启示?
袁盛:我们也观察到智能硬件行业发展开始热度下降,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的比较明显,我们的判断是这是智能硬件行业发展阶段更成熟了的正常现象。总体来说,行业发展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从最开始的讲故事、讲愿景,会逐步发展,进入要求解决具体行业痛点的落地期,简单来说,就是要求能真实解决行业痛点,真实赚钱。
智能硬件总体上就是从故事期成熟到了落地期,这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是健康的。落地期,企业要把重心从讲好故事到做出好产品。只有产品成功了,被市场接受了,企业才有机会发展壮大。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技术上天、落地图:
Q
还有另外一个关联性高,重要的产业浪潮袭来 ,您认为5G的到来,会对智能硬件产业带来哪些突破和应用?
袁盛:这个问题非常好。 我们认为, 5G 的到来,有能力基本解决智能硬件产业的内容传输带宽和距离等等现有瓶颈,这和iGlass直接相关,因为iGlass提供高清巨屏的高成像视频体验,对移动网络带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5G对于iGlass来说是尤其重要,5G的到来,能给iGlass AR 移动影院的腾飞提供基础,同时为将来iGlass和AI在云端上的结合,拓展进入各种行业应用场景提供硬件基础。换句话说,5G会改变大家对智能硬件的整体现象,能允许全新的使用场景的出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