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又到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当初说的计划都实现了吗?还是打算改改日期,继续当2019年的计划使用?当初口号喊得多大声,现在啪啪打脸的声音就有多响亮,脸当然不能我一个人打,这一年到头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在忙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
车车车:这一年又有多少新车涌入?
造车新势力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应该是2014年,那一年,特斯拉向国内首批车主完成了交付,那一年,游侠、蔚来、乐视加入了造车行业,成功将造车企业分为了传统车企和新兴造车势力两大派别。他们当中有不少企业风光一时无两,如今却一地鸡毛,当年获得了多少关注,后来就获得了多少嘲笑。
时间来到2018年,造车的热度已经不减当年,甚至可以说比当年更胜一筹。这一年有不少新势力冒头,在2018年有不少品牌发布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或者迎来品牌的第一次亮相。
看看今年这些造车新势力发布的新产品,几乎都扎堆电动车。因为相对燃油车来说,电动车的门槛更低,投资回报率高。
汽车发展历程百年,大多数时候舞台上的主角是内燃机,内燃机的技术壁垒也越来越高,资本投资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反观电动车,电机技术还在发展阶段,而且门槛相对较低。加上零部件供应体系分工细致,且呈现透明化、全球化的趋势,这一切让造车变得更简单,于是造车新势力的大部分产品都聚焦在电动车领域。
扎堆电动车,当“千军万马”挤上这座独木桥的时候,产品力成为了唯一的硬通货,但看看这些新亮相的电动车,大多数都是SUV车型,续航里程也都集中在400km-500km之间,缺乏深刻的记忆点或者卖点,这和现在传统车企已经推出的电动车型相比,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况且这些新车有不少量产交付的时间大多数都在2019年甚至2020年,到时候它又凭什么让消费者记得住,并掏出钱来购买呢?
钱钱钱:更多的热钱进入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而且绝对是一个持续烧钱的行业,虽然全球资源共享让造车新势力的研发工作大大缩短了,但后续的研发、试制的核算、工厂建设等等都需要更多的资金。当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只能剩下“凉凉”了,所以造车新势力才会“动作频频”经常发出一些声音来,今天发布一个计划、明天发布一个概念车、后天表示又要和哪个零部件大佬合作了,说白了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大众忘记它,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投资人看到它们的前景,从而融到更多的钱。
从今年造车新势力获得的资金来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是靠增资或者政策助力。比如金康新能源,2018年6月份,小康股份对外发布公告,对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30亿元。
第二大类就是融资了,这个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同时也是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比较喜欢采取的方式。成立比较早的企业已经进行到B+轮融资了,而进入比较晚的企业很多也在2018年完成了A轮融资。
最后一类就是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的车企,IPO几乎是每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梦寐以求的,蔚来让这个梦提前实现了。
这一年更多的热钱进入了造车行业,这绝对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都知道风口之下,气球膨胀容易,破裂更容易,你看看当初的打车软件、共享单车无一不是前车之鉴。从“前车”来看,无一不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创新,只有烧钱。于是我们又回到当初的那个问题了,造车本质是产品,没有好的产品,融再多的钱最后只能连响声都听不见。
证证证:逃不开的还是资质问题
资质就是造车新势力心里的一根刺,按照我们国家的政策,必须要获得工信部和发改委的双资质认证,这些造车新势力可以自己建厂造车,车辆才能量产销售。目前获得双资质的企业一共10家,分别为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国能新能源汽车。
至此,获得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有6家,通过收购、控股获得资质的有3家,明确进行代工的有4家。自己建厂投资高,且造车新势力缺乏造车经验,代工不失为一种扬长避短的方法,但代工又会遇到协调、产品质检的问题。究竟是自己建厂生产还是代工,除了成本的权衡,还需要综合考量资本的运作、产品的质控。但如果自己没有资质,又找不到代工厂,那这样的企业难免不会沦为“PPT”造车。
量量量: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
造车新势力在经历了融资、发布新车、获得生产资质(或代工)、量产这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就剩下交付这一哆嗦。因为无论你新车外观多么炫酷、概念多么前卫,最终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大家把2018年当做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也不无道理,在新车交付环节,动作较快的要属蔚来ES8。今年6月份,蔚来向私人消费者交付了100辆蔚来ES8,截止到11月底,蔚来累积交付了8030辆ES8。
把2018年交付量定位1万辆的还有威马汽车,威马在9月份实现了威马EX5的私人交付,当时,威马公布的订单数为4016个。不过截止到发稿前,威马并没有对外宣布它的实际交付量。和蔚来对赌的小鹏汽车也说在2018年底实现小鹏G3的私人消费者交付,但小鹏并没有定下具体的数量目标,只是对外宣称重质不重量。
传说在造车新势力当中也存在鄙视链,有首款产品的,鄙视还在玩概念车的;产品上市的,鄙视车型刚亮相的;大规模交付的,鄙视内部员工小规模交付的。其实上市即交付本来作为传统车企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知为何到了造车新势力这里却被打破了。也许只有等到造车新势力不再将交付量作为新闻了,他们和传统造车势力的较量才真正开始了。
全文总结
这一年爆发了很多新兴的车型品牌,即便是汽车编辑,也有很多见到了品牌也叫不出名字的时候,没人再关心市场上是否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更多的热钱看准了这个风口,进入了造车领域,让造车新势力迅速崛起。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给汽车市场带来一股清风,但这股风也刮起了浮躁之气,造车似乎变得很容易,但要知道在汽车市场当中,唯有产品才是硬通货。2018年造车新势力通过交付算是正式给出了一份答卷,可以预见的2019年,中国品牌的传统车企将继续发力,同时合资、进口的电动电动车产品也会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是否有能力和它们一争市场,一切还是未知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