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开展2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 全力押注电动车

汽车电子

2375人已加入

描述

现在来看,2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背后,才是戴姆勒真正“开始All in电动车”的信号,为终止燃油车做准备,全力押注电动车,戴姆勒已经别无选择。

在全球汽车行业的上半场竞逐中,欧洲车企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进入以新能源为战场的下半场,这些老牌巨头们不得不高筑墙,广积粮。

当地时间12月11日,戴姆勒宣布了一项超过200亿欧元(约1560亿元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芯采购计划。戴姆勒的计划是,在2022年前推出130款全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48伏混合动力汽车,此外还将生产电动面包车、公交车和卡车。

其实在最近十年内,戴姆勒掌门人蔡澈一直对电动车持暧昧态度,即便是在几个月前奔驰EQC电动SUV车型发布会上,蔡澈也曾表态,戴姆勒集团对电动汽车市场的预估过于乐观,过于激进的发展策略,将可能带来较大风险。

短短几个月后,这项巨额的电池芯采购计划,已经与戴姆勒此前的谨慎风格判若两“人”。

对新能源信心不足?

目前,戴姆勒在全球共有8座电池工厂,总投资10亿欧元,遍布在三大洲的德国、泰国、美国、中国等几个国家。戴姆勒的计划应该是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动力电池电芯,然后由这些电池生产网络进行电池组装。

2018年,戴姆勒集团全年营收达到1630亿欧元,与之相比,10亿欧元的电池生产网络投资的确是九牛一毛,所以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对戴姆勒的这一投资调侃:希望看到戴姆勒在电动汽车的投资再增加一个零。

而现在来看,2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背后,才是戴姆勒真正“开始All in电动车”的信号,为终止燃油车做准备,全力押注电动车,戴姆勒已经别无选择。

随着欧洲监管机构收紧有毒柴油排放,欧盟加快了乘用车排放测试改革,并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测试标准。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放弃柴油路线,转而选择在电动汽车领域大举扩张。

在戴姆勒的电池采购计划公布前,德国大众也已公布了超过500亿欧元的庞大的电动汽车和电池采购计划,到2030年将旗下的300款车型全部电动化。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一位战略负责人甚至在一周前,表示大众将会在2026年推出燃油发动机的最后一代产品。这意味着大众决定彻底与燃油车决裂,倒向电动车的怀抱。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豪华汽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首次在公开场合举起变革大旗,始于2016年9月的巴黎车展,彼时,戴姆勒正式发布了EQ电动车品牌。

那一晚,蔡澈说:“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我们可以抵抗军队的入侵,却无法抵抗思想的来袭。戴姆勒正在转型,EQ电动车品牌的推出,对我们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虽然已经开始拥抱转型,但蔡澈的话语里,依然能够听出些许戴姆勒对内燃机唱主角时代的留恋。

事实上,早在2013年,戴姆勒公司就推出过B级纯电动汽车B250e,但销量不佳,从面世后到2017年二季度末仅售出3651辆,最终这款车遭遇停售和退市待遇。

今年9月份,戴姆勒在斯德哥尔摩正式发布首款全电动车EQC,试图以此来向特斯拉发起挑战,并带领戴姆勒整个电动车销量规模在2025年占到公司销量的15%-25%。

但事与愿违,这家汽车史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豪华汽车品牌,推出的EQC却是一款平庸至极的电动车,从EQC上,戴姆勒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信心不足的一面暴露无遗。

焦虑与日俱增

全球技术咨询与调查公司Athert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师Jean Baptiste Su表示,目前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处于瓶颈期,它们的首款纯电动SUV EQC在动力性能、电池、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并没有能超越特斯拉的地方。

与之相对应的是,竞争对手宝马在高档电动车领域的优势正越来越明显。2017年,宝马实现了在一年内交付超过1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2018年,这一数字有可能提升到至少14万辆。宝马集团电动车销量已经占据了全球10%的市场份额,宝马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之一。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其电动车销量正在猛增。前10个月,中国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万辆和65.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9%和62.3%。而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品牌销量上,中国品牌占据了前十名中的4席。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下半场,中国品牌是否能实现突围和赶超。尤其是,在这条新的跑道上,作为最核心部件的电池技术的制约,对所有车企是共同的挑战。而按照目前锂电池的产能和投产计划,全球80%的锂电池产量都在亚洲,特别是集中在中国。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有着先发优势,即使欧洲正在计划投资的电池制造产能全部投产,在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制造上也落后中国至少十年。

依靠政策推动,以及电池和电动汽车生产的优势,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海外媒体的想象。譬如今年广州车展中,当广汽新能源全新产品体系下的首款车型Aion S亮相时,因为其在续航性能、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已经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就曾引发家国际权威媒体的关注报道。

毫无疑问,未来新能源车的角逐,动力电池是关键。根据国际投资分析机构瑞银的预测,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将以9.5倍的增速增长,从2018年的93GWh增长到2025年的973 GWh(相当于19家Tesla Gigafactory),高于总体电池行业需求的6倍增速。而根据几家龙头电池供应商的产能规划,预计到2025年,电池产能将出现339GWh的供需缺口。

缓称王,广积粮。以欧洲各汽车巨头未来几年内的新能源销量规划,意味着将出现庞大的动力电池需求,一场动力电池资源的争夺战已经拉开大幕。

为了改变过度依赖他国的被动局面,欧洲各国正在行动。2017年底,欧盟牵头成立了欧洲电池产业联盟,希望能在未来建设10~20座大型电池工厂,联盟中包括大众、宝马、戴姆勒、雷诺、西门子、巴斯夫等知名厂商。

当然,与亚洲电池企业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抹平,为了积极争夺全球动力电池主导权,稳固汽车产业链上的领导地位,欧洲车企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

譬如戴姆勒,一边在向国际主流电池供应商SKI、LG、宁德时代等大量采购电池芯;另一边则正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研发。戴姆勒表示,2019年推出的EQ电动汽车将使用含有60%镍、20%锰和20%钴的电池。“我们的工程师还在致力于固态电池——一种不需要任何钴的未来电池。”

彪炳一个世纪的辉煌造车史,与眼下不太成功的电动车战略,戴姆勒在保守与激进之间徘徊,焦虑与日俱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