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历经七个月的建设,200mm特种工艺(晶圆/芯片)N1产线将迎来正式投产的重要时刻,同时,中芯宁波N2项目、南大光电与安集微电子等三个项目也正式动工。
截至目前,芯港小镇共有中芯宁波、恒硕科技、锦越新材料等19个项目落户,涉及芯片制造、关键材料、设备、设计等4大类别,计划投资超100亿元,大都为国内细分领域排名第一或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零突破的标杆项目。
这不仅是项目物理数量的加法,更是项目间互动构建起业态的乘法,材料生产、IC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生态相互衔接、衬托、拉动,将使产业产生惊人的“化学反应”。
“火车头”引领强势增长
近年来,北仑在新一轮集成电路发展大势中迅速上位,得益于产业发展的龙头引领效应。而龙头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创新工艺拉升了产业高度。
在N1产线上,一块块晶圆经过多道工序精密加工,变成了一颗颗芯片,这些芯片都将应用在手机、电脑等各种智能装备领域中。
未来,中芯宁波将建成中国最大的模拟半导体特种工艺的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采用专业化晶圆代工与定制产品代工相结合的新型商业模式,并提供相关产品设计服务平台。
而这背后浸透了这两年来中芯宁波在基础工艺设计上的沉淀。去年初,中芯宁波完成对日银IMP全套高压模拟工艺及产品知识产权收购。
4个月后,2017年5月,依托中芯国际强大的科研实力,首款600V BCD高压模拟工艺及产品5-8英寸转换成功,良率达到99%,这也标志着高压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目标在宁波获得成功,并实现与美的等系统厂商的战略合作。
相比以往建设流程,这次中芯在产线引进上,同步引入了设计工艺,产业链更趋完整,两年来,北仑招商团队等部门和中芯宁波的默默付出和耕耘,正让“中国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高地”加快形成。
项目集聚带来“马太效应”
领军型战略项目铸就了北仑前半程的产业发展速度,今天,这种龙头效应随着南大光电、安集微电子等项目的开工,再次激发了北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一边是中芯宁波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一边是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的强劲势头,这也意味着“马太效应”正在显现——当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的优势逐渐显现,各种要素资源必然更快地向产业高地汇聚。
宁波南大光电将在国内首次建立ArF光刻胶产品大规模生产线,形成年产25吨ArF(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企业还将建立国内第一个专业用于ArF光刻胶产品开发的检测评估平台;
安集材料基地项目计划年产高端微电子材料3500吨,致力于服务国内外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另外芯港小镇还有2个产业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并在2018年底至2020年陆续建成投产,预计这5个项目年产值达100亿元。
从制造到设计,北仑耦合产业矩阵,打造全新生态体系。今年上半年,累计7个芯片集成电路设计及软件服务类项目先后落户我区,同时,在谈项目涉及材料、设备、封测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两年里,北仑围绕平台,聚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做强特种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做精特色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做大集成电路制造业及封装测试和配套产业,构建“设计—制造—集成—应用”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随着项目的落地,国内外集成电路专家纷至沓来。目前已吸引院士、博士级高端人才40余名。同时,已到岗的中芯宁波团队人数超300人,成员都曾是英特尔、英飞凌、霍尼韦尔、台积电、中芯国际等著名企业的高级人才。
“店小二”式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从项目落地、资金到位、开工建设到基础工程开始,中芯宁波书写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北仑速度、北仑质量。
今年5月,中芯宁波提出位于小港的N1产线的热力管道还未铺设,这也就意味着厂房建设完毕无法达到车间环境要求,无法进行动力中心调试。“企业对车间的要求堪比手术室,必须要有相关环境参数达到要求后才能开启设备。”芯港小镇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芯港小镇建设管理中心立即联系了街道、开发区热电等部门,经过多次协调,在原有的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线“夹缝”中设计出了唯一一条管线通道,并在一个月内实现开工建设,比一般流程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集成电路企业要求电力运行平稳,有双回路电路保证供电安全。芯港小镇建设管理中心与区公建中心、供电局紧密配合,以建设专线、电力管网等多种方式,满足企业需求。
而在企业外部,芯港小镇规划道路设计中单列了抗震要求,未来在施工过程中将加入特殊材料,保证运输重型车辆不会对周边集成电路企业产生影响,这也是全区少数单独强化抗震强度的区域。
目前,芯港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6个,其中在建及今年开工项目7个、前期项目3个、水电气配套项目6个。“未来针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我们还将同步配套公寓楼、办公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该负责人说。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