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机器人有助眼疾微创精准治疗

描述

据悉,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联合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表面润滑的螺旋形磁性纳米机器人,并首次实现让机器人绕过眼球表面抵达视网膜且不对组织造成损害。

据悉,常规的眼科药物递送主要依靠滴药或血液运输完成,但这些方法受到多重生物屏障的阻碍,难以实现向眼球后部(如视网膜黄斑区域)的药物递送。该团队受自然界中猪笼草的液态润滑界面启发,从而开发出这款纳米机器人。猪笼草表面具有纳米厚度的液体润滑层,研究人员模仿猪笼草通过在纳米机器人表面放置液态润滑层,大大降低了生物分子的黏附,使机器人可在玻璃体中运动。

这种纳米机器人直径仅为500纳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眼球玻璃体中心位置到视网膜的可控运动。同时,其还能在外源磁场引导下到达指定位点,速度比通常药物依靠扩散到达眼底的方式快十倍以上,且靶向性更强。

未来,该款机器人有望用于精准给药领域,其搭载药物运动到病灶部位并释放药物,可实现对眼睛疾病的微创精准治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