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创新”这个词汇对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来说并不陌生。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差异化发展”、“创新模式”等概念此起彼伏。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适合创新的产业环境。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创新主体不明确,产学研分离,企业迷信引进技术,不信任自主研发,研究机构自成体系,与企业脱节。自主创新难以持续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多年依旧“前功尽弃”的最大原因。
“创芯”突破 创新制胜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契机,正如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副所长吴华强在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园暨第二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所表示,创新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的建成开园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各种创新要素聚集在一起。”吴华强说。
11月16日,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园暨第二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以“兴人才,芯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人才培育与自主创新、产业趋势与资本融合。比特大陆、兆易创新、兆芯电子、文安智能等一批入园的高新技术公司参加开园及论坛,并进行科技创新产品展览,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增加企业的“创新元素”。
为了解决创新路上产学研分离这个难题,在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设立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分论坛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科院微电子所、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工大微电子学院、地平线机器人以及兆芯半导体等多位高校、企业代表人士,共同讨论了如何加强校企联系,携手培养行业所需人才。北工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冯士维表示,虽然本科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很小,但是从长远来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学校与企业还需要多沟通,共同建立有效的培养模式。地平线机器人副总裁贾志鹏在论坛上表示,非常愿意与高校进行合作,加强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在市场高压下寻找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契合点。
服务企业 从“芯”做起
除了为院校与企业搭建类似于“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分论坛”的交流平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更致力成为聚集政府-协会联盟-高校-企业-机构的强力枢纽,通过聚集各种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园区给企业的第一大助力来自十大产业功能服务平台。这是园区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多面临的诸如投融资、党建、共性技术、人才培养、市场推广、海外扩展以及生活配套等多方面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搭建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资源生态圈。十大创新平台之中,就有专门针对企业创新的服务平台。在园区的创新孵化服务平台上,企业可以联合专业的孵化机构,构建最适合自身领域的专业孵化道路。
正如北京希格玛和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谦所说,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智慧园区,以专业的产业服务能力、产业衔接能力、资源聚拢能力和人才支持能力,协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芯片设计、工艺制造、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入园IC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坚实的后盾。
希格玛只是众多入园企业之一。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凭借成套的运营体系吸引了众多IC设计领域内的知名企业。企业入驻后,园区不仅帮助集成电路企业进行创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还在自身的管理运营上,充分体现创新元素。传统的科技园区,很多都难以构架完善的生态系统,尤其集成电路行业,由于其高精尖的技术门槛以及密集复杂的上下游环境,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在众多企业的呼声中,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铁肩担道,构建“四大生态圈”、“十大产业服务平台”,持续开展产业组织和产业服务,助力集成电路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控。
服务‘芯’创 引领发展
据了解,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与首创置业联手打造,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2017年,园区被评为工信部全国星火创新基地。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董事长苗军表示,园区将致力于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添新动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不仅在企业集聚方面凸显了创新的浓度,而且在服务上,也秉承了创新原则。园区将“IC设计产业生态运营平台、跨界融合创新综合服务商”列为的战略定位,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集成电路园区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展现创新元素。
“服务‘芯’创、引领发展”,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将继续承担这一使命,无论策划的“IC合伙人”计划,或是一年一度的“芯动北京”论坛,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都将努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前发展,为集成电路企业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