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无线
1 引言
隐身、反隐身是未来空中攻防作战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随着美军F-22 和F-35 的研制成功和装备部队投入使用,迅速发展的无源探测系统对航空器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隐身/反隐身问题就成为我军在空战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射频隐身技术也称有源目标特征减缩技术或低截获概率技术。通过对航空器上的辐射源进行设计和管理,在保证其能满足多样化军事需求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发射机的辐射功率和工作时间,对抗无源侦察威胁是射频隐身的最终目的。对我军新一代作战飞机来讲,隐身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作战能力之一。隐身航空器的隐身能力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3 个方面。雷达隐身的本质是减小飞机在不同方向、不同频段的被动电磁散射特征,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发现的范围和概率,其实质是一个低可探测性(LO)问题,是飞机的一种固有特性,其特性可以用单一参数(RCS)来定量描述。红外隐身的本质是减小飞机发动机和机体的主动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被敌方红外传感器探测发现的范围和概率,其实质是一个低可截获性(LPI)问题,也是飞机的一种固有特性,其特性可以用单一参数(红外辐射强度)进行定量描述。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射频隐身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射频隐身成为迫切需要弥补的短板,3 种隐身能力的有效实现和平衡是作战飞机隐身能力重要保证,只有实现雷达、红外和射频隐身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在隐身、反隐身对抗作战中的相对优势。
2 射频隐身概念及基本原理
2.1 射频隐身的概念及特征
航空器隐身并不是单一的技术手段而是许多技术的综合体现,这些技术使得航空器更难被探测、截获和攻击。射频隐身是指减少包括雷达在内的射频信号特征,使敌方(雷达等)传感器处于不断的信息处理和猜测中,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和确定目标,一旦发现,为时已晚[9−11] 。与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不同,射频隐身面对的是低截获[12]问题,航空器平台上的所有射频辐射源都会面临被截获的风险,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将这些辐射源进行低截获处理一个具有多元、多维动态特征性的综合性课题。
它具有以下特点:
(1)是一个多设备综合技术问题。射频隐身涉及到作战飞机所有具有主动电磁信号辐射的用频设备,例如机载雷达、数据链系统、敌我识别器、无线电高度表、通信导航设备、电子对抗设备等,要求对在空域、时域、频域这些设备的电磁辐射进行综合控制,因此它是一个机载航电系统层面的综合技术问题。
(2)是一个LPI 与辐射管控相结合的问题。对作战飞机设计来讲,即要解决机载雷达、电子对抗等主动辐射设备的LPI 设计问题,降低设备电磁辐射特征,同时还要基于战场环境感知与评估,解决射频辐射的管控问题,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电磁辐射。
(3)是一个智能化决策问题。作战飞机要完成作战任务,就必须辐射,而辐射就意味着有被截获和攻击的风险,因此射频隐身与作战任务、作战过程、作战状态以及作战对手的特性密切相关,是一个攻击与防御交织的智能化决策问题。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