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播放器FCC认证如何申请?

描述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于1934年由COMMUNICATIONACT建立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对国会负责。FCC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通信。涉及美国50多个州、哥伦比亚以及美国所属地区,为确保与生命财产有关的无线电和电线通信产品的安全性,FCC的工程技术部(Offic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负责委员会的技术支持,同时负责设备认可方面的事务。许多无线电应用产品、通讯产品和数字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都要求FCC的认可。FCC委员会和研究产品安全性的各个阶段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FCC也包括无线电装置、航空器的检测等等。

 

根据美国联邦通讯法规相关部分(CFR 47部分)中规定,凡进入美国的电子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一些有关条款特别规定的产品除外),其中比较常见的认证方式有三种:Certification、DoC、Verification。这三种产品的认证方式和程序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可选择的认证方式在FCC中有相关的规定。其认证的严格程度递减。针对这三种认证,FCC委员会对各试验室也有相关的要求。

 

目前,美国已连续几年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美出口不容小觑。美国的产

品技术标准、进口法规的严谨堪称世界第一,了解美国市场准入规则将会帮助我国产品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管理进口和使用无线电频率装置,包括电脑、传真机、电子装置、无线电接收和传输设备、无线电遥控玩具、电话、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可能伤害人身安全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想出口到美国,必须通过由政府授权的实验室根据FCC技术标准来进行的检测和批准。进口商和海关代理人要申报每个无线电频率装置符合FCC标准,即FCC许可证。

 

FCC认证形式

第一种 Certification(即申请FCC ID)

①多数用于一般无线电产品申请方面。 必须由FCC委员会人员审查实验报告,经核准后发给认可证书。 

②主要针对产品包括:R&TTE产品,PC及PC周边设备。

③认证方式:产品需通过FCC认可的测试室测试完毕,取得测试报告后,整理产品的技术资料,包括:产品细节照片、方块图、使用手册等,同测试报告一起送到FCC TCB测试室。TIMCO即为FCC TCB测试室。FCC TCB测试室确认所有资料无误,并颁发证书。

第二种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即DoC)

①这类申请产品主要针对于IT产品和周边辅助设备。 不需FCC委员会人员审查测试报告,厂商可使用自我认证的方式。 自我认证测试报告必须由经NVLAP标准认可实验室发出。 FCC ClassA的产品可延用自我认证方法,申请程序不需经由FCC委员会审核。

②主要针对产品包括:IT产品,特别适用于PC及PC周边设备。

③认证方式:对于上述范围内的产品,厂商必须通过FCC登记在案并取得A2LA(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或NVLAP(美国国家实验室认证系统)授权认可的测试室测试。EMCC即可为A2LA授权认可测试室。产品通过测试后获得DOC及测试报告,厂商即可在产品上标贴FCC标志,销售美国市场。

第三种 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自我认证(即VOC)

①产品在FCC认可的实验室完成一份自我确认的报告即可。 

②主要针对产品包括:AV产品、有绳电话、普通家用电器等,并适用于PC及PC周边设备以外的数字设备。

 

FCC认证流程

第一种 Certification(即申请FCC ID)

①由客户提供完整的测试样品并配齐配件,提交给我们实验室;如果是第一次申请FCC ID,在检测的时候同时申请FRN(FCC Registration Number)。

②客户需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线路图,PCB板图,BOM,产品说明书,线路描述,技术性能描述),且该资料一定需要英文电子档文件; 

③由我们实验室测试,并出测试报告;

④我们实验室审核数据和报告; 

⑤我们实验室将测试报告及技术资料递交给TIMCO审核; 

⑥FCC ID在网上可以查询到以及FCC ID证书出来

⑦申请成功。


  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

①由客户提供完整的测试样品并配齐配件,提交给我们LCS实验室;

②客户需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线路图,PCB板图,BOM,产品说明书,线路描述,技术性能描述),且该资料一定需要英文电子档文件;

③由我们实验室测试,并出测试报告和VOC证书;

④申请成功。


更多FCC认证 FCC测试问题欢迎咨询张工   139-0239-9542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