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11月1日,国内首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广州大学城上路试运营。好景不长,试运营工作就被番禺区交警和交通局两部门双双叫停。番禺交通局针对在大学城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回复到,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完善之前,该模式牵涉面大,后果难以预料,涉嫌违法违规经营,请相关公司立即暂停在大学城试运营的行为,严禁邀请普通群众参与测试,并立即向市交委、交警部门报告。
对比Waymo无人出租车在美国的成功商业化落地,广州这次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试运营更像是一场抢占媒体热点的“闹剧”,未加过多保护的传感器,简易搭建的支架,漏在外面的线束都让这次试运营显得仓促。无论是科研水平还是从专利数目上,我们不得不正视与美国自动驾驶水平存在的差距。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测试评价体系就像是一面无人驾驶的镜子,通过完备的测评了解自动驾驶车辆的真实水平。
无人驾驶车辆的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完备的测评体系。上世纪末,国外就提前开展了系统的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与评价研究,其中美国DARPA PerceptOR评价项目最具代表性。在此项目的影响下,美国DARPA也举办了三届无人驾驶车辆挑战赛,欧洲也曾举办过类似的比赛。目前,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世界各地关于规范测试无人驾驶车辆的工作都在按计划开展,使其尽早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美国 DARPA PerceptOR 评价试验
2001年,DARPA为解决环境感知问题,启动了PerceptOR项目,其目的是开发新型无人车用感知系统,要求系统足够灵巧,能够保证无人车在越野环境中执行任务,并且能在各种战场环境和天气条件下使用。该项目事先并不公布测试路线与环境,测试完成之前不允许操作人员看到测试路线与环境,采用保密式测试,给无人车的测试增加了难度。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美国国防部再次敦促下属部门DARPA加快对无人车技术的研发。2004年3月,在加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的莫哈维沙漠,DARPA第一次发起无人驾驶挑战赛:要求参赛无人车在10个小时内横穿莫哈维沙漠142英里,最先抵达的参赛团队获得100万美金奖励。就这样,2004年、2005年DARPA举办了两次Grand Challenge,2017年举办了Urban Challenge。
欧洲无人驾驶车辆比赛
欧洲为了验证地面机器人的性能及起在真实环境的应用,于2006年举办了以军事应用为背景的ELROB比赛,2007年第二届比赛更侧重于民用的机器人比赛。目前欧洲的ELROB比赛已成为系列比赛,军用与民用机器人比赛交叉举办。从2013年开始,欧洲专门针对重大灾难救助需求主题开展了新的Eurathlon机器人比赛。
国内无人驾驶车辆测评实践
2008年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研究期限:2008年—2015年),研制具有自然环境感知与智能行为决策能力的无人驾驶车辆验证平台是该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目标之一。作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创办于2009年,其目的就是通过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比赛交流和检验我国“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研究进展,探索高效计算模型,提高计算机对复杂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海量异构信息的处理效率,以促进重大研究计划取得更好的进展,促进该重大研究计划的原始创新。
从2009年开始,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一年举行一次,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内容与测试环境分阶段、分层次的设计,体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发展历程,有力推动了中国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的发展。
首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西安举行,赛事包括指定路线的规定动作测试、挑战性测试以及特色表演。其中,规定动作测试为无人驾驶车辆基本行驶功能测试;挑战性测试包含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识别以及障碍物规避等性能测试任务;特色表演为模拟城区道路及高速路上的行驶性能测试以及参赛车辆的自由展示。2010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分为基本能力(交通标志识别与基本驾驶能力)测试和复杂环境综合测试两部分,测试环境为长安大学校内场地。2011年挑战赛又来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首次从封闭道路走向真实道路环境,在10公里的真实城区道路,设有交通信号识别、障碍物避让、汇入车辆和U形转弯等测试内容。2012年,挑战赛第一次在真实城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环境中比赛,重点考核无人驾驶车辆的4S性能,即安全、智能、平稳、速度,同时设有雾天模式,以检验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环境下自主行驶能力。从2013年开始,挑战赛就来到了江苏常熟举行,道路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2014年比赛内容包括城郊道路与高速公路的综合道路行驶任务测试和城区道路特定行驶任务测试两部分,2016年增加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离线能力测试,而在2017年新增了模拟桥洞、信号屏蔽区,更加丰富了无人车的测试环境。
今年是第十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即将于11月17日在江苏常熟举行,本次比赛主要分真实道路环境测试(含城市道路、城郊道路和高架快速道路)、复杂环境认知水平能力离线测试两部分。其中,真实道路环境测试着重考察无人驾驶智能车辆的交通场景识别能力以及不同道路环境中的安全性(Safety)、舒适性(Smoothness)、敏捷性(Sharpness)和智能性(Smartness)等4S性能;离线测试则在大规模真实道路交通场景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仿真环境评估无人驾驶车辆各类交通环境感知算法的基本认知能力和水平。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参赛车队种类将更加丰富多样,除高校科研院所的车队外,还将邀请从事无人驾驶智能车研发的创新创业公司、整车制造企业等参与比赛。
此次赛事具有如下亮点:
1、在2017年引入有人驾驶干扰车辆的基础上,首次开展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混行测试验证;(多辆无人车与多辆有人驾驶车辆交互)
2、在完善九宫格地区开源数字地图基础上,首次引入语义拓扑地图,开展无人车自然交互导航应用测试;
3、首次以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为背景,全面验证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技术成熟度。
参赛队伍逐年增加,从2009年4支车队到2018年的25支车队参加比赛,说明第三方测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相关科研单位研发无人驾驶车辆的热情,举办了十年的智能车挑战赛,带领着中国无人驾驶车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