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共享单车倒闭了吗?从OFO员工撤离北京透视中国经济

今日头条

1152人已加入

描述

  ofo共享单车倒闭了吗?fo员工即将陆续搬离北京总部——位于中关村广场的理想国际大厦。新办公场所是互联网金融中心,ofo回应称租约到期。这意味着ofo共享单车要倒闭了吗?

  ofo濒临破产亏损超过一千亿

  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企业法人变更,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ofo创始团队之一)。事件出来后,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这要么是戴威出局的征兆,要么是为与供应商打官司做准备。

  消费者则关心法人变更后,自己的押金能否拿回来。事实上,企业换法人本身并不稀奇,但ofo换法人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这就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在笔者看来,这恰恰是ofo内斗的再升华,创始团队和投资者想把戴威出局。因为在他的一意孤行之下, ofo几乎把“金主”都得罪了,如今面临无人肯接盘的囧境。

  2017年底是共享单车的重要转折点。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向戴威提出合并建议,他认为2017年年底是ofo和摩拜合并的最好时机。如若不然就要一直融资打仗,一旦创始团队的股份被稀释超过50%,就没什么意义了。毫无疑问,这位年轻的投资人还是拒绝了。

  ofo单车损坏过多,只能走两条路径:要么融资把单车换新,要么被收购。但经历了以上事件后,融资基本没什么戏了,滴滴方面又闹僵了,前路不由得令人担忧。

  透视中国经济

  截至2018年6月,四年的时间里,中关村创业大街及入驻机构累计孵化创业团队2921家,其中海龟和外籍团队355家,获得融资1038家,融资成功率35.5%,总融资金额277.8亿元。

  普华永道思略特近日发布第14期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报告发现,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发支出总额上升了11.4%,达到7820亿美元(约合54118亿元)。阿里巴巴连续第三年位列中国企业研发支出榜首。

  10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闻库表示,前三季度中国工业通信业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明确汽车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时间表,实现一般制造业全面对外开放。上海自贸区电信开放政策推广至所有自贸区。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进行时,环境复杂多变,围绕着中国经济运行态势,众说纷纭。

  “外资撤离论”靠谱吗?

  今年以来,一些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调整引发关注,“外资撤离论”再次成为一些人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那么,这一论调到底靠谱吗?不妨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市场再现“外资撤离论”

  今年1月,日本日东电工公司拟转让苏州工厂股权;4月,韩国三星深圳工厂整体裁撤;7月,日本欧姆龙公司宣布苏州工厂永久停工停产。

  看到一些跨国公司把在中国的工厂关停,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外资撤离”的论调。

  “撤资确实存在,没必要否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桑百川告诉中新网记者,但也要看到,很多撤资的企业是处在价值链低端、缺乏竞争力或是有污染性的,中国已经不再欢迎这类企业。

  例如,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希捷在苏州工厂的产品并非市场主流的新型固态硬盘,而是日薄西山的磁头驱动传统硬盘。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希捷关闭的也不仅是苏州一家,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裁员达到14%。

  还有一些外商因势而变,调整企业布局,并非真正离开中国市场。比如日本欧姆龙公司,面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该公司一边关闭苏州工厂,一边投资10亿日元扩大上海工厂规模。由此可见,关闭并不等于撤离,欧姆龙只是换了一个方向。

  在桑百川看来,仅用一句“外资撤离”简单概括中国吸引外资的现状是错误的,是在抹黑外商在中国的营商环境,甚至蓄意造成恐慌。

  

  资料图:商务部。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越来越多

  实际上,类似论调几乎年年都有,但实践证明,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

  一组数据就可以证明。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实际使用外资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记者注意到,2.9%的数字相比1-8月份的2.3%不降反增,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越来越多,“外资撤离论”怎么会站得住脚?

  另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8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47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其整体水平处在至少十年来的历史低位。但中国吸收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增长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

  外商投资含金量越来越高

  在外资规模扩大的同时,外商对中国投资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据商务部数据,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8%,占比达22.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37.5%、72.8%和64.1%。

  以深圳为例,苹果、微软、高通、英特尔、三星等跨国公司积极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截至2018年6月底,列入《财富》历年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已有219家赴深圳投资项目。

  另外,汽车行业巨头福特汽车10月24日宣布,将福特中国全面升级成为独立业务单元。中国市场将与北美市场并列成为福特公司的核心市场。

  “现状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价值链企业离开了,技术密集型、高端价值链企业进来了。这正是高质量使用外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桑百川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也表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利用外资的结构也在调整和升级,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高的企业等,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方向。

  

  资料图:2018年7月,美国车企特斯拉宣布在上海投资设厂。 中新社发 张亨伟 摄

  外资不撤反增背后:外商的账算得很清楚

  众多外资企业不仅没有撤离中国,反而在不断释放投资中国市场的积极信号。

  今年7月,美国车企特斯拉瞄准了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宣布在上海投资设厂,预计将达到年产50万辆的产能水平。同月,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将投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设化学品生产基地。

  9月,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表示,计划出资100亿美元在广东建设大型独资石化项目。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贵金属服务商贺利氏南京工厂正式启用,总投资1.2亿美元。

  10月,西门子医疗上海实验室诊断新工厂举行奠基典礼,总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就在不久前,宝马集团宣布新增对华投资30亿欧元。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4%的会员企业计划在2018年扩大在中国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的最高;约60%的会员企业视中国为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对于这份报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回应称,这说明,大部分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继续看好中国市场,认可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持续优化,对中国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

  为何会对在中国的投资如此积极?

  “外商非常看重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更多的是尚未被挖掘的潜在市场,是没有变成现实的市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消费升级正持续推进,消费越高级,产品的差异化就越大,就越需要多个国家合作完成,这也给外资带来了机会。

  白明强调,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吸引外资的因素之一。“我们不仅去产能,还在补短板,既要自主研发,又要引入技术和资本等外部资源。外商带来真金白银的技术,才能在中国市场抓住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