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存槽插满真的能提高电脑性能吗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小K是个视频剪辑爱好者,上B站发个1分钟的鬼畜视频大概需要整整两天的工作量。因此他对电脑性能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快和稳定。并且面对着海量需要同时加载的素材,大容量内存成了必需品。这时候问题来了,他新配没多久的电脑在处理视频的过程中,总是莫名其妙遇到死机、蓝屏的问题,剪到一半的片子还没来得及保存便瞬间化为乌有,简直可以让他怀疑人生。

为了表达人文关怀,笔者无意识询问了一句电脑配置,得到的回答是:Intel Core i5 7600K,芝奇DDR4 4000 8GB x4插满主板,Z270平台。一个严肃的问题浮出水面,内存频率直逼CPU极限。再追问为什么会想到把DDR4 4000给i5 7600K插满的时候,小K的回答也很直接:因为看起来很厉害啊。

看着小K只能在DDR4 2133频率下努力剪片样子,让人忍不住想帮上一把。趁他脑子短路去睡午觉的时候,笔者抠下了他主板上的CPU和内存,想探究一番Core i5是不是真的能用上DDR4 4000 8GB x4,也该是开启爱活评测室的时候了。

让内存上高频率多难?

内存频率越高,性能就越高是既定事实。由于现在内存控制器都集成到了CPU内,在一定程度上CPU本身就决定了对内存频率的支持程度。但从Intel官网给出的数据来看,Intel Core i5 7600K对内存支持为DDR4 2133/2400 @1.35V。

Intel Core i5 7600K内存规格

你没看错,CPU建议的内存频率到DDR4 2400就结束了。但不要小看厂商们的实力,通过对芯片筛选、设计、用料以及出厂时候的超频设定(比如X.M.P),让内存获得更高频率完全有可能。这时候负责承载内存的主板变得非常重要。

高端主板上通常会有很多功能,比如自带光效控制、多接口甚至是集成WiFi芯片。但定义高品质的高端主板,合格的超频性能才是主板本质。好的元器件用料、科学的布线都是基本,如何从BIOS软件设计以及硬件设计上,兼容足够多品牌的内存、显卡、PCIe设备是头等大事。

主板硬件设计更像是经验学,它需要工程师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不断积累,而诸如BIOS的软件也必须不断更新以获得对后续出现的新产品的支持,其中也包含了内存的兼容性。换而言之,高端主板上花费的大价钱,有一部分是交给了工程师的后续更新上,让其获得更高效的超频设置和能效比。

5块主板轮番轰炸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有让Core i5 7600K拥有DDR4 4000 8GB x4的能力?在爱活评测室内正好有5块Z270主板,分别是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MSI Z270 KRAIT GAMING、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以及GIGABYTE Z270-GAMING 3,覆盖了主流主板和高端主板两个阵营,所有主板放在一块,场面还是相当壮观的。

通常而言,主板的研发过程中,会对已经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内存进行兼容性测试,只有通过测试的内存才会放在合格供应商产品清单中。换而言之,如果按照主板官方提供的内存采购指导来选择内存,一定能成功点亮内存并且开启X.M.P。事实上厂商们会将主板合格供应商列表(QVL)放在用户手册中作为参考。

内存

废话不多,接下来会将Intel Core i5 7600K,芝奇DDR4 4000 8GB x4分别放入上述的5块主板中,并配上绝对不会拖后腿的周边硬件,包括: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RGB 750W电源,PLEXTOR M8Se 512GB SSD。

PLEXTOR M8Se 512GB SSD

测试过程会先将内存插满主板,并在BIOS中开启X.M.P设置,以让性能达到最佳。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其中只有三块主板顺利开启了X.M.P DDR4 4000,无一例外是高端主板,分别是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和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

一次开启X.M.P的主板为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和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

但同时也发现三块主板开启X.M.P后对内存的供电并非一致。其中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的供电为1.344V,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的供电为1.361V,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供电最高,为1.385V。而芝奇DDR4 4000 8GB x4套装提供的供电参考应该为1.350V。

当内存处在超频状态如果难以维持稳定性,偷偷通过增加电压让内存获得高频率并不是什么好方式。特别随着芯片工艺不断提高,0.01V的偷压也已经足够让内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寿命缩短,亦或者造成整个系统本身的不稳定。也就是说,偷加电压本身也意味着这款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兼容性并不算好。

内存

并且事实远非如此,在开启或者重启平台一瞬间,如果使用万用表持续测量内存电压,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笔者发现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和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开机或者重启电脑的时候,会给内存给予更高的电压,也势必会对内存造成成吨的伤害。而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最为严重,达到1.564V,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开机内存电压则会达到1.466V,只有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开机内存电压仍然保持1.344V。

内存

与此同时,另外两块主流主板则没有这么幸运了。MSI Z270 KRAIT GAMING和GIGABYTE Z270-GAMING 3在开启X.M.P的过程中不停报错,并最终回到DDR4 2133的频率上。主要原因是MSI Z270 KRAIT GAMING最高支持到DDR4 3733,GIGABYTE Z270-GAMING 3最高支持到DDR4 3866,因此接下来的速度测试阶段两块主板则会以DDR4 3733来进行。

随后分别给5块主板平台安装Windows 10(1703版),并使用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进行测试。5个平台测试结果如下:

其中最让人惊奇的是,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即使顺利开启X.M.P DDR4 4000,实际性能仍非常低下,以至于以为系统出现错误,即使BIOS版本为最新的F5,重启后继续尝试系统仍然是下图数据。

由此可见内存并非在任何宣称支持的主板上真正做到DDR4 4000的性能,如果不通过跑分检测,新配置的电脑内存速度,很可能连DDR3都不如。如此低下的效能实在违背GIGABYTE旗舰Z270配置的名号。如果不慎中招,只能期盼在下个版本BIOS中能有所改善。

稳定性才是大头

不要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跑分成功并不意味着系统稳定,工作到一半还没来得及保存就死机足以让任何人抓狂。而前面也提到,在三块高端主板中,只有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内存供电电压在芝奇DD4 4000的规范之下,因此通过压力测试才能辨别出其中的真假李逵。

这里的压力测试选用AIDA64的System Stability Test,压力测试选项只开启Stress FPU和Stress System Memory两项确保对平台压力开启到最大。按照小K习惯每工作半小时就保存Premiere进度,并站起来活动的习惯,这里把压力测试时间锁定在40min。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三个平台中,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只支撑了39s就提示报错,而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也只撑到了25s,距离设想的40min相差甚远。

GIGABYTE AORUS Z270X-GAMING 9

MSI 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整个过程中只有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提供的平台一直稳定运行,一直坚持到笔者忍不住按下Stop(是的,笔者要去吃午饭了)。也就是说,3块高端主板中,只有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在DDR4 4000持续压力测试中幸存下来,其余全部阵亡。

ASUS ROG MAXIMUS IX FORMULA

最终,将测试情况汇总得出下图:

写在最后:给选购主板留个心眼

至此小K同学内存开启X.M.P后频繁死机的原因真相大白。主流主板出于成本考虑,在用料上未必会允许CPU获得极限性能并支持高频率DDR4内存。而高端主板上也存在着设计经验、兼容性、稳定性上不容易发觉的细节问题。如果希望追求购买硬件的最大效能,购买主板的心眼一定不能少,除了优先考虑高端产品之外,选择兼容性最广的主板才能确保装机的时候一次点亮。

即便DIY市场正逐步走向高端化,真假李逵的戏码仍然不断上演,有时候表面上购买了高端主板以及顶级性能的内存,但可能出于压缩成本、研发周期的考虑,QVL流程并未被严格的执行,如果不亲自跑分检测,说不定还不会发觉自己正在用着上一代电脑的性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