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智能到超级大脑的进化历程浅析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在近日举办的2018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云副总裁王龙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产业相结合,并结合腾讯云的行业实践经验,分享了从人工智能到超级大脑的进化历程。

腾讯从2011年开始涉足人工智能,微信成立了AI研究室;2012年成立了以视觉为主的腾讯优图实验室;2016年成立AI实验室;2018年成立机器人实验室。他们围绕着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机器人控制、NLP自然语言处理等全面布局各种AI技术。

八年的AI技术积累诞生了2018年5月发布的“超级大脑(TI Matrix)”。它是腾讯面向未来十年,打造的数字世界“智能操作系统”,以智能连接云、边、端与行业,推动所有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可谓宏大,且紧扣百行百业。显然,以C端用户起家的腾讯要走向更高阶的行业用户,拓展更广阔的商业空间。

“以C端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输出”,这的确是腾讯的优势所在。我们熟知,以腾讯云为中心的基础设施服务被各行业广泛应用,他们提供的各类软件服务也在贯通C端和B端。王龙表示,腾讯云正通过连接用户的能力打造新的C2B的企业服务模式,更好地帮助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简单理解,腾讯超级大脑上有足够多的AI算法和模型仓库,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适用自己的硬件以及适用自己的应用场景。它就像一个操作系统,连接着软件和硬件,连接着各种应用和用户,开发者无需关注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将更多精力花在开发行业应用上。这种开放、共享的技术输出体系,可以解决行业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门槛高、人才紧缺、投入成本高等问题。可以解决传统行业大量边缘和端需要数字化,发挥数据应有的价值。据悉,腾讯超级大脑目前在医疗、城市、零售、金融等行业均有落地案例。

王龙在接受赛迪网专访时表示,腾讯超级大脑与竞争对手有很大不同。“我们的超级大脑它本身是一个工具,一直致力于算法、设备、数据、应用、连接的效率,本身并不提供任何数据,本身甚至都不提供算法”,他说。

王龙还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来自边缘、来自物理世界的数据增长不能忽视。未来边缘上的数据处理,边缘上数据的管控,它的复杂度、价值和增长一定会远远超过在已经饱和的泛互联网领域。因此,腾讯提供边缘的计算能力,比如腾讯优图、腾讯云、包括几个实验室,可以帮助用户在边缘就能够获得腾讯的技术能力的输出。

以工业生产场景为例,如果产线数据不能流通起来,就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各个数据孤岛就非常头疼。但王龙认为,目前的技术水平更有利工厂实现数字的流通。首先,由于深度学习的崛起,我们对视频和语音能力处理水平提高,得以用很低的成本对数据做一些判断,把没有价值的数据早早抛弃,保留一些最有价值的数据。以往每天产生的数据超过30G的时候,工厂都会扔掉,即便我知道里面蕴含巨大的价值。

比如一个工厂要做面板检测,每张图片是180MB,每天生产10万件,这个数据无论如何都是存不下来,哪些数据要留,哪些数据不留,能不能实时的产生价值,在深度学习产生以前,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随着5G、物联网的崛起,信息孤岛在物理上联通的成本有可能会快速降低。以前在工厂里信息孤岛若要联通,需要改造空间,布线,上各种设备,还得做数据管理。未来,有可能一个5G网卡,几个传感器就解决了数据收集和传输问题。在王龙看来,工厂信息孤岛的物理的边界很快随着新一代的技术到来被打通。

腾讯超级大脑就是看到任何一个基础设施的变化之后,必定会带来上层的操作系统、软件系统以及应用场景的升级,希望通过这样的超级大脑能够让操作更加简单,对开发者、算法工程师、合作伙伴都变得更加简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