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十年为什么还是不温不火?什么是物联网“六域模型”模型?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最近小编和小伙伴们在公开“密谋”一件大事情——六域物联百强榜,但是每回都要解释一件事:是否是收费参评?真的是又想哭又想笑。

。。。。。。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参加这次评选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

言归正传,除了大家对收费存在误解,我相信大家更重要的是对榜单评选的标准存在疑惑,首先我们还是要再次申明一下,此次评选的专家组将严格按照物联网“六域模型”进行评选。为了给大家释疑,小编也采访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 ,ISO/IEC 30141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主编辑沈杰博士来解读此次评选中“六域模型”以及评选的意义所在。

联动原素VS沈杰博士

Q

站在您研究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物联网发展十年为什么还是不温不火?

沈杰: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座巨大的宝藏,但目前被挖掘的财富,百不足一。物联网产业经过十余年发展,技术、设备、网络、平台、系统、应用等均已蓄势待发,但三魂七魄尚有所缺,离智慧应用生态构建尚有距离。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物联网垂直行业生态构建要求高、难度大,涉及要素极多,不仅是各类技术的综合集成,更需要技术和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懂技术的不一定懂行业,懂行业的不一定懂技术,传统的物联网分层架构模式已经难以再有效指导和推进产业大规模发展,因此,万物互联的基础架构需要重新反思和创新构建,从而引导行业系统建设的有序发展;

(二)现有物联网商业模式仍局限在传统的供销模式,即以系统研发和销售,满足特定单一用户需求为主,导致用户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昂,制约大规模发展;因此,需要从物联网行业生态运营商培育的角度去重新引导建立物联网的价值链,从而建立商业闭环;

(三)物联网在付出巨额代价后所获取的数据利用率低下,物联网数据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并导致业务的孤岛化现象严重和成本浪费;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等,推动物联网和区块链的融合,有效建立物联网数据的信用支撑体系和价值保护体系,实现数据的资产化,从而激活物联网庞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带动传统行业数字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

(四)物联网认知维度不统一,缺乏行业有效共识,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分工不明确,业务闭环难以协作建立;因此,需要建立清晰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图谱,以帮助技术维度、行业维度、商业维度等实现高效的协同发展。

Q

您认为六域物联百强榜的设置及评选活动的意义在哪?

沈杰:我认为这次评选能把六域模型和企业排行榜结合起来,也是一次创新。我觉得它可以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评选,也可以成为物联网企业对照物联网“六域模型”的一次梳理,我觉得应该能帮到很多企业,带来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他们:

1)建立更为清晰、生态协作性更强的物联网全产业链布局和生态图谱,建成全球含金量和知名度最高的物联网专业排行榜,并引导产业的发展;

2)可以在行业应用、产业链分工、生态建设和运营、区块链融合、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引导物联网企业的价值导向和健康发展趋势;

3)可以为技术产业链条和行业应用生态间的资源发现、业务协作以及高效分工提供国际化服务平台;

4)可以为资本投资和产业资源之间的高效合作提供国家化服务平台;

5)可以为物联网全行业的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降低产业成本,提供国际化服务平台。

Q

什么是物联网“六域模型”模型?

沈杰:物联网“六域模型”是物联网参考架构国家标准(GB/T 33474-2016)的核心内容,最早由我牵头提出,并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几十位专家共同修改完善。2013年起,由我代表中国担任主编辑,推动了全球首个物联网顶层架构国际标准ISO/IEC 30141立项和制定工作,目前已经正式发布。如果说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是一栋栋不同的大厦,那么“六域模型”就是指导这些大厦修建的基本架构,里面也包含了方法论层面的内容。

简单来说,物联网“六域模型”参考体系结构将复杂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关联要素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以应用级业务功能划分为主要原则,设定了六大域:

① 物联网用户域(定义用户和需求);

② 目标对象域(明确“物”及关联属性);

③ 感知控制域(设定所需感知和控制的方案,即“物”的关联方式);

④ 服务提供域(将原始或半成品数据加工成对应的用户服务);

⑤ 运维管控域(在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和精确的运行);

⑥ 资源交换域(实现单个物联网应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信息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建立物联网闭环商业模式)。

域和域之间再按照业务逻辑建立网络化连接,从而形成单个物联网垂直行业生态体系。单个物联网垂直行业生态体系再通过各自的资源交换域形成跨行业跨领域之间的协同体系。总结起来就是,六域模型完善了物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框架体系,理清了物联网行业应用生态不同主体、要素间的关联逻辑,降低了物联网融入传统行业的难度。

而在传统的物联网中,常见的把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个层次,但在物联网多年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物联网分层架构模式已经难以再有效指导和推进产业大规模发展,因为传统分层的概念应用到产业和实际的生态构建时,过于简单和表面化,缺乏足够的行业生态发展指导价值,导致物联网始终停滞在技术层次,并陷入产品思维和项目思维的泥沼,而难以真正指导行业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的价值是通过技术的融合创新,最终把行业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连接起来,改善人与物的关联关系,从而解决行业问题和用户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跨界的综合生态构建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等的叠加。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受分层架构思想的约束,大量的物联网企业始终停留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平台开发、系统集成的传统商业模式层次,难以实现物联网商业层面的大规模突破,产业试错成本极高。

“六域模型”将物联网应用生态构建可能涉及到的环节分为了六个业务区域:用户域、目标对象域、服务提供域、感知控制域、运维管控域及资源交换域。“六域模型”的分类方式可以帮物联网行业应用生态从顶层梳理清晰框架体系。假设在一个行业中全面应用物联网,无论是农业、工业、医疗、交通、生活等,按照每一个域的定义和要求,理清各域的涵盖要素以及域之间的关联逻辑,就可以逐步获得一个清晰的行业生态顶层框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更为深入的细化场景和商业模式。因此,“六域模型”对于指导一个行业的应用生态构建,以及考察生态完备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Q

评选能为物联网企业自己架构的梳理带来哪些启发?

沈杰:我觉得可以有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链定位的重新梳理。现在大部分物联网企业主要还是在做技术、产品或者是项目,还有一些在推动物联网平台的建设。但总体来看,与大部分行业的结合,只是停留在表面,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这并不是说物联网没有前途,而是物联网目前的产业状态仅进化到了产品形态,而没有到运营形态,或者说作为一种赋能的技术体系已经成立,但还没有融入行业真正全面的赋能。未来,一定会有大量物联网行业的运营商出现,但目前来讲由于要求很高,所以凤毛麟角。所以,更多的物联网企业、传统企业或者创新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产业链定位,将来是否能成为引领一个行业的物联网运营商。

第二,应用生态系统架构的完善。目前绝大部分行业的物联网系统建设,都是有点缺胳膊断腿,所以往往缺乏可持续性和可扩张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系统设计不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架构方法,所以通过六域模型的引导,可以帮助物联网应用生态系统架构的完善。

第三,商业模式的重新定位。以往物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大部分主要停留在信息和通信层面,和行业是一种甲乙方的供应关系。很多人把物联网的“物”也仅理解成物联网通信的终端设备,这是一种非常偏颇的认识。物联网的“物”是指万事万物,设备、网络、平台等只是实现万物连接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商业模式的层面,也要向下延申,从“物”的商业价值角度出发,去重新研究整个商业模式,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技术和行业两者跨界兼备。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对我们此次“六域物联百强榜”中的标准以及评选活动的意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次首期榜单,先以农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消费物联网三大应用领域为主,后续将陆续发布其他榜单。欢迎物联网行业相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智能设备、应用服务运营等企业和机构踊跃报名。首届榜单将评选出:

2018农业物联网创新30强排行榜

2018工业物联网创新50强排行榜

2018消费物联网创新30强排行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