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将首推商用载人自动驾驶服务,Uber们怕不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真的,真的很难。”

在 11 月 13 日《华尔街日报》举办的一场会议上,Alphabet 旗下 Waymo CEO John Krafcik 对做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艰难不无感慨。

在他看来,未来几十年内,自动驾驶汽车将一直存在限制,并且都需要司机的协助。他不认为未来有一天技术可以让汽车在全天候条件下运行,并且不需要某种程度的“用户交互”。

与此同时,彭博社却在 11 月 14 日爆料称,12 月,人类可能实现首次付费享受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而服务提供者正是 Waymo,该公司也将在一个新品牌下运营,新品牌的名字还处在严格保密阶段。Waymo 发言人对此不予置评。

如果爆料属实,这对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里程碑。不过,Waymo 对此计划表现得谨小慎微,熟悉该计划的人士称,Waymo 并未打算就此举办媒体活动,该服务也不会很快出现在应用商店中。Waymo 一开始更希望低调执行这项计划:授权数十名或数百名乘客在占地约 100 平方英里的凤凰城郊区使用自动驾驶服务。

第一批乘客可能从 Waymo 的早期乘客计划中进行抽选 ,该计划是由 400 名志愿者家庭组成的测试组,他们已乘用 Waymo 汽车超过一年。随着 Waymo 为其车队增加更多车辆以确保供需平衡,凤凰城地区的新客户将逐步分阶段享受乘客服务。 熟悉该公司战略的人士称,12 月推出的新品牌仅适用于乘车服务,旨在将其与其他服务区分开来。 

商业乘车服务的推出也意味着 Google 将终结十年来对 Waymo 项目保密计划,并将使其在一众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中脱颖而出,尤其会对 Uber、Lyft、特斯拉造成竞争压力。

率先推出商用自动驾驶汽车自有先发优势,比如将更多用户的目光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过来,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且也有时间逐步打造足够强大的车队、维修站以及服务支持网络。根据摩根士丹利六位分析师在 8 月的一项研究显示,Waymo 早期启动乘车服务将使其市值达到约 800 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在该服务上线之前就已达到。

▌12 月有何种期待?

熟悉该计划的人士称,当 Waymo 开始其商业计划时,一些汽车将配备有备用司机,以帮助客户轻松进入服务并在必要时接管汽车。根据 Waymo 提交给加州监管机构的测试数据,大量改装的克莱斯勒 Pacifica 小型货车车队将有超过 99.9% 的时间进行自行驾驶。

该知情人士表示,凤凰城早期乘客计划中的一些志愿者不会转移到新的自动驾驶服务计划中,而是会继续测试新功能并向公司提供反馈。例如,志愿者可能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没有备用司机的汽车。 

自动驾驶

Waymo 的计划是在美国不同的市区埋下这些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种子,并逐步向外扩展。这是一个小心到几乎沉闷的过程,但这是必须要做的。不过,这种深耕细作的乌龟般做事方式也使其在加州的公共道路测试数据远远领先于其竞争对手。这与特斯拉公司的野兔战略形成鲜明对比,马斯克的开拓性电动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采用自动驾驶方式,并且几乎同时激活了全国数十万辆汽车。 

沉稳的计划也使 Waymo 在上周获准在加州地区测试没有备用司机协助的自动驾驶汽车。Waymo 在山景城已经拥有了数十辆由 Alphabet X 实验室运营的自动驾驶车,并为员工提供日间出租车服务。

▌商用载人自动驾驶汽车真的要来了?

有人可能会说,Waymo 的该项商业计划只是其十年发展计划中的又一个渐进阶段。毕竟,自动驾驶汽车仍然会有一些备用司机进行协助,只会在一个具有理想驾驶条件的特定区域内运行,而且 Waymo 距离成为一个能够获利的独立企业还有数年时间。 

但 Waymo 已达成交易,它将在未来几年内采购多达 62,000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 Pacifica 小型货车和 20,000 辆全电动 I-Pace SUV 以建造其车队。目前路上一些没有备用司机的测试车正在运送乘客,从下个月开始,Waymo 的新品牌服务将开始向其首批乘客提供真正的付费服务。 

Waymo 将提供与 Uber 和 Lyft 类似的简单定价方式,而且对 Waymo 而言,该计划目前更多的是为了学习如何安全地扩展自动驾驶汽车,而不是赚钱。但随着 Waymo 从该计划中收集更多数据,定价策略可能会变得更加微妙。比如一旦取消备用司机,Waymo 计算出乘客服务费和广告费用,分析师预计基本票价将会降低。 

回顾 Waymo 的发展历程,它曾花了 7 年时间才让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随后又花了两年时间来迭代其设计,派出了一支小型车队。此后,该公司让 100 辆汽车以全自动模式上路行驶。明年是 Waymo 成立 10 周年,我们期待好事发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